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实施内固定前后及随访1年后脊柱损伤、骨折复位的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结果:各时期A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级中,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高度在治疗前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但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约30~150 nm的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囊泡。有些来自癌细胞的外泌体可以将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极化为M2亚型,但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仍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超滤法提取前列腺癌细胞PC-3M-2B4和PC-3M-IE8条件培养基中的外泌体(PCa-exo)。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径分析及Western印迹对外泌体形态、颗粒大小和表面的特异性分子标志进行分析鉴定。用PKH67标记外泌体,观察PCa-exo能否被巨噬细胞吸收。免疫荧光分析PCa-exo处理巨噬细胞后,M2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206的表达差异。用q-PCR观察PCa-exo诱导后的巨噬细胞中IL-10、IL-1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电镜、Western印迹和纳米粒径分析的结果显示,PCa-exo形态多为圆形,直径约为40~150 nm,PCa-exo能被巨噬细胞大量吸收。PCa-exo诱导后,巨噬细胞中CD206荧光表达显著增高,IL-10、IL-1β及IL-1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与M2/TAM亚型巨噬细胞的表达谱一致。本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  相似文献   
3.
肺隐球菌病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分析4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0月)41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免疫学检查、病理及抗真菌治疗疗效。结果①41例肺隐球菌病,男28例,女13例,有基础疾病者18例,有临床症状者22例,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型27例,肺炎型8例,混合型6例。②有基础疾病的18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5例;影像学表现为肺炎型8例,混合型4例,结节肿块型6例;并发隐球菌脑膜炎2例。无基础疾病患者23例,多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多表现为结节肿块型(21例),无并发症,预后较好。③抗真菌药物治疗36例,治愈34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都使用氟康唑治疗,疗程2周~2年不等。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病变局限,多为结节肿块型,并发症少,预后好;免疫功能异常者多表现为肺炎型或混合型,易出现全身播散。肺隐球菌病单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好,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等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寄生虫,在分类学上均隶属于吸虫纲(Trematoda)的复殖亚纲(Digenea)。目前,对复殖亚纲成虫及虫卵形态、生活史及其防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分子生物学手段也已逐渐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研究领域,但在基因组学角度对该类群遗传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自首条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公布以来,线粒体基因组凭借其母系遗传、缺乏重组、进化速率快等特点,逐渐成为遗传学及动物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Gen Bank已公布复殖亚纲36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本综述在总结各类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已有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偏好、基因组成及排列、密码子利用、t RNA二级结构及非编码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当前研究进展发现,基因排列等特征与系统发生的关联性研究较为匮乏,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严重不足,数据积累及深度挖掘仍是当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研究决明子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决明子中蒽醌衍生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水为浸提剂;固液比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总蒽醌衍生物的产率为0.83%。如果采用醋酸酸化预处理工艺,可使蒽醌衍生物(抗癌、抗菌有效部位)的产率增加0.19%。通过溶剂萃取和沉淀分离得到两大有效部位:脂溶性部位(蒽醌衍性物)和水溶性部位(蒽醌甙类)。  相似文献   
6.
利用乳化液膜分离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乳化液膜技术分离丙氨酸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探索了从味精生产过程的。第二次等电点结晶母液”中回收丙氨酸的新途径。采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载体和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磺化煤油组成液膜体系。研究了影响乳化液膜提取的各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分离条件。丙氨酸的单级提取率超过60%,浓缩3倍以上。对该液膜体系在交流高压静电场作用下,箱式破乳器的破乳过程,建立了破乳速率和相关操作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胰岛因子1(ISL1)是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期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细胞,而在成体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岛和神经组织。在胰腺中,ISL1主要调控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内分泌激素的表达,在胚胎期促进胰腺背侧间充质细胞和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在出生后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来维持胰岛β细胞数量的稳态。ISL1通过与基因启动子上的特定元件TAAT/ATTA结合,并与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实现对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调控,以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见的半翅目蝽类昆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方面阐述了此类昆虫的研究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关系。有研究证实给予IGF-1后,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代谢,IGF-1基因缺失的动物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低水平的IGF-1还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肝纤维化有关,而T2DM和NAFLD与胰岛素抵抗共存,T2DM合并NAFLD患者IGF-1水平更低。IGF-1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IGF-1水平能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为IGF-l在今后治疗T2DM和NAFLD的提供了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共收集95例罹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护人员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SARS患者病程初、中期血清IFN-γ无明显改变;IL-2在起病2月内无显著变化,但在病程3~5个月时降低;IL-4在健康对照和患者均未能测出;TNF-β在SARS感染的1周内和病程第2个月内下降。与上述细胞因子形成对比,患者IL-10以及TGF-β均在发病起即持续升高直至整个病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均与激素的使用无关(P〉0.05)。SARS患者急性期CD4^+T细胞和CD8^+T细胞急剧减少。可见,SARS相关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Th2细胞因子反应,可能损害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促进体液免疫,IL-10和TGF-β可能在SARS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