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余姚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类型。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12月耐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18株,进行Hodge试验确认。对于阳性试验菌株采用PCR法检测bla_(KPC)、bla_(NDM-1)、bla_(MH)、bla_(GES)、bla_(SME)、bla_(NmcA)和bla_(SHV-38)七种基因。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经改良Hodge试验确认阳性11株,占61.1%。经PCR检测显示11株均携带有bla_(KPC)基因,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株,大肠埃希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结论余姚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bla_(KPC)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2.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既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肠球菌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在败血症中肠球菌为第三位的病原菌,仅次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特性,许多常用抗菌药物活性降低,往往造成临床治疗失败。为此,相研究对有关肠球菌的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利于同道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及分离非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sensitive Enterococci,VSE)致病基因的筛查,了解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探索肠球菌致病机制,为日后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部分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VRE,与ICU采集的患者肛周和手臂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以PCR方法筛查出ace、asa1、cylA、efaA、esp、gelE和hyl七种致病基因。结果 VRE组esp总体阳性率最高,约占71.4%,其中屎肠球菌中esp最高,约占73.5%,其致病基因携带谱以"esp-hyl"基因组合为主;粪肠球菌全部菌株均携带efaA基因,其致病基因均为三种以上基因组合,以"esp-cyl A-gelE-asa1-efaA"多见。VSE组总体阳性率同样esp最高,约占40.0%;其中屎肠球菌以esp、hyl单个基因携带为主;粪肠球菌以"esp-ace-cylA-gelE-asa1-efaA"最多见。结论两种肠球菌各种致病基因携带率差异较大,两种肠球菌致病机制存在差异,本地区致病基因发挥作用的以esp、hyl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耐药基因型别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方法检测56株VRE的耐药基因vanA、vanB、vanC、vanD、vanE和vanG;用K-B法检测其对临床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并用肉汤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药敏。结果 56株VRE中,vanA阳性的43株;vanB、vanC、vanD、vanE和vanG阳性0株;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的13株。2011-2014年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MIC值呈逐年向左漂移趋势,与同期替考拉宁的使用有关。结论本研究所收集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大部分为高水平耐药,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主要为vanA,另有其他未知基因型以及少数vanA阳性但是表现为万古霉素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5.
整合子是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可移动基因元件,它可以捕获外来基因盒并使其在细菌体内得到表达,在细菌耐药性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研究认为,细菌耐药是在质粒及转座子~([1])等基因水平上广泛传播,近几年大量研究表明,细菌可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方式将耐药基因盒捕获并整合到自身的染色体或者质粒DNA上,即细菌体内存在一种天然的基因克隆表达系统——整合子。细菌耐药的高频次出现已成为临床医疗工作中的瓶颈,整合子不仅在细菌耐药中起关键作用,而且在细菌适应性及基因进化中具有普遍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余姚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类型。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12月耐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18株,进行Hodge试验确认。对于阳性试验菌株采用PCR法检测blaKPC、blaNDM-1、blaMH、blaGES、blaSME、blaNmcA和blaSHV-387种基因。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经改良Hodge试验确认阳性11株,占61.1%。经PCR检测显示11株均携带有blaKPC基因,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株,大肠埃希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结论 余姚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blaKPC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