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对新疆博格达山地面生地衣群落27个样点(20 m×20 m)调查的数据,以各地衣种的盖度为指标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博格达山地面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和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分布在博格达山的37种地面生地衣分为以下5个群丛。群丛1:膜地卷(Peltigera membranacea)+伴藓大孢蜈蚣衣(Physconia muscigena)群丛;群丛2:地卷(Peltigera rufescens)+伴藓大孢蜈蚣衣(Physconia muscigena)群丛;群丛3:裂边地卷(Peltigera degenii)+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群丛;群丛4:喇叭石蕊(Cladonia pyxidata)+犬地卷(Peltigera canina)群丛;群丛5:盾鳞衣(Placidium squamulosum)+缠结茸枝衣(Seirophora contortuplicata)群丛。物种多样性以群丛4最大为3.427;群丛1最小为0.672;群丛1和群丛4间的相似性最高为0.889,群丛3和群丛4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607。CCA排序结果反映,该地区地面生地衣的分布受到森林植被郁闭度、人为干扰、光照强度的影响,而地表植被盖度和土壤pH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NP)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以提高对NP的临床认识。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NP的新生儿73例,均经x线检查,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NP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吐沫、呛奶和三凹征,部分患儿体温正常;NP的x线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以不同程度的支气管肺炎多见,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局部肺野透光度降低或透光度增强。结论:NP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吐沫、呛奶和三凹征为主,x线检查可为NP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临床医师应根据NP患儿的x线影像的多样性,密切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做出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综合性实验"产纤维素酶的嗜盐放线菌筛选"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提高南疆少数民族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喀什大学现有生物实验教学条件下,通过开展"产纤维素酶的嗜盐放线菌筛选"的综合性实验,进行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在"土壤微生物分离"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嗜盐放线菌筛选和产纤维素特性"的实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实验理论课和全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法。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实验技能、小组合作、探究精神和实验设计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学生对实验教学改革的评价良好。实践证明,改革效果良好,对培养具备适应南疆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有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伊犁地区汉、维两个民族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汉族及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慢性HBV感染患者各50例,患者均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确诊存在天然HBV耐药基因(耐核苷酸类药物),观察HBV耐药基因分型特点及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的情况。结果:汉族HBV感染患者的耐药基因型集中于B、C型,且以C型为主,而维族以D型为主,两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在rt204位点变异明显,而维族在rtn236t、rta181v/t+rtn236t位点变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疆伊犁地区天然HBV病毒耐药基因患者中,汉族及维族耐药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变异靶点,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素在物种进化和遗传变异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探讨新疆鹅喉羚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新疆鹅喉羚11个群体84份样本的线粒体DNA Cyt b基因(1140 bp)和D-loop区(1100 bp)序列,分析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环境因子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疆鹅喉羚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表明其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环境因子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人口数量是影响新疆鹅喉羚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海拔是最关键的环境因子。本研究结论为新疆鹅喉羚群体有效合理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小气道功能检查对其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54例以慢性咳嗽为主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回顾性分析小气道病变及气道高反应性检查结果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性。结果:有小气道功能障碍者接受吸入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有小气道功能障碍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起始阻力、反应阈值及阻力上升度与非哮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查小气道功能障碍有助于哮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  相似文献   
7.
松果菊苷抗衰老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中国传统药物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体内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机理。运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retic resonance,EPR)自旋捕捉方法研究ECH对体外产生的羟自由基(^ 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脂自由基(L^ )的清除能力;并以D-半乳糖衰老小鼠为实验模型,采用低温EPR技术直接检测小鼠心、肝、肾、脑组织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生化方法检测小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onoaminoxidase,MAO)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vde,MDA)含量;EPR自旋捕捉方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mxide dismutase,SOD)活力;跳台法检测小鼠记忆力。结果表明ECH能较好抑制体外^ OH,O2^-和L^ 自由基,同时能够提高GSH-Px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因此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引起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由于抑制了MAO活性而提高小鼠的记忆力。由此可以认为ECH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衰老的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从新疆富蕴县金属矿区土壤筛选出的抗重金属微藻F1为材料,测定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Cu~(2+)胁迫下F1微藻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L)的活性,同时用红外光谱仪检测细胞壁上参与重金属螯合的官能团,用扫描电镜分析细胞壁上的离子交换情况,探讨F1土壤微藻对Cu~(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为利用微藻生态修复技术去除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F1土壤微藻对Cu~(2+)具有较强的耐抗性。(2)F1土壤微藻细胞中参与吸附Cu~(2+)的基团分别为-OH、-CH2、-RCONH2和C-OH等。(3)F1土壤微藻在吸附Cu~(2+)的过程中,Cu~(2+)与细胞壁上的Al~(3+)、Fe~(2+)、Mg~(2+)、Ca~(2+)、K~+、Na~+和Zn~(2+)发生了交换。(4)藻细胞中的GSH和GSH-PX在F1土壤微藻耐受Cu~(2+)胁迫时起主要作用。研究认为,F1微藻种对Cu~(2+)的耐受性首先与其细胞壁外表细微结构及其离子交换特性有关,并且细胞壁上-OH、-CH_2、-RCONH_2和C-OH等化学基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细胞内的谷胱甘肽以及谷胱甘肽相关酶类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的过量积累,最终保护细胞免受重金属胁迫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胰岛素对神经细胞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方法研究胰岛素对PC12细胞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胰岛素作用PC12细胞9 h 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其最大效应为对照的(155±13)%(P<0.01, n=3, t-test).加入胰岛素(16 mU/L, 6 h)也能够显著上调nNOS mRNA的表达,为对照的(182±13)%(P<0.01, n=3, t-test).另外加入胰岛素(16 mU/L)作用9 h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也显著升高,为对照的(167±15)%(P<0.01, n=4, t-test).由上述结果可知,胰岛素对PC12细胞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活性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发脑中风的分子机理至今尚未清楚,临床研究表明经典验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作用显著,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也不清楚。运用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和自旋捕捉EPR技术实验研究了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的生成情况;并首次直接测定了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的活性氧物质(ROS),包括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同时还检测了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化学模拟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的ROS生成明显增多(P<0.05),脑组织中的NO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1);补阳还五汤可明显(P<0.05)抑制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ROS的生成,显著降低NO水平(P<0.05,与中风不给药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对于体外化学模拟反应生成的02-和OH也有很强的清除能力。由此可认为ROS的生成是导致脑中风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而抑制ROS的生成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抗脑中风作用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说明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EPR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