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在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采集到猪齿鱼属标本1尾,经鉴定为中国新纪录种——腰纹猪齿鱼(Choerodon zosterophorus)。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吻稍突出;背鳍ⅩⅢ-6;臀鳍Ⅲ-10;体被中大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片27;从最后几个背鳍鳍棘基部下侧至胸鳍基部上侧之间有1条较宽白带;背侧有1较大黑色斑点,白斑背鳍后端处腹鳍位置上背部也有1较大黑点,通常在白斑处以黑色边缘线形式向前腹端延伸至腹部后侧;成体尾鳍为灰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浮游端足类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海域已发现浮游端足类122种,呈现从北部往南部海区、从近海往外海区种数逐渐增加,且暖水性也逐渐增强的分布特征。渤海、黄海北部和西南部的浮游端足类同属暖温带分布,黄海东南部和东海西北部为暖温带分布和热带分布的过渡带,东海东部和东海西南部以及台湾海峡、南海均属热带分布,其中东海东部和南海中、南部热带大洋分布的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生生物学报》2011,35(2):372
《水生生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代表了中国淡水生物学的最高学术水平,现任主编桂建芳教授。本刊创刊于1955年,现16开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的物种和生态类群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本文记录浮游介形类183种,但各海区种数差异极大,其中,南海种数最多,达122种,而黄海南部和北部湾东北部的种类极少,都只有7种。同时,将浮游介形类划归4个生态类群:1.高温高盐类群,其种数最多,约占介形类总种数的46.8%,主要分布于受暖流控制的海域;2.低盐暖水类群,其种数约占介形类总种数的31.2%,但个体数极少,主要分布于近岸暖水区;3.广温广盐类群,种数极少,仅占介形类总种数的1.7%,但个别种类的个体数很多,在许多海区形成优势种,并常以生态交错带为其密集区和运移通道;4.低温高盐类群,由深水或较深水种构成,主要分布于500m以深海域,且个体数极少。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线鱼科鱼类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在广西北海市侨港镇渔港码头采获金线鱼科Nemipteridae、金线鱼属Nemipterus鱼类标本2尾,经鉴定为红棘金线鱼Nemipterus nemurus(Bleeker,1857),系我国鱼类1新纪录.其主要特征为:体延长,侧扁,体背缘前部陡高;眼较大;上颌前端具大犬牙3~4对;第1鳃弓上鳃耙钝而短,鳃耙数12~13枚;体被中等大薄弱栉鳞,侧线鳞50~53枚;背鳍X-9,臀鳍Ⅲ-7;胸鳍和腹鳍长,末端可达肛门;尾鳍叉形,上叶末端呈丝状延长.新鲜标本全身桃红色,具银白色金属光泽;体侧有2条较宽的黄色纵带;背鳍鳍膜浅黄色,背鳍前2枚鳍棘间的鳍膜上半部鲜红色;尾鳍浅红色,尾鳍上叶丝状延长呈金黄色.  相似文献   
6.
生物硅是海洋硅循环及古海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由硅藻、放射虫、硅鞭藻和海绵骨针等硅质生物壳体组成。由于硅藻是海洋硅质生物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故生物硅常被用作判断硅藻生产力甚至整个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相对于硅藻的鉴定和统计分析,生物硅含量分析有其便利快捷的明显优势,然而生物硅组成的复杂性使其在现代海洋学及古海洋学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目前有关生物硅含量与硅藻生产力的相关性及其对现代海洋和古海洋研究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已发表的我国边缘海表层沉积物生物硅与硅藻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边缘海沉积生物硅含量与硅藻丰度的空间分布及其耦合性,及其对海洋生产力研究的指示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东中国海,主要包括东海和黄海,以及南海陆架浅海区表层沉积生物硅含量与硅藻丰度均无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而南海表层沉积生物硅含量与硅藻丰度均表现为由陆架向海盆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水深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整个中国边缘海沉积生物硅含量和硅藻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现代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差异明显,陆源输入的稀释作用对此起到了重要影响。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南海表层沉积硅藻对生物硅的贡献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表现为在陆坡及其邻近海盆区硅藻对沉积生物硅的贡献较大,而在深海海盆区放射虫及其他硅质生物对生物硅的贡献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物硅、硅藻及其他相关参数研究边缘海硅循环及古海洋环境演变,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除硅藻以外的硅质生物,如硅鞭藻、海绵骨针等,对生物硅的贡献及其对海洋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笔螺科的地理分布和中国海笔螺科的区系特点 ,指出笔螺科大多属热带和亚热带种类。中国海已记录笔螺 73种 ,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和西沙、南沙群岛。中国海的笔螺科种类在区系组成上属印度 马来区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海文蛤属(双壳纲,帘蛤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蛤分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混乱现象,它已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文蛤的水产养殖和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利用比较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我国沿海分布的文蛤属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澄清了混淆种,修订了物种名称,确立了我国沿海文蛤的分类地位,对文蛤属的分类系统进行分子重建。结果表明短文蛤和丽文蛤为近缘种先聚到一起,然后与斧文蛤聚到一起,而琴文蛤、文蛤与该属其它 3 种文蛤的分歧时间较早。研究结果将为文蛤的分类研究、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激光生物学报》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等协办,由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和5月分别在北部湾口附近采获鲀科Tetraodontidae兔头鲀属Lagocephalus鱼类标本2尾,经形态学和DNA条形码分析,鉴定为兔头鲀L.lagocephalus(Linnaeus,1758),系我国鱼类1新纪录种。并对新纪录种——兔头鲀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研究标本保存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