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金属硫蛋2A(Metallothionein 2A, MT2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 LPS)介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lu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PMVECs),经过一定浓度LPS溶液进行刺激后,利用不同浓度的MT2A与对照组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炎性介质IL-6、TNF-α释放的量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组HPMVECs骨架形态变化。结果:各组TNF-α浓度均在0 h最低,随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高峰;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组TNF-α浓度无显著差异外(F=0.717, P=0.549),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各组中IL-6浓度均在0 h最低,A组在2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B1组在4 h达到高峰,随之下降;B2、B3组从0 h开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峰值;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处理因素无显著差异外(F=2.341, P=0.092),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低于A组(均P0.05)。A组6 h小时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明显解聚,分布明显减少,应力纤维排列紊乱或者消失;B1组、B2组、B3组6 h小时后,与A组相比,F-actin的分布明显较多,应力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结论:LPS刺激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伤效应,加入MT2A后细胞相关炎性因子释放量、细胞骨架损伤情况明显减轻,表明一定浓度的MT2A对LPS介导的肺毛细血管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93例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n=369)、B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n=394)、C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n=430)。对三组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并对三组患者的年龄、职业、致伤原因、骨折分型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探讨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14年~2019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总体流行病学特征: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主要在40~59岁,以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居多,骨折致伤原因中主要以交通事故和室内活动跌倒损伤为主,骨折Schatzker分型中以II型、IV型为主。三组年龄对比有差异性,年龄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三组性别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在逐年缩小(P<0.05)。三组患者在职业类型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以体力劳动者居多。在致伤原因中,A组患者以交通事故致伤为主,C组患者以室内活动跌倒损伤为主,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骨折分型中,A组以IV型为主,C组以II型为主(P<0.05)。结论:2014年至2019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中男性较多,年龄以40~59岁为主,体力劳动者为高发职业,交通事故和室内活动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好发骨折分型为Schatzker II型、IV型。变化趋势表现为骨折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老龄化趋势,致伤原因和骨折分型也在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3.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普通小麦是由四倍体小麦栽培类型与野生二倍体节节麦远缘杂交形成的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保持了四倍体小麦的高产潜力,D基因组的加入丰富了食品加工产品类型、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与二倍体作物不同,普通小麦有3个亚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基因,基因组缓冲性、可塑性强,单个基因拷贝可能对育种改良的效果有限.小麦3个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OXP3在食管癌中表达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48例,选取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FOXP3在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正常食管黏膜细胞系Eca-109、人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表达,FOXP3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上的表达。结果:FOXP3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42%)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4.58%),P0.05。FOXP3在正常细胞系表达为阴性,在食管癌细胞系Eca-109中的表达阳性,FOXP3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阴性,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在食管癌组织中,FOXP3阳性表达率和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联(P0.05),和T分期、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存在关联(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能够表达FOXP3,且其表达水平和食管癌的进展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食管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规律。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胸心外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对穿刺获得的胸腔积液,用比色法测定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的水平。测量血中腺苷脱氨酶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测定值为89.67±47.85IU/L,癌性胸腔积液组水平为24.56±11.491U/L,胸腔积液ADA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ADA〉45IU/L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则敏感性为(48/51)94.1,特异性为(48/52)88.9%,以ADA〈45IU/L一诊断恶性胸腔积水:则敏感性((51/55)89.4%,特异性为(51/54)94.4%;结核性胸膜炎中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为2.25±0.72,癌性胸腔积液组水平0.43+0.1,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1.0为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则敏感性为(46/51)90.1,特异性为(45/55)81.8.%,以胸腔积液ADA/血清中ADA比值〈1.0诊断恶性胸腔积水:则敏感性(47/57)82.4%,特异性为(47/53)88.7%。结论: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 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 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39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均给予祛痰平喘、抗感染、皮质激素、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有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等 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pH 值、肺动脉压力、BNP 均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有创组治疗后PaO2、PaCO2、 pH 值、肺动脉压力、BNP均显著优于无创组治疗后,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均可改善呼吸衰竭并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 浓度,但有创机械通气较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可以通过监测血浆BNP 浓度判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术在老年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sn NSCL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电视胸腔镜术治疗的老年sn NSCLC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两个小组。电视胸腔镜组行电视胸腔镜术,常规开胸组行常规开胸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手术前后1 d 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1-3年生存率以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电视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1 d 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胸组(P0.05)。电视胸腔镜组术后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开胸组(P0.05),且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开胸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术治疗老年sn NSCLC创口小、恢复快,且有效避免过度激活炎性细胞,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obestatin是新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多肽,本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体重指数(BMI)~LM浆obest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于我院体检中心入选健康体检者205例,所有入选者无明确的胃肠疾病史,无心脏、肾脏、肝脏、甲状腺等疾病病史,无急性感染等其他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依据l3C呼气实验及血清学指标联合判定。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obestatin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血脂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酶法测定。胰岛素抵抗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定,HOMA—IR=空腹胰岛素(p~IU/ml)x空腹血糖(mmol/L)/22.5。结果:在我们的75例研究对象中H.pylori阳性的检出率为39%,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体重指数(BMI)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血浆obestafin水平无显著性的差异。按体重指数进行分组,BMI〉24kg/m2组与BMI〈24kg/m2相比血浆obestati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H.pylori的感染状态并没有显著影响个体的循环obestatin水平。BMI对血浆obestatin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