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2.
单祥年  刘季和 《病毒学报》1993,9(4):345-351
从手术切除的24例女性和12例男性尖锐湿疣新鲜标本中,以及42例女性尖锐湿疣、16例男性外耳道乳头状瘤和4例女性假性湿疣的石蜡包埋标本中,提取组织的基因组DNA,用人工合成的人乳头瘤病毒6.11和16型E6区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通过PCR进行HPV DNA的分型检测。结果66例女性尖锐湿疣中,感染HPV6型者4例,感染11型者12例,6+11型混合感染者49例;阴性1例,总检出率达98.4%。4例女性假性湿疣中1例为HPV6型感染,阳性率25%。16例男性外耳道乳头状瘤中HPV6+11型感染者5例,6+16型感染者3例,6+11+16型多重感染者8例,阳性率100%。12例男性尖锐湿疣中,HPV11型感染者7例,6+11型4例,阴性1例,总阳性率91.6%。还对细胞学上空泡化和非典型空泡化尖锐湿疣标本的HPV感染做了比较,未发现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牛属(Bos)五个种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研究了我国黄牛属中五种牛的染色体组型,结果:黄牛(Bos taurus)2n=60;牦牛(Bos grunniens)2n=60;高峰牛(Bos indicus)2n=60;大额牛(Bos frontalis)2n=58;云南野牛(Bos gaurus readei)2n=56。并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上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类同。最后,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讨论了这几种牛彼此之间杂交育种的可能性,为畜牧业上培养新的优良牛种提供了细胞遗传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氯化钇和氯化镨引起的人淋巴细胞DNA分子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杨辉  单祥年 《遗传》1998,20(2):16-18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稀土化合物氯化钇和氯化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钇和氯化镨均可引起淋巴细胞DNA受损后DNA迁移率的显著升高,受损伤细胞的百分率与对照差异明显,提示氯化钇和氯化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树状DNA杂交(DDH)对生殖道尖锐湿疣中HPV DNA的分型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手术切除的50例生殖道尖锐湿疣新鲜标本中,以及15例正常人血清中,提取基因组DNA,同时用树状DNA杂交(dendrimer DNA hybridizalion,DDH)技术和PCR进行HPV DNA的分型检测.结果50例尖锐湿疣中,以DDH方法检测,感染HPV6型者20例,感染11型者24例,6/11型混合感染者3例,阴性3例,总检测率达94%;以PCR方法检测,HPV6型感染者21例,11型感染者24例,6/11型混合感染者3例,阴性2例,总检测率为96%.15例正常人血清中,以DDH方法检测,HPV感染的假阳性率为0%;以PCR检测,假阳性率为6.67%.还以HPV阳性标本对DDH方法做了敏感度的测定,结果阳性病例DNA检测最低浓度为97.28pg/ml.研究表明,DDH技术具有较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且成本较低,操作安全简便,可适用于基层中小医院较大样本量筛查.  相似文献   
6.
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测定了黑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初步分析了其基因组特点并定位了各基因的位置 .结果显示 :黑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 1 6 35 7bp ,可编码 2 2种tRNA、2种rRNA、1 3种蛋白质 ,碱基组成及基因位置与小麂、赤麂和其它哺乳类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相似 ;模拟电子酶切图谱与先前的报道基本一致 ;基于细胞色素b的全基因序列 ,分别以最大简约法、N J法、最大似然数法与其它 1 4种鹿类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 ,构建出相似的系统进化树 :初步确定了麂亚科动物在鹿科中处于与鹿亚科、北美鹿亚科并列的进化地位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以黑麂、赤麂、小麂的线粒体编码RNA和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 ,分析了三者的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黑麂和赤麂亲缘关系较近 ,是较新的物种 ,而小麂是较为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分析本家系mtDNA序列,探讨淮阴一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患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tDNA与非综合征耳聋相关位点nt1555、nt7445的区域和人类种群研究的D-loop区、PCR-异源双链分析、PCR-RFLP、PCR产物克隆序列测定等技术对该家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该家系中全部母系亲属有mtDNAA1555G突变,而家系中非母系个体、对照组(100例正常个体)的mtDNA1555位点均为A.该家系mtDNA7445位点无突变;该家系属于II型线粒体;发现家系D-loop区存在未见报道的碱基插入.提示mtDNAA1555G位点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者致聋的主要因素之一.遗传背景可能对家系疾病的表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Abstract:We find an extensive 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deafness family in Huaiyin,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olecular genetic mechanism of matrilineal 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deafness.We use PCR,combined with PCR-heteroduplex analysis,PCR-RFLP and sequencing techniques to examine part of 12S rRNA,tRNAser(UCN),and D-loop region of this pedigree.1)We found an A to G transition at position 1555(A1555G) of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from all the patients and four matrilineal.2)An new nucleotide insertion was indentified in D-Loop region.3)According to the polymorphism of D-loop,this pedigree belong to mitochondrial type II.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1555G mutation may be one of major factors in progressive inherited deafness of this family and genetic background should be investigat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
大仓鼠的核型与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济南、泰山、东北长白山和陕西西安的大仓鼠的染色体组型、G-带、C-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济南、西安和长白山的标本的二倍体数目和核型相似,2n=28,22t+4m+XY(st,m)。泰山标本的二倍体数目为2n=28~29,即在675%的中期相中多出了一条形态最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这条染色体为B染色体,可能起源于X染色体。泰山标本的A染色体组与上述3地标本相同。4地标本的G-带、C-带和银染核型相似。除B染色体外,每个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异染色质,AgNORs较恒定地出现在Nos2,4,8,9,13染色体上。也就是说大仓鼠的B染色体为C-带阴性,不携带核仁组织者。这种B染色体C-带阴性的特征在赤狐、黑家鼠和大林姬鼠朝鲜亚种中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大额牛核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额牛(Bos frontalis)是我国新发现的大 型畜类,分布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独龙江流 域,又名独龙牛,属半野生动物。国外分布于印 度阿萨姆邦、东孟加拉和缅甸北部。我国是1978 年才发现此种牛。由于大额牛的外型和野牛相 似,以至于过去不少动物分类学家把它误认为 印度野牛(Bos gaurus)的家养型,也有的学者 认为它是野牛和黄牛杂交的后代[2,3], 1968年 Walker才把它单独立为Bos属中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