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发脑中风的分子机理至今尚未清楚,临床研究表明经典验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作用显著,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也不清楚。运用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和自旋捕捉EPR技术实验研究了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的生成情况;并首次直接测定了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的活性氧物质(ROS),包括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同时还检测了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化学模拟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的ROS生成明显增多(P<0.05),脑组织中的NO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1);补阳还五汤可明显(P<0.05)抑制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ROS的生成,显著降低NO水平(P<0.05,与中风不给药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对于体外化学模拟反应生成的02-和OH也有很强的清除能力。由此可认为ROS的生成是导致脑中风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而抑制ROS的生成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抗脑中风作用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说明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EPR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2.
革质类叶片不易撕取其表皮制片,而整体透化、封藏,不利于显微观察。笔者认为按如下方法可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选取叶片的适当位置,切成长2cm,宽1cm的小片,投入盛有5%KOH溶液的试管中,酒精灯直火加热至液体沸腾,时间为1—3分钟,放冷后,取出用清水洗...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HPLC-DAD-ESI-IT-TOF-MSn技术,结合对照品对比和文献检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质谱使用ESI离子源,采用负离子模式分析液质数据。结果表明:(1)首次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蒽酮类(芦荟素A、芦荟糖苷A)、色酮类(芦荟新苷D、7-O-甲基芦荟新苷A、altechromone A、芦荟苦素、芦荟新苷G、芦荟新苷C)、α-吡喃酮类(芦荟宁A、芦荟宁B)四类成分的主要化合物的裂解途径。蒽醌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失去CO2和CO为主,蒽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失去CO为主,色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酯基的水解为主,α-吡喃酮类的裂解途径主要包括己糖苷的裂解、CO2和H2O的丢失等。(2)共检测到168种化学...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药,用于治疗干咳、口腔溃疡及便秘等,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果实中的主要药效物质,为一类葫芦烷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由于个别罗汉果低糖皂苷在罗汉果中含量较低,因而难以对这些皂苷有效地进一步进行代谢或药理等研究。该研究采用RP-HPLC监测50%罗汉果皂苷V的水解过程,并对其水解条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其组合,建立了酶水解50%罗汉果皂苷V以获取罗汉果次级皂苷的方法。结果表明:酶水解50%罗汉果皂苷V获得罗汉果皂苷IIIE、III、IVE和赛门苷I等次级皂苷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值为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反应温度为55 ℃,β-葡聚糖酶活性浓度为40万U·L-1,罗汉果皂苷V的反应浓度为0.2 g·L-1,水解时间为10 h。经多次验证,该水解条件重现性好,可用于从50%罗汉果皂苷V中水解制备罗汉果皂苷IIIE、III、IVE和赛门苷I等罗汉果皂苷。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水解其他罗汉果次级皂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和区分全裂叶与复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裂叶是指单叶叶片分裂,其裂片深达中脉或叶片基部而形成的叶,如鸟萝、大麻等。由于全裂叶裂户分裂极深,在外形上类似复叶,以致于在对叶的描述上造成混乱,如棉团铁线莲(Clematishexapetala)、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aconitifolia)等植物的叶在不同的植物学著作或植物志中描述不一,有的认为是叶全裂,有的写成复叶。然而怎样区分和确定全裂叶与复叶,在一般的植物学教科书中也较少提及,作者在平常观察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全裂叶与复叶在外形特征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同一株植物的叶如果同时存在叶浅裂、深裂且全裂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V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V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罗汉果皂苷V在人工胃液和人肠道菌群培养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V在人工胃液条件下,迅速发生酸水解反应,分别脱去3个糖苷、4个糖苷、5个糖苷及2个氢转化为二糖苷、一糖苷与脱氢苷元,其脱糖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反应越完全,反应4 h后就只剩下苷元; 该化合物在人的肠道菌群作用下经过脱糖反应转化为四糖苷、三糖苷、二糖苷、一糖苷,经过糖苷化反应转化成六糖苷。通过体外实验,初步了解罗汉果皂苷V在胃液和肠道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探讨罗汉果皂苷在人体内的代谢与生物转化规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