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8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涡鞭毛虫(dinoflagellate)亦称甲藻,是原核生物进化到真核生物的过渡类型。在研究涡鞭毛虫染色体时,染色往往比较困难。目前,显示涡鞭毛虫染色体多采用Fculgen法,醋酸洋红和醋酸地依红染色法(Dodgc,1966;Shyam,1978;Hanic,1979),用这些方法染色,涡鞭毛虫染色体往往颜色较浅,不便于作观察分析。我们采用改良的碱性品红染色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 SCB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SCB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扩增引物,利用构建的标准品建立和优化针对SCB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稳定性、灵敏性等的测试,随后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将含有SCB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标准品,利用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y=-3.482 1x+37.264,相关系数r~2=0.999 9,说明CT值与反应起始模板数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准确定量;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0.19%~1.68%之间,表明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个拷贝重组质粒/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使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90份甘蔗叶片样品进行检测,常规PCR检出53份阳性样品,荧光定量PCR检出56份阳性样品,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较常规PCR敏感性高,且准确性高。本研究建立的SCB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为构建甘蔗健康种苗体系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法,选用国产聚合物固定相GDX-104,在3m的柱子上成功地分离和测定了反硝化作用中产生的N2O,从而可得出反硝化作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对于研究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动态有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项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值、分子旋光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的测定,确定节杆菌(Arthrobacter)9-2生物转化3β,17a,21-三羟基-5a-孕甾-3-酮(I)所生成的产物(Ⅱ)的分子结构为17a,20,21-三羟基-孕甾-1,4-二烯-3-酮,其中C20-羟基的构型是β-型。并讨论了该菌转化(I)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14)C 追踪试验结果表明,白兰瓜幼果中输入的~(14)C-葡萄糖,50%以上转化为稀酸水解和稀酸不水解的结构物质;果实发育后期,输入后48小时,在果肉和种子中分别只有18%和32%的~(14)C 参入结构物质。根据醇溶性糖的纸层析鉴定,幼果薄片渗入的~(14)C-葡萄糖仅转化为果糖,而发育后期果实则更多转化为蔗糖。显然,幼果的代谢模式是使物质和能量导向结构物质的形成;而后期果实生长已基本停止,物质代谢的方向又转向蔗糖合成的轨道上来。蔗糖合成底物试验结果表明,供给幼果不同底物都只有很低的蔗糖合成活性;发育后期果实供给UDPG+F-6-P 底物时可测出较高的蔗糖合成活性,初步推测白兰瓜中蔗糖合成主要是通过蔗糖磷酸酯合成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叶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子刚  张蕴华 《昆虫知识》1990,27(6):346-349
  相似文献   
7.
廖学煜  郭慧然  李兆伦  李用华   《广西植物》1990,10(3):248-253
SC_9-4是以植物油为原料研制成功的一种高速冷轧工艺润滑油。经武钢高速冷轧机轧制性能鉴定,它的高速轧制性能优于棕榈油。我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鉴定了SC_9-4和棕榈油的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SC_9-4:的主要甘油三酯是POP(42.8%)和PPP(14.6%),而棕榈油的主要甘油三酯是POP(31.3%)、POO(20.1%)、PLP(12.2%)和PLO(11.6%)。我们初步探讨甘油三酯组成与轧制性能关系认为,SC_9-4的高速轧制性能优于棕榈油,可能是和SC_9-4含PPP、PPS和PSS的含量(18.8%)高于棕榈油(9.9%)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广西和湖南省侗族居住区的120例侗族新生儿脐血胎儿血红蛋白中B.subtilis与~Ar比值(~Gr/~Ar值)。显示出119例新生儿的~Gr值(%~Gr)在56—76%之间,均值与标准差为69.4±3.1%;一例新生儿~Gr值高达81.4%,基因图谱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Gr-~(AG)r-~Ar/~Gr-~Ar。  相似文献   
9.
满江红孢子果形成期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改良Triton X-100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的 Gγ和 Aγ链比值,具有准确、快速和步骤简便等优点。将凝胶干燥后作区带的双波长扫描定量,不影响测定结果,有利于标本的长期保存和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