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频  朱俊东  杨志鸿 《生物磁学》2009,(15):2872-2875
目的:探讨孕妇超重或肥胖与巨大儿出生的关系。方法:采用RevMan4.2.10版本软件中的Meta分析,检索Pubmed文献数据库中1980年~2008年有关巨大儿出生的孕妇超重或肥胖因素文献,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经检索、筛选后纳入的有关巨大儿出生的孕妇超重或肥胖因素文献14篇;经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综合结果表明孕妇超重、孕妇肥胖对巨大儿出生的影响OR值分别为1.51(95%CI:1.48-1.55)、1.99(95%CI:1.77-2.24)。结论:孕妇因超重或肥胖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孕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多参数在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分娩方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我院)分娩的15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指标及多普勒超声检测参数,按照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区分为巨大儿组(52例)和非巨大儿组(104例),对比两组胎儿超声参数差异,评估胎儿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及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纳入年龄、宫高、孕妇腹围、孕妇体重、BPD、HC、AC、FL等指标评估巨大儿单因素影响因素,最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比较显示巨大儿组胎儿BPD、HC、AC和HL均大于非巨大儿组(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PD、HC、AC和HL均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P<0.05);(3)分析显示产妇宫高、产妇腹围、孕期增重、BPD、HC、AC和HL均为巨大儿单因素影响因素(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宫高、BPD、HC、AC为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期使用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巨大儿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协助医师了解胎儿相关指标,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岳  张淑英  于红  盖志敏  马晓红 《生物磁学》2014,(23):4541-4544
目的:了解出生体重对婴儿早期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为巨大儿的早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的巨大儿及足月适于胎龄儿中,随机选取50例足月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除外生后低血糖、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者),及50例与之匹配的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周、生后评分、性别比例、父母收入、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期检查和记录两组的各体格及智能发育评估指标,了解两组婴儿体重指数及智能发育特点,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生后3、6、9、12、18、24个月的超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年龄增长体重指数有下降趋势,6月龄时体重指数最高,24月时最低;观察组6月时大运动发育商数为(100.86±3.34),对照组则为(104.58±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观察组的发育商数已接近正常,两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个方面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在2岁以内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较重的体重负荷可对其生后6月内的大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出生体重对婴儿早期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为巨大儿的早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院2007 年1 月~2009 年12 月出生的巨大儿及足月适于胎龄儿中,随机选取50 例足月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除外生后低血糖、窒息、高胆 红素血症者),及50 例与之匹配的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周、生后评分、性别比例、父母收入、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定期检查和记录两组的各体格及智能发育评估指标,了解两组婴儿体重指数及智能发育特点,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 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生后3、6、9、12、18、24 个月的超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随年龄增长体重指数有下降趋势,6 月龄时体重指数最高,24 月时最低;观察组6 月时大运动发育商数为(100.86± 3.34), 对照组则为(104.58± 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月时,观察组的发育商数已接近正常,两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 为、语言和个人- 社会性行为5 个方面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在2 岁以内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足月适于 胎龄儿;较重的体重负荷可对其生后6 月内的大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脐带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的浓度和基因甲基化变化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选择152名正常妊娠足月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为对象,其中68名巨大儿,84名正常出生体重儿.收集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脐带血样品.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测定脐带血IGF-1蛋白浓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测定脐带血IGF-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 结果显示,脐带血IGF-1启动子区CpG位点均呈低甲基化状态. 以所有研究对象出生体重的上四分位数(4 260 g)为拐点,出生体重<4 260g组的脐带血IGF 1浓度显著高于出生体重≥4 260 g组(P=0.015),且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242,P=0.011). 表明在出生体重<4 260 g范围内,脐带血IGF-1浓度的增加贡献于出生体重的增长. 但当胎儿过大时,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使脐带血IGF-1浓度降低,以限制胎儿过度增长. 这些结果提示,脐带血IGF-1浓度与出生体重呈双向性关联,两者均与处于低甲基化状态的脐带血IGF-1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