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对酶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8 10年盖伊·卢萨克·贾塞夫 (Jaseph.gey-lussac)发现酵母可将糖转化为酒精 ;1833年帕耶恩(Payen)和珀索兹 (Personz)从麦芽提取液中得到 1种对热不稳定的物质 ,它可使淀粉水解为可融性糖 ,到1835年伯齐利厄斯 (Berzelius)提出催化作用的概念 ,把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称为酵素 (Ferment)。 1878年弗德里克·威廉·库恩 (Ferdrich.Wilhelm.Kuhne)通过进一步研究 ,认为发酵作用中发酵现象不是酵母本身 ,而是酵母中某种物质催化了酵解反应 ,进而给这种物质定义为酶 (Enzyme) ,形成了最初的酶概念。随后 ,科学工作者相续发现了脲酶、胃蛋白…  相似文献   
2.
自 198 6年 3月美国 R.Dulbecco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癌症研究的转折点 :测序人类基因组”的文章 ,提出对人类全部基因测序的构想 ,美国 1990年 10月启动耗资 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而后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也都积极响应。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协作项目 ,其规模和意义已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大科学项目 ,如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于 1993年和 1996年分别启动了“中华民族基因组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和“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1998年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幼苗中的作用的研究,发现抗旱品种周麦18号在渗透胁迫处理时,其叶片中的Spd含量明显大于不抗旱的豫麦51号。用Spd合成的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周麦18号,则导致Spd含量下降和抗性的降低,外源Spd又可逆转MGBG对周麦18号在渗透胁迫下的伤害。外源Spd可以明显提高豫麦51号的叶片内Spd含量,并相应提高其抗性。以上结果表明,Spd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时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8.7% ̄94.7%之间,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高于幼穗,但很少能再生绿苗。野生稻幼穗直接分化培养再生绿苗率普遍高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分化的再生绿苗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