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白术-熟地黄组方(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通过多个数据库获取肾病综合征基因并进行功能模块分解,找出肾病综合征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通过文献以及数据库查找HBS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筛选出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靶点。通过有效靶点的KEGG和GO富集分析,找出其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并以此构建靶点-生物功能(TF)网络和靶点-信号通路(TP)网络,综合分析后得到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制网络,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将HBS化合物和关键靶蛋白进行对接验证。肾病综合征基因主要与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肾脏发育有关。共筛选出18个有效靶点,有效靶点主要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有关,主要富集在IL-17、NF-κB、PI3K/Akt、FoxO、p53和Jak/STAT等信号通路上,这些信号通路是HBS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主要途径。此外,分子对接结果证实HBS化合物与TGFβ1、PTGS2、IL1B、IL2、IL4、IL10、TNF和CD40LG等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本研究表明HBS调控IL-17、NF-κB、PI3K/Akt、FoxO、p53和Jak/STAT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改善系膜细胞和足细胞的增殖、凋亡水平,进而对包括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在内的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延衰合剂(Yanshuai mixture,YSM)的延缓衰老作用,采用D-半乳糖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YSM低、中、高剂量灌胃,连续10周。观察小鼠衰老征象,Moris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测定血清及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YSM各剂量组均能使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YSM高剂量组T-AOC、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表明YSM可明显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可能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下游重要信号因子TRIF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的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完成制备模型实验后进行取材。部分实验鼠进行心脏生理盐水和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另一部分实验鼠脱颈安乐死后,取新鲜肝组织进行电镜标本的制备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而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明显破坏,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肝纤维化程度等特点明显;电镜结果也显示,肝纤维化组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现象,胞质可见明显的溶解现象,在狄氏腔内,肝星状细胞的细胞核溶解,血窦内皮细胞胞质、胞核皆溶解;免疫组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显示内皮细胞、星形细胞等TRIF都有强烈高表达,并且以胞核表达为主,亦见胞质表达,而正常组呈现弱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RIF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形态学的表达特点相一致。结论 TRIF在肝纤维化中表达显著增强,说明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明显激活,并且通过下游信号转导途径,在机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通过该现象的观察,我们初步证实了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信号因子TRIF在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大鼠试验探究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作用。将60只类风湿关节炎的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只,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以及联合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组大鼠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采用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别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的关节肿胀程度以及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治疗4周后TNF-α、IL-1β、IL-2、IL-6、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进行比较。下丘脑β-END、L-ENK以及血清Ig G、血浆S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1周、2周、4周后治疗组、联合组疼痛症状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4周后联合组与治疗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治疗组、联合组足肿胀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4周后联合组与治疗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联合组治疗4周后TNF-α、IL-1β、IL-2、IL-6、IL-10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与联合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联合组治疗4周后β-END、L-ENK、SP、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与联合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大鼠试验证明在RA的治疗中,运用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相较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益气法制剂(黄芪、白术)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成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胶原蛋白含量。RT-q PCR检测肝组织内TGF-β1、TβRⅠ、Smad3、Samd7、α-SMA、HGF mRNA表达。给药治疗后,益气法制剂和秋水仙碱均可减轻大鼠胶原沉积,并可改善大鼠肝功能,其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益气法制剂(黄芪、白术)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成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胶原蛋白含量。RT-q PCR检测肝组织内TGF-β1、TβRⅠ、Smad3、Samd7、α-SMA、HGF mRNA表达。给药治疗后,益气法制剂和秋水仙碱均可减轻大鼠胶原沉积,并可改善大鼠肝功能,其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化痰方对由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盐酸博来霉素5 mg/kg诱导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益气化瘀化痰方低浓度组(低浓度组)、益气化瘀化痰方中浓度组(中浓度组)和益气化瘀化痰方高浓度组(高浓度组),每组10只。各中药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分别采用益气化瘀化痰方低、中、高浓度制剂(3.6 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醋酸氢化可的松(3.6ml/(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6 ml/(kg·d))灌胃,每日1次。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肺组织,称量肺质量并计算肺系数,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1)、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等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TGF-β1、Snail1、E-cadherin、Fibronectin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肺系数均有降低(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纤维化明显;各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间质胶原沉积减少,肺纤维化程度减轻;③治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nail1、Fibronectin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④低、高浓度组与中浓度组比较,尤以中浓度组表达结果最显著(P<0.05);⑤中药治疗各组与阳性组比较,表达结果优于阳性组(P<0.05);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益气化瘀化痰方能显著治疗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调控TGF-β/Snail信号通路表达抑制大鼠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而改善大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