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用转基因方法治疗巴金森氏病大鼠模型,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合成多巴胺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的基因,克隆进入以巨细胞病毒CMV为启动子的载体质粒内,经限制性内切酶定位分析证实该重组的DNA质粒的可靠性。携带TH基因的PCMVTH质粒以LIPO-FECTIN介导,在培养的原代骨骼肌细胞中高效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用转基因的细胞植入脑内以治疗巴金森氏病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心脏祖细胞(cardiac progenitor cells,CPCs)的研究对阐明先天性心脏病的机制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的心脏组织由多种不同CPCs分化形成.转录因子Tbx18在发育中的心外膜中表达,对心脏的发育形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在组织及活体细胞水平检测和阐明Tbx18+CPC的分化潜能,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Tbx18+CPCs基因命运谱系示踪模型:Tbx18-Cre/Rosa26R-EYFP和Tbx18-Cre/Rosa26R-LacZ双杂合基因敲入小鼠.该双杂合基因敲入小鼠通过Cre的表达能有效地示踪Tbx18+细胞在胚胎和成年小鼠中的分化命运.Tbx18-Cre/Rosa26R-EYFP双杂合小鼠心脏能非常容易地利用流式细胞分选系统(FACS)分离出YFP+细胞,也可在倒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应用X-gal染色分析其表达模式,揭示Tbx18命运谱系参与心房肌、室间隔、心室肌、冠状动脉、瓣膜等的形成.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初步揭示Tbx18+CPCs向心脏肌钙蛋白T(cTNT)阳性心肌细胞和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潜能.心脏是一个由多种肌肉和非肌肉组织细胞构成的复杂器官.推测Tbx18可能在心脏祖细胞向肌源性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上述研究中应用基因谱系示踪技术,验证Tbx18可作为一类CPCs的标志,为更深入揭示心脏祖细胞向心系细胞的分化潜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医改法案中巨额医保资金的来源、法案即时生效的主要条款、法案的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简要梳理,以期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研究干法造粒工艺在微生态活菌片剂生产中的应用。方法测定三批干法造粒和粉末直接压片技术获得的片剂的理化指标和贮藏期间活菌数。结果干法造粒工艺生产的片剂其片重、硬度、崩解时限和干燥失重均符合生产质量要求,且提高了产品的贮藏稳定性。结论干法造粒工艺更适用于微生态活菌片剂生产。  相似文献   
5.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1(GGNBP1)可能与GGN1相互作用形成睾丸特异性复合物,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从小鼠睾丸总RNA中反转录扩增Ggnbpl全长cDNA,构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GNBP1,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多抗血清.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表达的GGNBP1蛋白,与NHS活化基团交联,制备GGNBP1抗体亲和层析柱,纯化GGNBP1多抗.在293FT细胞中瞬时表达Myc-GGNBP1融合蛋白,用于Mvc单抗验证GGNBP1抗体特异性,结果证明获得了特异性的GGNBP1抗体.分别制备小鼠脑、心、肺、肝、脾、肾、肌肉、卵巢、睾丸和子宫组织匀浆,用GGNBP1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仅在睾丸组织匀浆中检测到GGNBP1特异性条带,证明GGNBP1是睾丸特异性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6.
生殖细胞缺陷症(gcd)小鼠突变体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不育突变小鼠,FancL(也叫Pog)的缺失是产生god突变小鼠的原因。FANCL是一种含有PHD结构域的泛素E3连接酶,是Fanconi贫血复合物中的组分之一。在生殖细胞中,FANCL与GGN1和GGN3相互作用,而GGN1和GGN3蛋白的功能还不清楚。为了研究GGN3的功能,揭示更多的参与该过程的蛋白质,运用Clontech公司新开发的第三套酵母双杂交系统以GGN3为诱饵从成年小鼠睾丸cDNA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发现了一个精子生成期间在睾丸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Ggnbp2,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Ggnbp2编码的蛋白质产物GGNBP2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与GGN3特异相互作用。通过构建突变体,确定了GGNBP2蛋白与GGN3相互作用的区域。以上结果为揭示GGN3和GGNBP2在生殖发育中的功能、丰富生殖细胞发育的蛋白调控网络及其调控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镇静效率、镇静1 d医疗费用及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功能变化、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镇静1 d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镇静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颅脑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进 《植物杂志》2009,(10):24-25
从药用植物中提取抗癌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新药,是全球众多科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一些特有的药用植物如红豆杉、海南粗榧、灵芝等创造了医药界中美丽的“仙草神话”。因而,从中草药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植物中探索新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刘林玉  杜司晨  张进  马端 《遗传》2015,37(6):510-516
戈谢氏病(Gaucher's disease,GD)又称葡萄糖脑苷脂沉积病,是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病因溶酶体中β-葡糖脑苷脂酶(β-glucocerebrosidase, GBA)编码基因异常,致使该酶活性降低,葡糖脑苷脂(Glucocerebroside, GlcCer)不能被水解而聚积在脑组织、肝脏、脾等组织的溶酶体及单核–巨噬系统中,导致细胞失去原有的功能而产生一系列症状:脑损伤、肝脾肿大、骨损害、血细胞减少、生长发育迟滞等。Ⅰ型GD以酶替代治疗(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为主,但Ⅱ型和Ⅲ型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对GD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甚至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