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藏高原鱼类的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有着特殊的生态环境,孕育着特殊的鱼类多样性.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类群,其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密切相关;高原鳅属鱼类和鮡科鱼类也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重要成分.高原鱼类在藏族人民中有着自身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很多地方群众"敬鱼为神".目前,青藏高原地区的鱼类面临着过度捕捞、环境破坏和外来鱼种的威胁,资源量明显下降,亟待有效地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鳄鱼史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动物被称为鱼,例如:墨鱼、章鱼、甲鱼、鳄鱼等,其实它们并不具备鱼类的特征。象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是从古代两栖类的坚头类演化而来的。地质资料证实,石炭纪末,地球上的气候曾经发生剧变,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沙漠,使原来温暖而潮湿的气候变为大陆性气候,致使古代两栖类绝灭或再次入水,而成为今天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演化和维持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环境要素中,地质和气候的影响最大。地质和气候过程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和维持的影响尤为强烈。本文从不同时空尺度综述了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气候演变、冰期旋回的气候波动及偶联的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起源、演化、群体动态及维持机制的影响。总结了当前植物多样化和物种分布格局变迁和维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气候变化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杂交带及其群体动态和维持机制、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季风气候演变对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等五个值得深入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史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武云飞  谭齐佳 《动物学报》1991,37(2):135-152
本文以作者大量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提出青藏高原鱼类6科26属114种的名录及各水系间鱼类共有属种的比较图。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的单纯性与复杂水系的概况,进而找出青藏高原与新疆等干旱地区间的鱼类区系和高原内部各水系间的鱼类区系的相互联系。第二部分,通过分布特征的分析确定青藏高原鱼类分布的三大特点,即在外泄河流上有明显的地理分界;在东南外围水域中呈点状分布,在垂直高度上有明显的地带性。最后,基于区系特征的分析,联系有关古地理、古气候和鱼类化石资料,探讨了形成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地史原因。认为适应于温暖水域生活的原始鲃类和鳅类,在早第三纪时已广布于东亚和中亚地区。青藏高原现代鱼类区系不是由一个起源中心辐射或跨阻传布所形成的,而是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三次重大地质历史事件产生隔离,导致青藏高原鱼类与其它地区鱼类的分离而形成的,其分别是:1.喜马拉雅地槽闭合引起“西康群山”再次隆起构成中亚与东亚鱼类区系的分离;2.喜马拉雅山隆起引起中亚与南亚鱼类区系间分离;3.阿尔金山等山脉再度隆起构成中亚地区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分离,最后完成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的鱼类区系的雏形。 此外也论述了青藏高原鱼类区系东部分界线实际  相似文献   

5.
温度是影响动物生存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两栖爬行动物属于体温不恒定的变温动物,其分布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常年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而在温带和寒温带则逐渐减少。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与)地处北方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干燥,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较少。但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鰋鮡鱼类(鲇形目:鮡科)的隔离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喜马拉雅地区  鱼类的物种分化过程与青 藏高原的隆升有直接的关系,并可用隔离分化假说加以解释. 鱼类的祖先与目前 广布的纹胸 属鱼类和/或 属鱼类相似.在Tethys海封闭、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的初期,纹胸 属鱼类或经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更新世后,随着碰撞的 加深,青藏高原逐步隆起并造就了山区水系的急流环境,  鱼类就是在这种环境因 子的压迫下从类纹胸 属鱼类产生的.目前跨喜马拉雅山分布的原 属就是  鱼类 中最原始的种类.在青藏高原的3次隆升过程中,随着该区域水系的发育,类似原 的 祖先被隔离在不同的河流中,从而导致了该类群物种的分化和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 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区域定位与环境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变迁,与当时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休戚相关,结果导致现代植物群分布格局的逐渐形成.鉴于新近纪环境变化的错综复杂性,不同地区间的表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对比孢粉植物群和探讨植物群变化规律时,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在综述新近纪全球性海洋和气候事件,以及区域性构造和环境变化的同时,结合新近纪地层建阶工作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区域定位提出讨论,进而探索孢粉植物群的一些综合性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在新近纪前期,尤其在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中国东部地区的孢粉植物群已经受到逐渐盛行的夏季风的影响.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冷的加剧,冬季风开始明显增强,导致草原型干旱性植被在内蒙古地区的形成.其影响在我国华北等地上新世孢粉植物群中反映尤为明显.青藏高原的抬升,直接导致高原孢粉植物区的形成;而横断山脉地区的孢粉植物群由于区内地形、气候复杂析拥有多种生境,加上垂直幅度大,上升运动的连续和持久,保留了许多源于不同植物区系的成份,成为一个独立的孢粉植物区.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的地位和东部界线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发生的鱼类区系的变化过程,和高原鱼类区系演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这一鱼类区系的分化直接反映了高原隆升事件,并应当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得到客观反映,即将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划单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造成古北区、东洋区分化的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全球性气候变冷在时间上相近、波及的范围都巨大,共同促成了欧亚大陆古北区、东洋区和青藏高原区特有类群的分化,作为对这些地史事件反映的青藏高原区、古北区和东洋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该具有相同的地位.另外,依据高原鱼类的分布范围和青藏高原对非高原鱼类的阻碍作用,讨论了青藏高原的界限及其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全球变化与中国古植物区系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是地质历史最年轻的一个时代 ,当时全球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中生代开始的大陆漂移活动继续进行 ,并于早第三纪末开始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中海逐渐封闭 ,经过一系列的板块碰撞和洋底扩张 ,晚第三纪时地壳构造的基本轮廓和古地理面貌逐渐接近现代。受地壳运动的控制 ,全球新生代气候波动明显 ,早第三纪总体比较温暖 ,晚第三纪气候发生明显分异 ,气温显著下降 ,第三纪末期开始有冰川活动 ,一直持续到更新世末期 ,期间发生多次冰期和间冰期 ,全新世气候逐渐转暖。受上述全球变化的影响 ,我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明显 ,早第三纪植物区系主要是纬向分带 ,从古新世到渐新世 ,我国植物区系主要分为北方区和南方区 ;晚第三纪初 ,由于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及东部的横断山脉地区持续抬升 ,逐渐形成独立的高原植物区。总体来说 ,晚第三纪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代。第四纪由于青藏高原继续强烈抬升 ,激发了东亚季风 ,使我国的植物区系经向分带更加明显 ,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与现代已基本一致 ,到了全新世晚期 ,植物区系的演变除了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外 ,人类活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与横断山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高度丰富的植物区系成分于一体,成为世界上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的热点地区之一。我们对这一地区被子植物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多倍体在该地区只约占23%的比例,远低于其他高山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质历史或者复杂的地形和生境等因素所导致的。低基数的二倍体占近一半的比例(43.3%),说明了二倍体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和核型进化也是本地区物种分化的另一重要机制。古多倍体,即高基数二倍体,也占有较大的成分(33.7%)。本地区物种在细胞学遗传演化途径上的多样性与这一地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对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被子植物区系进化中染色体演化机制的研究,为探讨东亚以及北半球其他植物区系物种进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和演化等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hosen at random 38 diastolic preparations of human hearts from persons having not any cardiac pathology, as demonstrate the postmortem examin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left ventricle casts have been made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death according to a strictly fixed technique by means of filling the cardiac chambers with polymere mass--protacryl--under a physi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diastolic filling. The trabecules are arranged as a spiral from the apex of the ventricle up to the atrioventricular fibrous ring, with approaching the apex the spiral step increases and the trabecules straighten. The left ventricle cast is devided into some planes, the envelopes and the trabecularity lines are measured. Average values of the shift in the trabecularity lines I, II, III and in the cross sections B, C, D, E are defined in relation to the plane A and in every case in relation to the previous plane Cn-1. The data obtained are presented in tables and diagrams. The greatest shift demonstrate the trabecularity lines I running predominantly along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left ventricle in the planes B and which are situated nearer to the atrioventricular ring projection. Owing to the presence of the spiral-shaped course of the trabecules, it is possible to suppose that it influences the blood stream twisting clockwise in the left ventricle during the diastole phase. This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to work out some new constructions of artificial cardiac valves, securing the twisted blood stream. The condition mentioned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making prostheses of the cardiac val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