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ADA-LacZ融合基因经直接注射导入小鼠皮肤组织,用注射点处的皮肤组织制作冰冻切片,经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此融合基因可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一种具有腺苷脱氨酶(ADA)和β-半乳糖昔酶(β-gal)双重酶活性的融合蛋白,这种直接将融合基因导入体内进行表达的方式.为在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研究中探索一条新的简便可行的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脱羧酶放射测量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OH代替苯乙胺作为14CO2的吸附剂,改进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放射测定方法,结果发现NaOH为吸附剂组内变异系数为9.6%, 以苯乙胺为吸附剂组内变异系数为31.9%;以NaOH为吸附剂72 h后测量其放射活性仍稳定不变,以苯乙胺为吸附剂者1 h后放射性活性即下降47%,6 h后已降低至本底水平;14CO2重吸收实验亦证明以苯乙胺为吸附剂吸附的14CO2 6 h内已有80%以上重新被NaOH吸附;以NaOH作为吸附剂测定GAD的活性,在0.39~17.8 mg脑组织样品范围内GAD量与14CO2生成量之间有线性关系.NaOH代替苯乙胺作为14CO2的吸附剂测定GAD的活性其灵敏度提高1.66倍.用此方法测定组织和细胞内GAD活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41例健康儿童和1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复咸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ADA活性进行了检测.两例ADA活性明显低下的复感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被选作实验样品,经体外培养后,采用lipofectin介导的的方法导入外源性ADA基因.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两例复感儿淋巴细胞中ADA活性较基因转移前升高;细胞免疫学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在纪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已指出:“血液的凝固是由于纤维性物质的存在而引起的”。但关于血液凝固的机制,一直到十七世纪才开始被注意。据记载,Malpighi于1666年在实验中把凝固的血块用水冲洗去其红色物质后,发现了剩下的白色纤维物质,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纤维蛋白。此后对纤维蛋白在血凝中的重要性才有所认识。可是在十八世纪初,大家曾错误地认为红血球在血凝中是必需的;到1771年,Hewson才首先正确指出,在除去红血球的血浆中,已包含着所有血凝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嗣后血凝的知识仍很少进展,一直到1845年,Buchanan经过实验更进一步地指出,纤维蛋白是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脑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临床治疗学上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方面学者们对它的重视,至今在ACTH的化学提纯,测定方法及其分泌的调节机制等方面都已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仅着重将ACTH分泌的调节机制加以探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问题,亦是近来许多内分泌学家们探索的焦点之一ACTH分泌的调节机制的研究,是同这一激素的化学提纯及测定方法的进展密切关联的;所以本文在讨论其分泌的调节机制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目前有关ACTH的化学,及其测定方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胆汁经Sephadex G-25分子筛层析和DEAE-纤维素吸附处理,除去其中直接胆红素及胆汁酸盐,然后对其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SB)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6℃;最适pH为4.5;以4mu Gr为底物测得Km为0.68mmol/L;直接胆红素是其竞争性抑制剂,其k_i=2.04×10~(-3)mmol/L;PI_1=6.0—6.2,PI_2=7.2—7.4,MW=280kD。根据竞争性抑制的米氏方程式设计建立了一个在直接胆红素并存的条件下,定量测定胆汁GUSB的计算荧光法,准确性为97.97±1.79%,重复性CV=1.2%,测定时间大大缩短。利用本法在pH4.5和7.0条件下测定了20例胆红素胆结石和17例胆固醇胆结石患者的胆汁GUSB的真实活性。结果指出:不论在pH4.5或7.0条件下,前组活性均显著高于后组(P<0.01)。证明胆汁中高GUSB活性与胆红素胆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小鼠H2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在Balb/c小鼠腹腔中复苏H22细胞,体外培养,分为3组进行试验:生理盐水组、10-6mol/L MLT组和10-9mol/L MLT组,每12h加药一次.采用MTT法分析MLT对小鼠H2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体外培养H22细胞株和移植瘤组织pRB和 E2F-1的蛋白水平.结果 1.MTT法表明MLT对小鼠H2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2.FCM显示MLT可引起H2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3.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MLT处理H22细胞使pRB水平降低, E2F-1水平升高.结论 MLT可抑制H22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E2F-1、下调pRB,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分离SChE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较其他方法简便,分辩力高且结果更清晰。本文对ChE抑制剂,血液抗凝剂和血清貯存时间对SChE同工酶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分离检测了39例正常人和38例肝损害者的SChE同工酶谱及其各带的相对百分活性。正常人均可分出9条同工酶带,部分人有10条(46.2%)和11条(15.4%),说明中国人存在SChE群体变异。肝损害患者的SChE带2—5的活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讨酸性α-1,4葡萄糖苷酶的酶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易于在国内推广应用的麦芽糖底物比色法。对于酸性和中性α-1,4葡萄糖苷酶两种同工酶共存的组织,可用30mmol/L的松二糖特异性抑制法,排除中性酶的干扰。应用本法测定了1例Pompe病死亡幼儿肝脏酸性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仅相当于正常值的1.7%,几乎全部缺陷。绒毛中仅存在酸性α-1,4葡萄糖苷酶。测定了80例6~12平周的绒毛酸性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总均值±标准差为574.0±106.3n mol/mg蛋白质/小时,各孕周间无显著差异。麦芽糖底物比色法可应用于肝脏、白细胞及绒毛等组织样品,故对Pompe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高特异性和双酶底物循环的高灵敏度,建立了ELISA-双酶底物循环扩增检测法.用传统ELISA测定纯化tau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病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范围值分别为1~32 ng和0.2~10 ng,而此法的测定范围值分别为0.75~200 pg和0.5~50 pg,比传统ELISA的灵敏度分别提高1 300倍和400倍,可测定范围值亦分别扩大了8.5倍和2倍.可准确测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样品中的微量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