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访山东诸城“恐龙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恒 《化石》2010,(1):2-8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都是世界闻名的陵墓,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领略一番山东诸城谜一般的“恐龙基地”,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神奇之功。  相似文献   
2.

在青藏高原逐渐形成的过程中, 本地区的现代生物多样性塑造受到其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 许多起源于高原的物种甚至现代广布类群祖先的洲际扩散也由其驱动。在中生代时期, 青藏高原今天所处的地区覆盖着广阔的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的三叠纪海相沉积中产有鱼龙和旋齿鲨等脊椎动物化石。至侏罗—白垩纪, 西藏东南部的部分地区逐渐脱离海洋环境, 在昌都盆地形成了与当时四川盆地相似的淡水湖泊, 恐龙等爬行动物则在湖边活动。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一些热带、亚热带鱼类的发现, 表明当时青藏地区内部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之间可能有水系连通。随着这一地区地势隆起幅度显著升高, 环境变干、变凉, 致使喜暖鱼类终于在此绝迹, 并转换为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青藏高原的快速上升导致季风气候加强, 中亚内陆地区的气候持续走向干旱, 中国西部的中新世动物群主要由耐旱的草原型哺乳动物组成, 还有耐旱的鸟类和爬行动物共生。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最终达到现代的高度, 其气候环境已具有冰冻圈的特点, 成为冰期动物群最初的演化中心。2.6 Ma全球气温第一次下降到低于今天的水平, 已经适应了冰冻环境的动物迅速扩散到青藏高原周边以及更遥远的地区, 成为现代动物多样性的基础。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而大规模的环境变化, 这一系列的地质运动和地貌演化引发并形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格局, 促进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志恒 《化石》2020,(2):77-78
正恐龙的后代——鸟类,是如何躲过六千六百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的,一直是科学家亟欲待答的问题。陨石撞击地球以及火山频繁活动导致的大量火山灰在大气中布满,导致地球终年不见天日,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进一步造成植食性恐龙失去了主要的食物来源,最终导致食物链最顶端的肉食性恐龙,如暴龙等相继灭绝。在这一食物链崩溃引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其胸骨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还与鸟类的飞行能力强弱有卣接的关系.根据胸骨形态学特征差异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鸟类胸骨的前侧突、后侧突的排列方式以及后缘凹13的形态是判断其生态习性的有效形态标志.此外,当胸骨深度加大,且胸骨宽度不断加长的鸟类其飞行能力也加强;反之,胸骨的长度加长,深度、宽度渐小的鸟类,其飞行能力较弱或已经丧失飞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8目59科137例现生不同栖息习性鸟类的后肢3块骨骼(股骨、胫跗骨和跗跖骨)长度比例的观察和特征分析,推断出鸟类的栖息习性与后肢3块骨骼中各骨骼长度所占总长度的比例存在密切的关系。即在所有鸟类的后肢骨骼中,胫跗骨的长度占3块骨骼的比例为最大;地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股骨的长度要短于跗跖骨;树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股骨的长度要长于跗跖骨。鸟类后肢3块骨骼的长度比例特征是鸟类长期对栖息等行为适应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中生代14例鸟类的栖息习性进行了分析,利用三元投影的统计方法,并以国内外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21例鸟类标本作为对比参考,得出辽西中生代不同类型鸟类的栖息行为特征:基干鸟类以树栖为主要习性,其中个别鸟类还具有攀援的习性,而反鸟类则是典型的树栖鸟类,今鸟类兼有树、地栖的习性。研究表明,在现行的鸟类系统发育框架下,树栖适应(及攀援)代表了鸟类演化历史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这一结论也支持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中生代鸟类栖息习性分异的多样性反映了早期鸟类演化过程中自身以及与其他同期生物在生态空间和食物资源的竞争的加剧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  相似文献   
6.
<正>鸟类演化的成功与其独有的生殖孵育系统密不可分。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报道了世界范围内首个腹腔内含有蛋壳的灭绝鸟类——反鸟类化石,为研究古鸟类的  相似文献   
7.
李志恒 《化石》2007,(1):10-12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芬地区发现的一根羽毛化石,揭开了始祖鸟故事的序幕.这件羽毛压痕化石,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它使得人们意识到在爬行动物横行的时代就有了鸟类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者等人曾在云南昭通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大型化石发掘工作,在昭通组含褐煤的组合层中出土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以鸟类化石为最多,初步鉴定约860余件。经统计,这些鸟类分属于11目18科。此外,一同产出的还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啮齿类、兔形类等化石,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新近纪早期(中新世末期)西南地区以鸟类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群。另外,从20世纪至今,在昭通组的时代界定上,长期以来观点尚不统一。文中根据新发现的动物群,特别是小哺乳动物的最新分析研究,结合古地磁测定结果,推测该动物群的年代应为中新世末期,较之以前的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时代结论大大提前。同时,昭通地区中新世鸟类动物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时期我国鸟类化石群的空白,而且对于新近纪鸟类演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鸟类后肢骨骼组合的长度比例及其机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后肢骨骼是组成鸟类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协助鸟类完成各项功能行为的骨骼组成.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在后肢骨骼的组成上存在明显的特征,并以此相区别.本文通过大量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系统鸟类后肢骨骼的组成特点初步认为:鸟类后肢骨骼的长度组成及比率特征是与其运动栖息习性等机能紧密联系的.习于地面行走、奔跑为特征的典型地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胫跗骨最长,其次跗跖骨长度大于股骨;而以树上栖息、跳跃为特征的典型树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胫跗骨最长,而股骨长度大于跗跖骨;猛禽类因生活习性介于前两类鸟类之间,故股骨与跗跖骨长度比较也是在二者之间变化的.同时应用三元图表方法得出的直观统计结果也同样说明上述结论,并尝试对不同鸟类后肢骨骼的运动机能进行推断.本研究从系统解剖学角度将鸟类后肢骨骼系统与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剖析,同时对于了解、解释鸟类的运动机理也具有直接的意义,而且依此结论也可作为恢复古鸟后肢骨骼长度和判断其生态行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继1984年首次报道甘肃玉门昌马发现的早白垩世甘肃鸟及2006年记述多件甘肃鸟标本以来,再次对发现于2004~2006年间的9件甘肃鸟标本进行形态的详细观察,补充描述甘肃鸟新的骨骼特征,包括侧面保存的胸骨、有较完整的镰刀形龙骨突及胸骨背侧特征等;部分前肢骨骼上有位于关节位置、呈短长方形的尺腕骨和桡腕骨;指式"2-3-1",小指骨的爪节完全退化消失;后肢各趾中第1趾节最长,趾爪短小且弯曲度小;第Ⅰ趾相对较短、细弱,与其他趾相对握;第Ⅲ趾粗壮,略短于第Ⅳ趾。在胫跗骨和跗跖骨关节处保存有鳞片状的皮肤印痕,趾骨间有蹼的印痕。通过指示性骨骼测量的三元分析,得出甘肃鸟是一类善飞的潜水鸟,其习性接近于部分现生的鸭科成员,与之前有关甘肃鸟生活习性的推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