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新疆贝母属的订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所收集到的标本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新疆贝母属进行了整理。归并9种和21变种。确认新疆贝母属有7种,包括一新分布种,裕民贝母F.stenanthera。  相似文献   
3.
国产萱草属夜间开花类群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中国植物志》第14卷中,萱草属Hemerocallis夜间开花类群被处理为3个独立的物种,北黄花菜、黄花菜和小黄花菜。但是,它们之间因严重的性状重叠和交叉,用单个性状如花数、花被管长度、根的直径等区分它们极为困难。本文根据国产干标本和栽培材料,对9个常用检索性状以及核型做了定量分析。另外,这3个类群的地理分布式样表明,它们似乎是不同的地理宗,因为三者替代性分布在由暖湿到旱冷的气候梯度中。本文结论是,将三者处理为同一物种北黄花菜的3个亚种也许更令人信服,即原亚种北黄花菜,亚种黄花菜和亚种小黄花菜。  相似文献   
4.
1.豹斑石豆兰 新种 图1:5—6Bulbophyllum colomaculosum Tsi et S. C. Chen, sp. nov.Species nova B. obrieniano Rolfe proxima, a quo differt petalis margine dentatis.Herba epiphytica. pseudobulbi aggregati ovati, ca. 4 cm longi, medio 1.5—1.8 cm lati,  相似文献   
5.
6.
小麦形成大穗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研究了不同光、温条件下3个小麦品种的生育特征、幼穗分化、幼穗生长和穗部性状,探讨了促进穗大粒多、提高小麦单产的可行途径.结果表明,因播种期的不同而导致的小麦生长期间光、温条件的不同,使之各生育期出现的时间及其持续的天数有了较大的差异.小麦幼穗分化的历期天数多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积温是幼穗生长量和每穗总小穗数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条件适宜的麦区,可望通过引种适宜品种并适当提早播种期,以促进德大粒多、实现单产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Nilaparvata tugens Stal)是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探索诱变染色体技术来控制褐飞虱的繁殖和为害,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密码子优化提高aiiaB546毕赤酵母表达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是一类特异性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HLs)的蛋白水解酶,通过水解AHLs生成酰基高丝氨酸,使AHLs失去活性,从而阻断病原菌的群体感应路径,使病原菌失去致病能力,其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1,2]。近年来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作为一种新型抗菌策略(群体感应淬灭策略)的工具酶而成为水产养殖防治细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3—5]。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学和形态学测定方法, 研究在投喂卤虫条件下长吻(鱼危)仔鱼4种主要消化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长吻(鱼危)仔鱼口宽、全长变化。实验共进行13d, 实验结果表明: (1)长吻(鱼危)仔鱼全长、口宽的发育与其日龄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RTL2=0.974, RMW2=0.964)。口宽与全长比值(MW/TL)在仔鱼开口后急剧下降, 并自7日龄开始维持在0.07—0.08, 口宽和全长处于同步发育期并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2=0.948), 说明7日龄(/h, days post hatching)后口宽和全长处于同步发育期, 标志仔鱼转食的开始。(2)长吻(鱼危)仔鱼初次开口时即可检测出四种消化酶的活性。5—7/h时胰蛋白酶显著高于初孵仔鱼, 与此时仔鱼开始开口摄食的行为相一致。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在仔鱼孵化后第7天即开口的第3天, 淀粉酶活性在孵化后第6天, 显著高于初次孵化出来的仔鱼。8—13/h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在较高水平平稳的波动, 标志着消化道发育逐渐健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hMSH2(human muts homolog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hMSH2、PCNA蛋白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癌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MSH2、PCNA蛋白在PCa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1)。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hMSH2、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hMSH2表达率[97.2%(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hMSH2阳性表达率[31.0%(9/29)];结核菌L型阳性患者中PCNA表达率[94.4%(35/36)]明显高于结核菌L型阴性患者中PCNA阳性表达率[55.2%(16/29)]。结论 hMSH2、PCNA基因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核菌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们相互协同在前列腺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