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翼手目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存现状, 作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 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内6个镇(乡)69个洞穴的翼手目动物进行了考察, 发现60个洞穴有翼手目动物栖息痕迹, 其中可以确定具体栖息物种的洞穴有37个。本次调查观察记录到翼手目动物10万余只, 隶属5科15种, 结合文献记载及贵州师范大学动物标本室保存的翼手目动物标本, 确认该地区共有翼手目动物7科24种。11种翼手目动物在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首次记录, 其中狭耳鼠耳蝠(Myotis blythii)、果树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2种为贵州省翼手目新记录。该地区一些洞穴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严重影响了洞穴内翼手目动物的生存, 翼手目动物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建议对翼手目动物栖息的洞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对中国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了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夜宿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问、未出版资料及文献补充4种调查方法。结果表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72群(含保护区外2群)。基于直接计数的25个猴群,计算猴群平均大小为(7.7±2.9)只,并以此计算保护区及周边黑叶猴数量为554只。其中,凉桥片区共有41群,315只;龚溪口片区共有16群,123只;务川片区共有15群,116只。调查发现保护区黑叶猴的分布基本以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兰子河为中轴,以箱状河谷的峭壁上和河岸附近的植被区作为主要活动范围。67群猴群发现点位于离河流中轴线缓冲距1 500 m区域以内,占总群数的93.1%。因此,为了确保该物种的生存以及缓解当地人猴冲突,建议重点加强对河流两岸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和自然植被恢复,尤其在人口稠密区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周江  杨天友 《四川动物》2012,31(1):120-122,177
2010年10月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翼手目动物调查过程中,于荔波县洞塘乡捕获14只鼠耳蝠,经鉴定为狭耳鼠耳蝠Myotisblythii。主要鉴别特征:体型中等,前臂长64.60(60.78~67.72)mm(n=14,SD=1.71);耳狭长;耳屏直而细长,顶端尖锐;第三指最长、第五指最短;后足长约为胫长之半;无距缘膜;尾长67.99(60.56~73.82)mm(n=14,SD=3.7);雄性个体无阴茎骨,阴茎长12.58(8.42~15.72)mm(n=5,SD=2.86);颅全长24.09(23.48~24.72)mm(n=6,SD=0.55);头骨窄长;听泡发达;矢状脊较低;上颌内门齿有1个主尖和1个小附尖,外门齿小,与上犬齿分离;第2上前臼齿(P3)稍位于齿列内侧。此种鼠耳蝠为贵州省翼手目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During a survey of bat species diversity from July 2008 to February 2009 in Songtao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one specimen of Rhinolophus was collected from Guizhou. It was identified as a 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 based on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mall body size, forearm length of 36. 3mm, the greatest length of skull was 15.16 mm, the cells of lancet were shorter and appeared triangular and showed an acute angle, and forward bending, the lancet was shorter and approximately triangular and had a narrow top, the anterior median swellings of the skull were higher and more vertical, the rear of the sagittal crest was thin, the upper molars were shorter and the length of C~1 - M~3 was 5. 36 mm, the width of M~3 M~3 was 5.24 mm. Rhinolophus monoceros, which is new record in Guizhou and the first foun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supports Simmons' prediction that Rhinolophus monoceros may occur in the south of China.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对梵净山及周边区域蝶类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蝴蝶446号,隶属于10科60属86种。其中,个体数量以凤蝶科最多(164号),蛱蝶科次之(132号);各科蝶类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2.654),凤蝶科次之(2.377),珍蝶科最低;属多样性指数同样以蛱蝶科最高(2.338),灰蝶科次之(1.906),珍蝶科最低。在该区域内,灌丛、林缘、森林内、草坡及田地等5种不同生境中,蝶类物种丰富度和等级多样性都依次降低,相应蝴蝶种类数量依次分别为56、39、12、8和8。在蝶类物种构成方面,灌丛和林缘最为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218),草坡和灌丛相似性次之,田地与其他生境类型的相似性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杨天友 《动物学杂志》2020,55(5):655-669
在《贵州兽类志》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哺乳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梳理2019年12月31日以前与贵州省哺乳动物相关的研究资料,变更了一些贵州省原记录的哺乳动物物种名称和分类地位,更新了贵州省哺乳动物名录。更新后的贵州省哺乳动物名录共记录哺乳纲9目29科84属153种。其中,翼手目56种、啮齿目38种、食肉目24种、劳亚食虫目19种、偶蹄目7种、灵长目4种、兔形目3种、鳞甲目和攀鼩目各1种。与《贵州兽类志》相比,共计新增哺乳动物36种,包括近年来在贵州发现的5个新种,水甫管鼻蝠(Murina shuipuensis)、梵净山管鼻蝠(M. fanjingshanensis)、榕江管鼻蝠(M. rongjiangensis)、荔波管鼻蝠(M. liboensis)和黑姬鼠(Apodemus nigrus);1个中国新记录种,即2011年发表的艾氏管鼻蝠(M. eleryi);14个贵州分布新记录种,以及近年来有研究证据支持分布于贵州的17个种;此外,由于标本鉴定有误,或同物异名,或被研究证实不分布于贵州等原因,删除了23个物种。贵州省境内目前记录到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9种,其中,国家Ⅰ和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5种和14种。根据IUCN受胁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贵州省分布的哺乳动物1种属于极危级(CR)、5种属于濒危级(EN)、5种属于易危级(VU)、9种属于近危级(NT)。根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蒋志刚等 2016),有6种被评估为极危级(CR)、5种为濒危级(EN)、17种为易危级(VU)、39种为近危级(NT)。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松桃县东部地区翼手目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对贵州省松桃县东部地区的14个镇(乡)47洞穴翼手目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标本的采集、鉴定,确定该地区共有翼手目动物3科14种,其中2种为待定种;爪哇伏翼(Pipistrellus javanicus)、棒茎伏翼(P.paterculus)、单角菊头蝠(Rhinolophusmonoceros)3种在贵州省首次发现,其中单角菊头蝠是在中国大陆首次发现。另外,还对该地区蝙蝠的冬眠行为、对冬眠地的选择以及栖息环境的受胁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不同种类蝙蝠的冬眠行为是不一样的;同时发现,洞外捕食生境的不同会造成洞穴内分布翼手目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发现侏伏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6月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翼手目动物标本采集,于水龙乡采集到1只雄性伏翼,经鉴定为侏伏翼(Pipistrellus tenuis).主要鉴别特征:体型甚小,前臂长30.64mm;颅全长12.04mm.耳较大,顶端钝圆;耳屏不足耳长的1/2.第1上门齿有2个齿尖.第1上前臼齿与犬齿基部充分接触,并稍位于齿列内侧.下...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蝙蝠科二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对贵州省松桃县进行翼手目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时,采获一批蝙蝠标本.其中爪哇伏翼Pipistrellus javanicus和棒茎伏翼Pipistrellus paterculus为贵州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杨天友 《生物多样性》2016,24(8):957-243
参考翼手目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贵州兽类志》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有关翼手类研究的资料, 对贵州省翼手类名录进行整理, 并列出了贵州省翼手类的分布地点。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 贵州省共有蝙蝠7科17属51种, 占中国现有蝙蝠种类(134种)的38.1%。其中, 我国特有种8种(贵州特有种2种)。与《贵州兽类志》中记载的翼手类相比, 增加了14种, 3个物种未被列入, 更改了10个物种的名称。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贵州省蝙蝠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 共有42种, 古北界种类仅2种, 广布种7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各濒危等级的有44种, 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有4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