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我国土壤中苏芸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种类和分布状况,并从中获得高效和特异菌株,丰富我国杀虫微生物种质库,1988年6—8月,我们从云南、贵州、四川及陕西省采取土样3160份,从中分离出苏芸金杆菌88株,球形芽孢杆菌87株,还有部分菌株尚待确认。两种细菌的分出率(分离菌株数占土样数的百分率)皆为2.8%左右。由于在进行分离时,同一平板挑取的目标菌落一般不超过2个,因此这一分出率要低于土壤中的实际含有率。按常规免疫血清学方法进行初步血清型分析,结果表明,苏芸金杆菌分离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植物蛋白冠的形成过程以及蛋白冠的形成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种平均粒径为200nm不同表面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微球和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为对象,将3种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分别与新几内亚凤仙的叶蛋白提取物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分别为2、4、8、16、24、36 h。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其形貌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进行表面粗糙度测定,使用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鉴定蛋白冠的蛋白成分。从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以及分子功能3个方面对蛋白进行分类,研究不同表面修饰的纳米塑料对蛋白的吸附选择,探究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植物蛋白冠的形成与特征,预测蛋白冠对植物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增加,纳米塑料的形貌变化越发明显,表现为尺寸和粗糙度的增加和稳定性的增...  相似文献   
4.
苏芸金杆菌云南变种(Bacillus thurtngtensts subsp. Yunnanensis)113菌株的H-抗原和 H-抗血清均与已知苏芸金杆菌H一血清型l到19的所有参考标准菌株的H一抗血清和H一抗原不发生交叉凝集反应。113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与所有参考标准菌株也不相同。此外,113菌株对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var. quinquefaseiatces)(双翅目)(Bombyx mori) (鳞翅目)幼虫均无毒性。 因此,113菌株是一个新血清型20,即苏芸金杆菌云南变种,血清型20(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Yunnanensis H20)。  相似文献   
5.
星头啄木鸟繁殖司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大力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和招引食虫益鸟提供重要依据,1978年4—6月,我们结合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在山东省平邑县浚河林场对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scintilliceps)进行了观察。 星头啄木鸟喜生活在茂密林丛边缘,通风向阳,且较偏僻幽静,少受外界惊扰的地区。飞  相似文献   
6.
孙明  董婧  柴雨  李玉龙 《生态学报》2013,33(10):3222-3232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其暴发性增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7.5、11、14.5、18、21.5和25℃)和投饵频次(1次/2d、1次/8d和1次/16d)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足囊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足囊繁殖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横裂率和横裂次数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白色霞水母发生横裂生殖的时间越早,横裂生殖速度越快,重复横裂次数越多,释放的碟状体数量也越多.横裂率和横裂次数随投饵频次的增加而递增.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在7.5-25℃范围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速度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足囊繁殖、横裂率和螅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螅状体的横裂次数和初生碟状幼体伞径随螅状体柄径增大而递增,呈线性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投饵频次即营养条件显著影响着白色霞水母的种群数量,说明海水水温上升、富营养化或渔业资源锐减导致的浮游动物量增加均可能诱发白色霞水母暴发性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孕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有无意义。方法:对我院26例妊娠合并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妊娠合并甲减病例中有1例早产(孕33周),其余25例患者维持至足月妊娠,其中剖宫产17例(65.3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19.23%),妊娠期糖尿病3例(11.53%),羊水胎粪污染3例(11.54%),新生儿无先天性甲减。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剖宫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孕妇,应加强对妊娠甲减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甲低的出生。  相似文献   
8.
建立多重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快速检测狐狸、水貂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xMAP液相芯片新型生物技术平台,分别以狐狸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水貂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探针,并对探针进行锁核酸修饰,建立了二重xMAP液相基因芯片方法,用于快速检测狐狸和水貂源性成分。该法能准确鉴定鉴别狐狸和水貂DNA,对其他18种动物物种DNA均呈检测阴性,对狐狸、水貂DNA的检测低限分别为2. 8pg/μl、0. 9pg/μl,对肉类混样检出限为0. 05%(m/m)。对目标源性DNA含量为1%(V/V)的32份饲料与食品核酸添加样本均呈对应目标检测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与饲料领域相关原料和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PCR扩增条件,建立一种有效检测脆性X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在常规PCR的基础上,采用耐高温酶替代法、碱基替代法,同时加入有机溶剂DMSO等,对表型正常的人群进行FMR1基因CGG重复序列检测。结果:改良PCR法可以提高G C富集区扩增效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建立了一种扩增FMR-1基因中CGG重复序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蚊子"作为主线贯穿于"种群的特征"教学中,将教学模块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