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相似文献   
2.
对22例白血病、淋巴瘤病人和15例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检测。结果表明,病人组的染色体畸变率、脆性部位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通过G显带能准确定位的94个断点中包括了21种常染色体脆性部位,8个与癌基因在同一区带的断点。以上结果提示脆性部位同白血病、淋巴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鱼的解剖实验中,常用的材料有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等。在观察神经系统时,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很难完好无损地打开颅骨,观察到完整的鱼脑的构造,致使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了一种观察鱼脑结构的好材料——银鱼。银鱼,又称脍残鱼。属鱼纲银鱼科。口大,头扁平,体细长,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证明铜绿假单胞菌AS1.860菌株降解萘能力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以菌株AS1.860作供体菌,AS1.860-30(B-2~-)作受体菌进行转化。转化子BS1.860CI具备了供体株的遗传特性,转化频率为8×10~(-8)。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图谱观察,二者质粒DNA迁移区段和酶切图谱相同,表明质粒与萘的降解及铜绿色素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耳萝卜螺循环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椎实螺类形态解剖的研究,过去均着重于研究其消化、生殖和神经三个系统,本文对耳萝卜螺循环系统的构造进行解剖描述。 材料与方法 标本于1978年3月至1980年6月采自夹江城郊,均为壳高18—19毫米,壳口径14×11—15×12毫米的成体标本。活体标本经减压、绝气和沸水处理后,置于70%的乙醇中保存。解剖时取标本浸入3%的詹氏绿液中染成淡绿色后放入70%的乙醇中或直接取本色标本移入70%乙醇中,置双筒解剖镜下解剖观察。鉴别神经与血管的主要标志:前者的鞘膜上具色素细胞,并且是实心的;后者不具色素细胞,是空心的,此外,还采取了自制微型注射器注射心脏,将两个标本的心耳与心室之间结扎后,分别  相似文献   
6.
7.
沼泽山雀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泽山雀 Parus palustris Linné的繁殖习性,国内仅有郑作新、钱燕文(1958)在河北昌黎果区对Parus palustris hellmayri Bianchi作过部分观察工作,La Touche(1930)、Wilder and Hubbard(1938)、清栖辛保(1954)、郑光美(1963)等对沼泽山雀的营巢场所、巢卵特点等有所记述,但系统的繁殖习性观察工作尚未见有报导。 1963—1964两年的3—6月间,我们在辽宁草河口林区对Parus palustris brevirostris(Taczanovski)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所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寄生于樟、阴香和肉桂等植物上的泽田外担菌和油盘孢属真菌,几十年来分类上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或全部归泽田外担菌,或全部归油盘孢属,把此二类不同真菌混淆起来,造成名称混乱。本文通过形态学的研究,表明泽田外担菌与油盘孢属的区别是:泽田外担菌具担子层,担孢子4—8个生担子上,寄主是樟树;而油盘孢属的孢子生菌丝上,形成孢子堆,寄主是阴香和肉桂等植物。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半连续发酵过程状态与参数在线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建立了带有噪声的适合于工业规模青霉素(丝状菌)半连续发酵数学模型,以排气CO2释放速率(GER)作为在线观测量,应用推广Kalman滤波器(EKF)进行状态与参数在线辨识,为过程的自适应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试验表明:滤波得到的状态值与实测值相当吻合,证明滤波器是一种较好的发酵状态及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在线观察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镰刀菌中提取T-2毒素,对不同的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证明红酵母属(Rho-dotorula)的三个种,即红酵母(R.glutrnis)、深红酵母(R.ruber)和小红酵母(R.minuta)对T-2毒素最敏感,被定为测毒敏感菌。将抑菌试验与家兔皮肤反应试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有部分重合,但不能相互取代。由于抑菌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做为测定T-2毒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