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定鸭产于福建省龙海县九龙江下游,它以产蛋率高而负盛名。以往曾进行以提高金定鸭产蛋量为主旨的本品种选育和产蛋性能的研究,使其产蛋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群鸭年平均产蛋量由216.6个提高到263±6.77个,在试验群中最高达到360个。这说明金定鸭具有很大的高产潜力。群体的高产潜力是由个体的差异造成的。如何识别群体中个体的高产鸭或低产鸭是每个生产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注意观察个体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发现金定鸭  相似文献   
2.
胶质瘤发病相关蛋白1(glioma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GLIPR1)隶属于CAP蛋白超家族,由1个指导分泌的信号肽、1个保守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及1个跨膜结构域组成CAP。近年研究表明,胶质瘤发病相关蛋白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决定了其在胶质瘤和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上调。而在前列腺癌、肺癌、骨肉瘤以及白血病等肿瘤中表达下调。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GLIPR1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肿瘤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胶质瘤发病相关蛋白1参与调控多种肿瘤发生及发展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上述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鉴定糠秕马拉色菌酵母态及菌丝态差异蛋白,在蛋白水平探讨两态转化机制及致病机理。方法分别诱导糠秕马拉色菌标准株酵母态和菌丝态菌体,利用玻璃珠研磨和超声波破碎细胞壁,三氯乙酸/丙酮沉淀获取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PDQuest软件比对找出差异蛋白点。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差异点进行肽段测序,用Mascot和NCBI的Blast软件经蛋白质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经双向电泳分离的糠秕马拉色菌酵母态、菌丝态蛋白各有800多个蛋白点、64个蛋白点表达量有3倍以上差异,其中11个为酵母态特有,9个菌丝态特有。在选取的40个差异点中,成功鉴定出22个点,共16个蛋白。经Mascot和Blast软件检索,有明确功能的蛋白中,肌动蛋白、丝切蛋白等9个蛋白在菌丝态上调,谷胱甘肽转移酶、细胞支架信号蛋白等5个蛋白下调。结论鉴定出16个蛋白分别与细胞代谢、运动、氧化应激等功能相关,为了解糠秕马拉色菌表型转换机制和致病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激光照射对蓖麻蚕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波长不同形式的激光照射蓖麻蚕蚕卵,经孵化后的幼虫在五龄期第二天取血,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血液中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激光照射后的各组均发生不同的变化,说明经激光照射后能够诱发蓖麻蚕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由腰椎关节强硬引起。腰椎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一类为局域性症状,如下腰痛,僵硬等,一类为神经根症状,如神经性跛行。适当保护性治疗可以改善这些症状,但是一些顽固病例仍需手术治疗。单纯腰椎管减压术适用于以神经根症状为初发表现并且脊椎生物力学稳定的患者。术前评估时如出现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退行性不稳定,严重畸形,有症状的椎骨脱离,难治性退行性椎间盘疾病,以及邻近节段病的患者可行腰椎融合术。术中评估出现广泛椎体压缩合并椎间隙大或者骨储存量不足的患者可行腰椎融合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准确识别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斑块和节点方面的研究亟待开展。以新型中小城市株洲云龙示范区为例,以城市热岛网络构建为切入点,应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SPA)与景观连通性模型识别城市发展进程中核心热景观斑块和关键节点,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8年云龙示范区热岛斑块趋于集中,热岛面积较研究初期有明显增加,从地表温度空间分布上体现为城区与周边农村的温度对比更加鲜明,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呈聚集扩散趋势。(2)研究期间热岛核心区占热景观面积比最大,且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而边缘、支线、孤岛、桥接、环线以及孔隙形态类型面积占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热岛斑块之间聚集程度不断提高。(3)识别出景观连通度重要性值较高的前20热景观斑块,其中前3斑块的重要性值和面积占比较大,属于极重要与重要两个热岛核心斑块重要性等级,值得重点关注与优化。(4)对重要性值高的热岛核心区域可优先采取降温措施,可以打断节点之间连接减缓整个区域...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资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资B 受体活化因子受体- 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 只200± 5 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 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 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 组采用外源性OPG 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 照,C 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 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 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 周后,3 组12 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 RT-PCR 检测RANKL/RANK 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 0.017)、B 组(0.147± 0.009)明显 低于C 组(0.314± 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 AOD值测定A组(0.172± 0.015)、 B 组(0.193± 0.045)明显低于C 组(0.342± 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 检测 RANKL相对量A 组(0.575± 0.143)、B 组(0.543± 0.174)明显低于C 组(0.951± 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之 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 相对量A 组(0.433± 0.025)、B组(0.611± 0.209)明显低于C 组(0.871± 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只200+5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组采用外源性OPG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C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3组12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RANKIJRANK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0.017)、B组(0.147±0.009)明显低于C组(0.31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AOD值测定A组(0.172±0.015)、B组(0.193±0.045)明显低于C组(0.34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检测RANKL相对量A组(0.575±0.143)、B组(0.543±0.174)明显低于C组(0.951±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相对量A组(0.433±0.025)、B组(0.611±0.209)明显低于C组(0.871±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对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准确评估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及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模拟了2034年自然发展、经济优先、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水田、旱地、草地面积呈总体下降的趋势,而林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城镇用地呈整体增加趋势,揭示了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并存的土地利用变化格局;2000—2018年大宁河流域生境质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整体格局相对稳定,但局部地区生境质量仍逐渐恶化,且两极化趋势明显;在未来情境中,2034年大宁河流域生境质量表现为生态保护情景>自然发展情景>经济优先情景,生态保护情境下流域局部和整体生境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未来大宁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应更加注重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四个节段以上同时伴有椎间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颈椎病患者64例,其中A组33例,采用传统颈前路分节段开窗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31例,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轴侧植骨Arch钛板内固定术。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日数、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0.7±30.3)min,B组为(90.8±22.2)min,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为(320±50)m L,B组为(180±45)m L,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出院时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出院后6个月时,A组患者的Ishihara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2.2±1.6),而B组无明显改善,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活动度丢失(4.2±3.3)°,B组活动度丢失(4.0±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结论:颈前路及颈后路手术方式治疗四个节段以上伴有椎间不稳颈椎病的患者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但颈后路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周期短,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是治疗四个节段以上颈椎病伴椎间不稳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