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实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实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建国40多年来,该棉区棉花早熟性和抗病性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在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同时,品种的生育期缩短了3~5天,霜前花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棉花品种的抗病性也显著提高.抗枯萎病问题已基本解决,抗黄萎病问题正在解决.棉花品种的稳定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石远321是从海岛棉×野生色伯氏棉×陆地棉三元杂种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其细胞学鉴定结果、形态学基本特征以及栽培特性均为陆地棉型。但在丰产性、棉纤维品 质及抗逆性等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该品种明显综合了多棉种多亲本的遗传特性。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石远321的三元杂种性质及其变异水平,用等电聚焦电泳和RAPD技术,对石远321及其不同棉种亲本进行了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酯酶同工酶图谱分析表明,石远321与其野生棉亲本和海岛棉亲本同具有一条陆地棉亲本所没有的特异带;(2)用4个引物对石远321扩增共发现6个野生棉亲本和海岛棉亲本的特征片段;(3)通过比较石远321与其3个不同棉种亲本之间的RAPD差异,说明石远321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初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石远321为上述3个棉种的种间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3.
姜保功  孔繁玲 《遗传学报》2000,27(9):810-816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实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实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建国40多年来,该棉区棉花早熟性和抗病性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在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同时,品种的生育期缩短了3-5天,霜前花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棉花品种的抗病性也显著提高。抗枯萎病问题已基本解决,抗黄萎病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