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构建上皮组织特异性表达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1(N-LMP1)和人补体受体2(CR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并筛选整合有N-LMP1和CR2基因的细胞克隆,为构建与EBV感染相关的猪鼻咽癌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直接合成ED-L2启动子和N-LMP1,从人B淋巴细胞中的RNA经RT-PCR扩增出CR2,将上述3个片段逐个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N1上,构建上皮组织特异性表达N-LMP1和CR2的载体pN1-ED-L2-N-LMP1-CR2;用脂质体转染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经药物G418 筛选和PCR鉴定阳性克隆.结果 成功构建上皮组织特异性表达N-LMP1和CR2的真核表达载体pN1-ED-L2-N-LMP1-CR2,并成功整合到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获得了整合有目的 基因N-LMP1和CR2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克隆.结论 获得了上皮组织特异性表达N-LMP1和CR2 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克隆,为通过细胞核移植方法获得表达N-LMP1和CR2转基因猪提供了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2.
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扩增培养大鼠胎肝干细胞,研究其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表面标志物,探讨胎肝干细胞的性质。方法分离培养胎龄12-16d的胎肝细胞,SABC法检测原代、传代后及细胞克隆中的肝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OV-6、CK-19及nestin的表达。结果原代、传代培养的胎肝细胞部分表达OV-6、CK-19及nestin;培养3d开始出现小细胞团,1个月即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5-7d传代一次;细胞克隆几乎全部为干细胞标志阳性细胞。结论胎肝干细胞可通过克隆筛选法进行体外扩增,胎肝内存在nestin阳性干细胞,可能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干细胞,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源基因受精卵内显微注射目前仍然是种常用的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但此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因此利用精子作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带入卵细胞内建立转基因动物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方法,并且已有一些成功的报道。虽然该方法简单,但总体来说可重复性较差。我们在建立乳腺定位表达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小鼠模型中,对此方法做了改进,即将脂质体包裹的外源基因在小鼠输精管及附睾管内转染精子,而非以往的在体外转染,结果:(1)五只转染小鼠,术后10天内共使10只正常母鼠受精;(2)共繁殖出79只首建者小鼠,存活42只;(3)用PCR检测首建者小鼠外源基因的整合,阳性率为7/42(16.67%);(4)用凝胶平板溶圈试验检测5只PCR阳性的雌性首建者小鼠泌乳期乳汁中的活性tPA,3/5表达,表达量在12—20IU/ml之间(约相当于48—80ng/ml);(5)PCR检测4只子一代小鼠外源基因的遗传情况,阳性率为2/4。  相似文献   
4.
利用雄性生殖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了用雄性生殖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历程 ,系统阐述了本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 ,围绕方法学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从利用精子和精原干细胞携带外源DNA两个方向展开 ,分析和评价了DNA转移方法与精子载体法结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蛋白连接的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输精管注射法以及曲细精管显微注射法和精原干细胞移植法 6种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 ,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 ,观察目的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为建立新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RT-PCR法克隆目的基因 ,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NA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 ;采用乳腺注射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小鼠及牛的乳腺组织中。结果 :乳腺注射外源基因后 ,tPA可在小鼠和牛的乳汁中表达。结论 :乳腺注射法可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稳定地表达较长的时间 ,其表达量与显微注射法没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外源基因的表达不受转基因方法的影响。但tPA在牛乳汁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的表达量 ,提示不同动物的乳蛋白调控系统有一定的差异 ,可能受着不同的因素或调控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明胶酶谱分析方法研究其在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实验对象为2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对照组为7例外伤骨折患者。结果发现病例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可能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胎肝中肝干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不同时期人胚胎肝脏的干细胞,分析肝干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特点及发育过程中干细胞在肝脏中的迁徙,探讨肝脏的发生发育及肝内干细胞的来源。方法不同发育时期胎儿肝脏,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检测肝干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记物CD34、CK19、C-11和OV6。结果胎肝内汇管区周边界板处有卵圆样细胞表达CD34、C-11、CK19和OV6,阳性细胞紧密排列成管,呈鞘样包绕着早期汇管区,部分包绕着初级汇管区,随着次级汇管区的成熟,卵圆样干细胞逐渐局限于赫令氏管周围;此外,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均可见CD34、OV6阳性的单核样细胞分散在肝索、肝血窦之内,多见于汇管区的问充质组织之内,肝血管内鲜见。结论胚胎发育早期汇管区周边界板处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可能是肝脏发育的起点,这些干细胞逐渐分化为胆管上皮样细胞,然后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肝内的另一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在肝内受到诱导作用分化为小部分的肝实质细胞。  相似文献   
8.
精原干细胞体内转染途径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转基因动物的难度很大,成功率很低,这是因为制备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方法是向受精卵原核中注射DNA。这种方法有其弱点,首先作为外源基因受体细胞的受精卵数量有限;其次外源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的筛选工作不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只能在子代动物出生后,即在个体水平上进行选择,这就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周期长,成功率低,成本大,在大动物上实施起来尤其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更为有效而又简捷的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利  相似文献   
9.
安靓  李进 《生理科学进展》1995,26(2):121-126
在机体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可见外周血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表面,并向内皮下游走,这一现象称为单核细胞的血管壁募集。粘附分子和粘受体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了单核细胞募集的调节。本文将对单核细胞募集的过程及特点、单核细胞募集的机制、调节及生物学效应和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患者的Smad2/4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SSCP银染技术对30例鼻咽癌患的Smad2/4基因的所有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以探讨Smad2/4基因与鼻咽癌发病的可能相互关系。结果在所有病例的所有外显子上没有发现任何类型的突变。Smad2/4基因可能不是鼻咽癌的易感基因,TGF-β/Smad2/4信号通路可能不参与鼻咽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