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0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5862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17篇
  2011年   904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1040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杉木种子败育过程中形成的涩籽含有较多的单宁类和凝集素类物质。败育前期核酸、蛋白质、类脂及DNA,RNA的含量较少,而有胚种子中此类物质的含量则随着胚的发育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ω-3 PUFAs补充与妊娠期间母婴健康结局的关系以及目前推荐摄入的国家的现状和推荐后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为我国妇女在妊娠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剂ω-3 PUFAs以及其推荐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9):958
Large scale herbivorous insect outbreaks can cause death of regional forests, and the events are expected to be exacerb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Mortality of forest and woodland plants would cause a series of serious consequences, such as decrease in vegetation production, shifts i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 function from a net carbon sink into a net carbon source. There is thus a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insects on trees. Defoliation by insect pests mainly reduces photosynthesis (source decrease) and increases carbon consumption (sink increase), and hence causes reductio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When the reduction in NSC reaches to a certain level, trees would die of carbon starvation.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can also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tree death.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carbon starvation is a hotspot because the increase of tree mortality globally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starv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dominat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for explaining tree death.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of carbon star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duction of NSC induced by defoliation and the growth and death of tre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sect outbreaks, leaf loss and climate change. We also presented the potential directions of future studies on insect-caused defoliation and tree mortality.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报》2012,(18):561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同位素的研究与测试领域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实验室与欧洲7个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展开积极的合作,参加了国际比对,实验结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实验室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物质对相关结果进行标定,采用国际标准测定方法进行C、H、O、N、S稳定同位素测定,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一种蟾蜍二烯羟酸内酯(bufadienolides)前海葱苷原A免疫方法,并对哺乳动物体内的前海葱苷原A样物质进行检测,我们制备了兔和羊前海葱苷原A抗体。利用ELISA法检测了一种新的内源性钠泵抑制因子前海葱苷原A样物质在牛的肾上腺、丘脑、心脏、肾脏、肝脏、小脑、骨骼肌和血液中的分布。研究发现这种前海葱苷原A样物质在肾上腺及下丘脑的含量高于其它腺体组织,其具有抑制人红细胞86Rb摄取的特性,可与前海葱苷原A抗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但几乎不与哇巴因抗体交叉反应,是一种新的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7.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孕妇即将分娩 ?是胎儿身体的大小 ,还是某种生物活性物质 ?决定因素来自胎儿还是来自母亲 ?长久以来 ,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生殖生理学家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能为阻止早产发生提供有效的手段。最近研究表明 ,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A(SP A)介导了决定  相似文献   
8.
P物质在家兔延髓腹侧面加压区的升压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史干  黄承钧 《生理学报》1997,49(3):273-280
在乌拉坦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观察到,延髓腹侧面加压区给予P物质使血压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VSMp给予SP受体阻断使BP明显降低并可阻断SP升压效应,VSMp给予酚妥拉明或哌唑嗪预处理使SP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给予育亨宾或心得安对SP升压效应无明显影响。VSMp给予SP可使肾交感神经放电显著增加,并伴有BP显著升高;VSMp给予DSP使RSND和BP明显降低并可  相似文献   
9.
未结冰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细胞质膜透性的变化进程及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的生态恢复使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对于旱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变化影响因素的时间动态(2000年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和空间异质性(沿干旱梯度)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基于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81-2018年中国北方旱区气候和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量化了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并分析其在干旱梯度上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1981-2018年期间,中国北方旱区的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速率为(0.0037±0.0443) a-1,且增加速率沿干旱梯度增大。2000年前仅10.46%(P<0.05)的地区显著变绿,而2000年后达到36.84%,且植被变绿主要归因于非树木植被。(2)2000年后降水对植被变绿的正效应在不同干旱梯度均增加,而在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温度对植被变绿由正向促进转为负向抑制,而辐射在干旱区由负效应转向正效应。(3)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均主导着植被的动态,贡献率分别为96.07%和73.72%,人类活动的贡献在2000年后进一步增强(从3.93%增加到26.28%),且沿着干旱梯度而增加,其中人类活动对植被变绿的贡献在半干旱地区增加最显著(+0.0289 m2 m-2 a-1P<0.05)。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旱区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