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IBRV感染牛肾细胞的DNA合成动态以及该病毒在细胞内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病毒DNA合成的速度在接种病毒后6小时出现一个峰值,随后减慢,并在病毒感染24小时前停止。核壳体的出现是在病毒感染后8小时细胞的细胞核内,而在这一时期细胞中还可见到极少量的成熟病毒。纽胞核内的病毒核壳体装配在接种病毒后24小时左右停止,而病毒核壳体的成熟与释放过程则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交叉科学所谓交叉科学是指突破某一门学科原有的界限,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涉及到两门学科以上研究领域的科学。科学的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即研究原有的学科,使其不断深化和精细;另一种是交叉的,即研究各种跨学科的课题,并将其融合起来,形成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研究两门科学交界的问题而成长起来的科学。如:生物化学;另一种是综合多学科知识而发展起来的如:环境科学。还有一种是研究各专门学科中的共性问题,即横断学科。现在许多单一科学,其研究方法和内容常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而且其交叉比重越来越大。交叉学科的发展,将会导致新学  相似文献   
3.
微菌落观察法快速检测和鉴别结核杆菌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取自肺结核患者的219例痰标本接种匡氏琼脂平板,共分离到112例结核菌生长物。其中培养法104例(92.8%)阳性,微菌落观察法108例(96.4%)阳性,微菌落法阳性率稍高。培养法和微菌落法阳性标本首次检出时间分别为18.6d和11d,微菌落检出时间更短(P<0.01)。常规菌型鉴别方法与微菌落法对结核杆菌菌型鉴别的符合率为99%。  相似文献   
4.
复合氨基酸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们利用水解猪血粉的方法得到含17种氨基酸的复合液,配制成滴眼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眼角膜溃疡疾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海滨  许学健  奉建芳   《广西植物》1994,14(3):293+394-398+299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猫豆中主旋多巴[Levodopa]的含量。考察了加样回收率为98.70%,变异系数为1.99%。  相似文献   
6.
胡尚勤  周开孝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2):120-120,109
研制了一种培养乳酸菌生产乳酶生的新型高产培养基,即503VPN培养基。该培养基无论固体或液体,其菌(?)产量都比已报道过的其他培养基(含对照)高出0.9-1.5倍。是生产乳酶生的一种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野化放归是迁地保护的最后一环,也是实现迁地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4月将来自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区的2头雄性长江江豚转移至与长江干流环境相似的老湾故道,尝试开展野化训练,探究其行为和发声的适应过程,评估其巡游、捕食和发声等行为能否适应较恶劣的环境,为将来规模化的野化,甚至放归自然栖息地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为期1年的野化训练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老湾故道鱼类密度显著低于天鹅洲故道,丰水期鱼体密度分布不均,上游较中下游高。江豚在上游的每日平均停留时间显著高于中下游,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鱼群的密度分布有显著相关性。在进入故道的前2月,江豚顺流巡游所需时间逐渐增加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船舶噪声适应性训练中,江豚的平均呼吸间隔在存在船只干扰时显著降低,随着干扰次数的增加,逐渐恢复至无干扰时的水平。由此认为, 2头江豚对老湾故道的低鱼类资源密度、季节性变化的流速环境及人工施加的船只噪声干扰有良好的适应性,具备放归长江的条件。这是首次实施完全自然环境中江豚的野化训练,将为规模化的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江豚自然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半枝莲多糖SPS4组分的纯化性质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9.
10.
以合成废水为基质,研究了采用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新型工艺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系统运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化-硫酸盐还原反应器的适宜pH为6.5-7.0;500mg/l的S~(2-)使SRB的硫酸盐还原活性下降;208mg/l的[H_2S]_L抑制MPB活性的95.4%;推导出估算气提塔出水回流比R的模型;以得到的工艺条件为依据处理了含19200mg/1的SO_4~(2-)和29400mg/l COD的味精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