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钦琦 《化石》2003,(2):26-28
在地球的历史上至少存在着 16种不同层次的大年 (米切尔 ,1976)。其中对生物界的演化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大年约有下列 6种 :宏年 ,代年 ,纪年 ,世年 ,期年 ,事件年。在上述 6种层次的大年的冬末 ,生物界都发生了绝灭事件。如在 3个宏年的冬末 ,世界上曾分别发生过 3次著名的大绝灭事件。在前一讲已经对此做过系统的介绍 ,故这里不赘述了。在每个代年的冬末 ,绝灭事件的影响也不小。如发生在中生代年冬末的恐龙大绝灭事件 ,可谓妇孺皆知。在 12个纪年的冬末 ,绝灭事件的规模还相当大 ,如奥陶大绝灭、泥盆大绝灭、三叠大绝灭等皆被古生物学家归…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14日 ,贵州省副省长龙超云一行在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蒋崇德和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范蔚茗陪同下抵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与所领导及贵州海相三叠系课题组成员进行座谈。朱敏所长首先向客人介绍了所的历史沿革及现在研究所的基本情况 ,着重介绍了围绕知识创新工程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贵州省古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化石门类多样 ,但省领导却感到摸不清这个家底 ,龙省长此行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向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了解贵州省的古生物资源在我国以及世界上所处的位置。龙省长对古生物工作极为重视 ,她…  相似文献   
3.
中更新世以来兽类地理分布的变化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更新世以来,兽类的地理分布曾发生过重大的变化,如西伯利亚的兽类曾三次大举西迁,入侵西欧.它们分别发生在氧同位素的第16、6、2-4阶段.如果考察过去73万年以来全球所获得的、北半球冬半年平均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那么第16、6、2-4阶段乃是太阳辐射量比较低的时期.故中更新世以来兽类地理分布的变化是受气候变迁的制约的.而后者则是受天文因素的自然变化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4.
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晚更新世地层及哺乳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记述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黄河阶地堆积及其所产哺乳动物化石,并经 C~(14) 测定,化石距今约22650±300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5.
6.
关于徐州白云洞与南京汤山第1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白云洞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区九里山的白云寺内,产有中国鬣狗,三门马,李氏野猪,葛氏斑鹿,肿骨鹿等9个种类,其地质时代大体上与汤山第一地点或北京人动物群同时,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前言第四纪以来,全球性冰川的进退、气候的波动、海岸线的变迁,已由许多方面的证据所阐明。晚更新世的大理冰期(即相当欧洲的玉木冰期;北美的威斯康辛冰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明显的反映。大理冰期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从75,000年前开始,至10,000年前结束,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各洲先后也有不同。据研究,这次冰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两个高峰阶段和一个小峰阶段。第一次高峰出现在大约距今60,000年前;第二次高峰出现在距今15,000年至12,000年前;一个小峰约在35,000年前。当冰期处于高峰阶段的时候,气温显著下降,沿海和部分大陆架暴露,海面降低;在亚间冰期和间冰期,气候骤然迴升,海面升高,华北东部地区发生海浸。国内外许多单位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所作的古温度测定和对古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并结合陆相地层中孢子花粉的资料,认为冰期的高峰阶段,地球表面的气温至少比今降低6—8℃;而小峰阶段的气温  相似文献   
8.
安徽古新世(犭亚)兽科的新属种(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28年发现了(犭亚)兽科的第一批材料后,几十年来进展不多。1970-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考察队在安徽省的潜山县和宣城县一带的“红层”中找到了一批(犭亚)兽科的新材料。经研究,计有六个新属,八个新种及两个未定种。“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这批新材料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所包括的属种相当丰富;但在另一方面,每个属种的材料却相当少,保存也差。本文只是对上述材料作初步的记述和讨论,许多问题尚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30只Wistar大鼠脑血管颈内动脉系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起始核团。正常组脑血管颈内动脉系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手术1组作一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阳性纤维较正常组减少约2/3,对侧同部位动脉的阳性纤维约减少1/3;手术Ⅱ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阳性纤维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脑血管一侧颈内动脉系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讨论了交感神经对脑血管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钦琦 《化石》2005,(2):28-30
2004年6月2日下午,李世辉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赫胥黎(1825—1895)在《天演论》中就已经使用大年的概念了。我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果然在第141页上见有这样一句话:“宇宙一大年也”。《天演论》的原名是《Evolutionand Ethics(进化与伦理)》。后来我仔细地拜读了原,发现大年(the great year)在该书中共出现了3次。在第75页上,赫胥黎是这样写的:“这种变化不停的火热的能,依照自然法则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