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神经节切除术,观察了16只自发性高血压鼠(分手术Ⅰ、Ⅱ、Ⅲ组和对照组)脑底动脉主要分支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起源,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鼠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棕褐色的神经肽Y能阳性纤维,纤维似曲线状,多呈网状走行,密度较高,手术Ⅰ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脑底动脉主要分支的阳性纤维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消失,手术Ⅱ组作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脑底动脉主要分支壁上的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手术Ⅲ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切除术,脑底动脉主要分支的阳性纤维完全消失,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主要分支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讨论了NPY神经在高血压时期在防御脑中风和血脑屏障破裂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30只Wistar大鼠脑血管颈内动脉系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起始核团。正常组脑血管颈内动脉系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手术1组作一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阳性纤维较正常组减少约2/3,对侧同部位动脉的阳性纤维约减少1/3;手术Ⅱ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阳性纤维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脑血管一侧颈内动脉系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讨论了交感神经对脑血管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T-1(Endothelin-1,ET-1)能神经纤维分布与高血压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的关系,探讨ET-1神经是否参与高血压时期脑血流的调节。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鼠和Wistar正常血压鼠脑底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ET-1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和走行方式。结果自发性高血压鼠和Wistar正常血压鼠脑底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似细线状,攀附于血管壁上,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密度较Wistar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纤维走行大多呈网状。结论实验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增加的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可能与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有关;高密度的ET-1能神经纤维可能涉及高血压时期脑血流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显示组织中抗原可以用免疫标记技术进行检测,常用的免疫标记物有:荧光素、酶和放射性核素等。其中直接用荧光标记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用酶标记抗体加显色底物显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进行观察;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通过这些方法可达到对组织或细胞内多种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C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为标记物,对8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和4只正常血压鼠(WKY)作为对照组脑实质内血管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进行了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鼠的端脑皮质、下丘脑、脑桥实质内血管均可见呈棕褐色,似单一细线状结构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测量了各部脑实质内血管的纤维密度,与正常血压鼠同部位脑实质内血管上的纤维密度比较明显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各部P值均<0.05,表明在高血压鼠和正常血压鼠脑实质内血管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的密度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为高血压鼠较正常血压鼠有更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提供一个形态学基础,并提示交感神经在自发性高血压鼠的高血压维持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颈上神经节切除术,观察了15只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分手术Ⅰ组、手术Ⅱ组和对照组)脑底血管主要动脉单胺能神经纤维的起源。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主要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手术Ⅰ组作左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劝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明显减少,对侧各同部位血管的阳性纤维也有减少;手术Ⅱ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血管一侧颈内动脉系各主要动脉分支的交感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讨论了颈上神经节切除对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直流电极单极损毁核团法及ABC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为标记物,观察了28只(分正常组、手术Ⅰ组、手术Ⅱ组、手术Ⅲ组)成年Wister大白鼠脑实质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纤维的起始核团。正常组蓝斑区及脑桥网状结构内均可见大量密集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体及交织成网的阳性纤维,端脑、间脑、中脑及脑桥各部血管壁上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手术Ⅰ组损毁蓝斑,该区阳性细胞体及纤维消失,同时观察到端脑皮质、间脑、中脑及脑桥实质内血管壁上的阳性纤维数量明显减少;手术Ⅱ组同时损毁蓝斑及脑桥网状核,脑各部实质内血管的阳性纤维均不可见;手术Ⅲ组损毁脑桥网状核,端脑、间脑、中脑及脑桥实质内血管壁上仍可见棕褐色的阳性纤维。结果提示:脑实质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纤维除主要起源于蓝斑外,还与脑桥网状结构有关。讨论了脑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起源对脑实质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及对脑内微循环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烫(烧)伤损伤时大鼠脑血管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分布与脑血管神经源性调节的关系,以及烫(烧)伤对脑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烫(烧)伤大鼠脑底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烫(烧)伤大鼠和正常大鼠脑底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似细线状,攀附于血管壁上,烫(烧)伤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密度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加,纤维走行大多呈网状。结论烫(烧)伤可引起大鼠脑底动脉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增加,增加的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和脑血液循环紊乱。提示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在烫(烧)伤后在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内血管的单胺能神经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ABC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为标记物,观察了10只Wistar大鼠脑实质内血管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脑实质内血管壁明显可见免疫反应阳性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对端脑皮质、海马、下丘脑、脑桥、延髓各部位血管的神经形态进行了描述。皮质血管的阳性纤维数量较多,纤维较细,相互交织成网,膨体可见;髓质内血管的阳性纤维较稀,似线样结构。讨论了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对脑实质内血管以及局部脑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