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近十几年来,应用DNA转移的方法将克隆基因或细胞总DNA导入离体培养的哺乳类细胞,已成为研究真核细胞基因调控的一个重要方法。一般要获得克隆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需要用选择性标记的基因。对于具有TK~-、aprt~-或hprt~-缺陷的细胞,通常可以用相应的互补基因作为选择基因。对于不具有特殊遗传缺陷的细胞,可以用显性转移基因Xgpt,neo或dhfr基因作为选择基因,加  相似文献   
2.
(1)应用DNA—孚尔根细胞光度术与。~3H-TdR放射自显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每一细胞,发现在库蚊幼虫早期发育中,唾液腺细胞核DNA含量基本上呈2~n倍数增加。但在各龄期中均有一定比例的U细胞,其DNA含量虽偏离2~n倍数,但并非正在合成DNA;四龄后期此种细胞可达60%以上,并相应地在染色体上不同区域观察到DNA的不同积累,表明在库蚊幼虫唾液腺细胞核内DNA存在不均等复制。(2)用细胞光度法测定了库蚊精原细胞,脑神经节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和精子DNA含量,算得每单倍体DNA含量0.568微微克。以此为确定倍数值的基数,显示一龄幼虫唾液腺细胞核DNA含量主要为16C,二龄居于16C—32C之间,三龄64C,四龄居于128C—256C之间,最高倍数值860C。(3)放射自显术显示,连续复制居于S期的前期和中期,合成染色体大部分DNA;不连续复制居于S期的后期,合成的DNA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8氮鸟嘌呤的F9-1 aza突变株细胞与大鼠胸腺细胞融合,在HAT培养基中成功地筛选到FRT杂交细胞。该种细胞与亲本细胞F9-1 aza的细胞形态完全不同,呈成纤维样、上皮样、圆形或多突起样的分化细胞形态。在扩大繁殖后主要为成纤维样或上皮样细胞。对其中一个集落FRT-1核型检查表明杂种细胞染色体众数为80(范围62—88),C分带显示??包含F9和大鼠胸腺细胞二个亲本的染色体。FRT-1细胞的乳酸脱氢酶图谱中出现由大鼠LDH-A亚基与小鼠LDH-A亚基组成的杂种酶带。该细胞接种到经x光照射的129/Sv-ter小鼠皮下不能长瘤,亦不能在软琼脂上生长,表明F9-1 aza细胞的恶性表型已受到大鼠胸腺细胞基因组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氧化应激反应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骤停时间≤10 min的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按照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复苏后用纳洛酮0.4 mg/(kg·d)微量注射泵24h持续泵入。比较两组的CPR成功率、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监测其不同时点脑氧摄取量(CEO2)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复苏后24 h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组SOD、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苏后24 h,两组MDA含量均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减弱,而治疗组各氧化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复苏早期CEO2迅速升高,但在复苏后24 h开始下降,48~72 h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治疗组各时间点CE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可减轻心搏骤停患者CPR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应用兔抗polydT·polyrA的特异性抗体,在果蝇D.virilis多线染色体上用免疫酶标的方法检测到DNA·RNA内源杂交分子。多线染色体制片必须先进行变性复性处理(即内源分子杂交技术)才能得到明显的酶标显色带。大致可分辨到363条带,遍及染色体的各个区域。用DNA·RNA杂交分子为特异性底物的RNA酶H处理后再经变性复性处理后的多线染色体,免疫酶标的阳性带几乎全部消失,因此证明经内源分子杂交技术处理后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到的阳性带确是由DNA·RNA内源杂交分子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了129品系小鼠几种胚胎组织及其相应的成体组织的酯酶同功酶谱。几种胚胎组织都可检测到共同的具有相同迁移率的C区酶带和E区酶带。在这些胚胎组织的功能发育过程中,C区酶带被其它区带所取代;E区酶带在成体组织中有的活性降低,有的完全消失。从这些比较分析中可以观察到酯酶同功酶从“胚胎型”向“成体型”的转变。与这些结果相对应,F9-1和B7-2胚胎癌细胞克隆株及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系细胞也都具有酯酶C和E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鼠胚胎癌细胞(EC 细胞)已成为研究胚胎分化、肿瘤发生的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型。利用体外培养的 EC 细胞,通过诱变剂处理和筛选,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基因突变标记的 EC 细胞株。例如利用碱基类似物8氮鸟嘌呤(8AG)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可以分别筛选到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或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缺陷的突变株。前者同时又是人类列许尼汉(Lesch-nyhan)综合症的病因。因此建立这种类型的突变株,不仪可以利用酶的缺陷突变作为细胞融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