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帝京大医院的院内感染成了社会舆论的话题.2010年8月11日的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网络版报道的某种耐药菌引起了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有读者在我刊的电子信箱swxt@chinajournal.net.cn来信询问:在阅读2005年<生物学通报>第10期基础知识部分"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多少个ATP"一文时,里面有许多"穿梭",如"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等,是什么意思?为此我刊请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系博士俎鲁霞给读者答复相关问题.欢迎读者就我刊登的文章及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及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3.
由B群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及败血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其传染源为产妇产道。本文采集143例临产孕妇消毒前的产道拭子及32例新生儿口咽部拭子,经增菌后培养在羊血平板,用生化方法及SPA血清分群法对疑似链球菌体鉴定。孕妇标本B群链球菌的检出率为11.2%,其他链球菌有D群、G群及草绿色链球菌。新生儿标本几乎都无细菌生长。纲菌鉴定方法以SPA法优于生化法。笔者认为由于B群链球菌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该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应在实验室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豆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色转绿突变系W25转绿过程中,第5d后叶片内总糖,淀粉,蔗糖,还原糖及总氮的含量都逐渐增加,完全转绿后一星期达到亲本2177S水平,W25除还原糖含量一直较2177S高,蔗糖在完全转绿时已达2177S水平外,其叶片内总糖,淀粉和总氮的含量须再经一段时间才达到亲本的水平;总糖和淀粉含量在转绿开始时明显较亲本低,淀粉累积极微。总氮含量增加的幅度较亲本明显,而蔗糖含量的变化与亲本相仿,2177SC  相似文献   
6.
红花菜豆(矮生红花变种)凝集素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红花菜豆(矮生红花变种,Phaseoluscoccineusvar.rubronanus)凝集素(PCL)识别高甘露糖型糖并与之结合,它的生物学作用都与其糖结合专一性有关,PCL的血凝作用不显示供血动物专一性和和血型专一性,PCL除凝集红细胞外亦凝集动物其它细胞,如小鼠脾细胞,人精细胞及某些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细胞M21,胃癌细胞等,此外PCL亦凝集某些微生物如野生型和H.B.101大肠杆菌以及面包  相似文献   
7.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术、电镜多糖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壁荧光染色以及香豆素抑制细胞壁再生等方法,对细叶黄芪(Astragalusm elilotoides var.tenuis)叶肉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及其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24 小时的原生质体表面产生一些突起小泡,有时可见少量纤维组分的形成。培养3 天时这种纤维组分明显增多。至5 天时可清楚看到再生壁是由纤维和颗粒构成。六亚甲四胺银染色证明它们都是由多糖组分组成的。另外,培养36 小时的原生质体有相互粘连的现象。电镜观察、荧光染色及香豆素处理的研究表明粘连与再生壁的形成有关。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原生质体再生壁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器的变化较大。离体培养4h后,线粒体的嵴和基质物质开始增加。培养3—5天后,线粒体的数量增加5倍以上,此时可见大部分线粒体围绕细胞核分布。在培养24h后,高尔基体开始发育,它们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周边区域。多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高尔基体内沉积着大量嗜银物质。培养1天后,粗面内质网开始发育。培养3天时,部分叶绿体边缘出现一些空隙结构。随着叶绿体内膜结构的消失,淀粉粒增大,叶绿体逐渐转变为造粉质体。  相似文献   
9.
红花菜豆凝集素的荧光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红花菜豆凝集素,结果表明PCL分子各亚基中的两外色氨酸残基分别位于PCL分子表面和分子内,标记了DNS的PCL荧光偏振研究指出,致使PCL在10mmol/L SDS条件下失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亚基解离。荧光偏振研究还表明,甲状腺球蛋白、甘露聚糖,海参多糖硫酸酯可与PCL结合,荧光探针bis-ANS与PCL的结合可引起明显的荧光增强和发射谱蓝移,表明PCL分子中存有疏水区域,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