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ulo  G 王稳地 《生物数学》1997,1(4):16-29
本文研究两个描述种群和毒素相互作用的种群模型的渐近性态。在有种群扩散和毒素扩散的假设下,建立了种群一致持久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L型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毒素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产生的毒素毒性的影响,作者采用摩擦接种处理法、浇根处理法、种子根处理法三种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以烟草种子根处理法作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毒性测定方法。用12种氨基酸分别以5种不同浓度与AT毒素混合接种,根长测定结果表明:L-谷氨酰胺,L-天冬酰胺,L-组氨酸所有供试浓度均增强病原菌毒素的毒性,而其余9种L型氨基酸对烟草赤星病菌GL-6产生的毒素有抑制作用,其中L-甲硫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适宜浓度可明显降低供试病原菌毒素对烟草的致病性,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有效浓度分别为0.02mg/ml、0.02mg/ml、0.02~2mg/ml。  相似文献   
3.
6种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草药美容由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而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中外众多研究者从中国古代治疗皮肤病的方剂中筛选出多种中药,以现代实验手段探讨它们的作用机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美容用品的研制开发,植物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便是其中的研究课题之一。已有证据表明,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用药物调节酪氨酸酶的活性,能医治相关的皮肤病[1]。Yukimitsu等[2]选用26种在古方中用于皮肤增白的中药进行了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性试验;雷铁池等[3]用计算机从古今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中精选69首进…  相似文献   
4.
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对国内外有关薄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薄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枇杷叶系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为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及烦热口渴之症状。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出三萜酸、黄酮类、多酚、倍半萜及其苷类等成分,对其药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萜酸的抗炎心、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天然产物的人肠道菌代谢及转化研究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并作为热点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关于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甾体类及其他天然产物的人肠道菌代谢及转化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类天然产物在人肠道菌作用下的代谢路径及转化规律,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为菊科(Composit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植物,别名血皮菜、观音菜、观音苋、紫背天葵等,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全草均可入药[1];也可作为蔬菜食用,在国内多个地区均有栽培和销售。目前已知红凤菜含有黄酮类、酚性酸类、萜类、甾醇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及花青素类等[2-7]成分。由于黄酮类成分多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8],因此对红凤菜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具有深度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AS 5.391产纤维二糖脱氢酶的条件。该酶是诱导酶,棉花是最好的诱导底物。培养基中加入琥珀酸钠缓冲液和土温80利于酶的合成。而木素相关物质黎芦醇或愈创木酚对酶的生成没有影响。该酶在pH3.5~10.5和45℃以下保持稳定,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pH为45。Zn(2+)和Ag+对该酶活性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而叠氮化钠和氰化钾对酶活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与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轻度哮喘组(n=30)、中度哮喘组(n=38)和重度哮喘组(n=28),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3浓度、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CD4~+、CD8~+、CD4~+/CD8~+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免疫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3浓度、FEV1%pr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4~+/CD8~+、血清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组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FEV1%pred、CD4~+、CD4~+/CD8~+均低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低于轻度哮喘组(P0.05),重度哮喘组CD8~+水平高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高于轻度哮喘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均呈正相关(P0.05),与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25-(OH)D3浓度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25-(OH)D3浓度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从泡菜中分离到一株产乳酸力强的菌株SB900,经鉴定为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其乳酸产量达1.73%,且耐酸性好,在pH2的盐酸溶液(0.02mol/L)中37℃保温1 h,细菌存活率为46.6℃。该菌株制剂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不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对临床上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有耐受性,胆汁能促进其生长。以上特性表明,SB900菌株是一株优良的生产益生素的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