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针对我国宫颈癌高危相关的HPV16型的治疗性无佐剂蛋白疫苗。方法:应用PCR技术自我国山西宫颈癌高发现场分离到的毒株-HPV16z中获得E6/E7转化基因片段,自卡介苗菌株中克隆获得Hsp65基因片段,对E6/E7基因片段定点突变修饰,构建pET28a-Hsp65-E6/E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并研究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案和工艺。结果:成功构建pET28a-Hsp65-E6/E7重组表达载体,E6/E7突变位点正确,融合蛋白在亲和层析柱上正确复性和初步纯化,经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结论:该研究为无佐剂治疗性重组蛋白疫苗Hsp65-E6/E7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卵巢切除术建立雌性大鼠去势模型,探究亚麻籽粉木酚素预防乳腺癌的功能及与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BD)、基础饲料去势组(BDC)、亚麻籽粉组(FS)和亚麻籽粉去势组(FSC),每组12只,对全部大鼠进行二甲基苯蒽(DMBA)一次性灌胃(2mg/kg体重)建立诱发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一周后对BDC组、FSC组大鼠行去势手术,连续观察21周,测定瘤体的体积和重量,并取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期间动物一般状况良好,实验组大鼠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亚麻籽粉组(FS和FSC组)大鼠发生可触及肿瘤的时间较相应对照组晚2到4周;亚麻籽粉组大鼠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以及乳腺癌发生率和病灶数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单纯性增生:FS vs BD,P=0.006**;FSC vs BDC,P〈0.001**;不典型增生:FS vs BD,P=0.048*;FSC vs BDC,P=0.014*;乳腺癌:FS vs BD,P=0.028*;FSC vs BDC,P〈0.047*);亚麻籽粉组大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基础饲料组;FS和FSC组研究结果提示亚麻籽粉木酚素抑制增生发生及肿瘤细胞的生长的能力与实验动物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有关(单纯性增生:P=0.008**;不典型增生:P=0.042*;乳腺癌:P=0.033*)。结论亚麻籽粉木酚素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化学诱癌剂DMBA所诱发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和单纯性增生的发生,预防乳腺癌的功能和效果受到体内雌性激素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未来实施木酚素预防乳腺癌及有效人群的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观光木当年生枝条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濒危物种观光木(Michelia odora)为对象,测定了广西地区5个不同纬度上观光木当年生小枝及叶片功能性状.结果表明:(1)随着纬度的增加小枝总重和总叶重总体呈异速生长关系,其生物量更多趋于对小枝的构建.(2)观光木叶功能性状呈...  相似文献   
4.
Fox (Forkhead box)蛋白家族有19个亚族, 它们通过结合DNA, 激活或抑制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 同时还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周期调控和新陈代谢的调节, 在生物体发育及其成熟的组织器官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 有关Fox蛋白家族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已逐步成为免疫学、 遗传学、 医学以及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Fox家族成员的命名及分类、 蛋白结构及其DNA识别机制以及该家族成员如何参与Hh, TGF-β/SMAD, MAPK, Wnt/β-catenin和IGF信号通路的调控。Fox家族可调控线虫的咽、 果蝇的唾液腺以及哺乳动物的肝脏和眼睛等器官的发育, 能够影响细胞周期, 其家族成员FoxA可以和CREB、 GR结合调控新陈代谢。不同物种的Fox家族成员个数存在差异, 并且受到严格的进化选择。对其功能和分子进化机制进一步研究可为阐明生物的发育机理和人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甘草黄酮体抗促癌,抗致突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9315是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e inflata Bat(Ⅲ))中提取的含有6个黄酮体的复合物。2mg剂量明显抑制二甲基苯蒽(DMBA)合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的生成,抑瘤作用主要在促癌阶段。1mg剂量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部水肿。小鼠口服G_(9315)(0.5g/kg/d×7)明显对抗环磷酰胺诱发的骨髓微核细胞增加。20—40μg/ml显著抑制TPA促进的~(32)pi参入HeLa细胞的磷脂部分。20μg/ml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和Balb/c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的化学发光以及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G(9315)(10—20μg/ml)有效对抗CCl_4诱发的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联合反应停对人肺腺癌A549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反应停对人肺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依据。方法:人源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以BALB/c-nu裸鼠进行肿瘤移植,并以茶多酚,反应停及其联合用药进行干预性治疗,通过观察抑瘤率评价单用及联合用药对A549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反应停及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21.6%和35.9%,茶多酚、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对A549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反应停对A549的抑制作用需进一步观察;两者联合使用未见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PLGA-奥沙利铂缓释微球和奥沙利铂小鼠皮下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Bliss法分别测定PLGA-奥沙利铂缓释微球和奥沙利铂小鼠皮下给药对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LGA-奥沙利铂缓释微球小鼠皮下给药时的LD50为660.90 mg/kg,奥沙利铂小鼠皮下给药时的LD50为15.24 mg/kg,相差达43.37倍。结论PLGA-奥沙利铂缓释微球能够显著降低药物对动物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抗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验证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方法:建立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模型.设立对照组、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及两者联合组.观察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率,检测移植瘤体的微血管密度;并观察EGFR-VEGF这一肿瘤血管生成重要通路的相关因子VEGF、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瘤体、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增强;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能明显抑制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但两者联合组对AKT-2、HIF-1a作用并不明显,而能明显抑制STAT3表达.结论:茶多酚、吉非替尼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并能够影响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研究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对胰腺癌体内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hMIC-l抗体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各腋窝皮下接种24只Balb/c裸鼠,共计48只皮下接种荷瘤裸鼠分别随机共分为8组,每组6只荷瘤鼠。模型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NS,Biw,ip ×8),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腹腔注射键择(50 mg/kg,qw,ip ×4),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分别荷瘤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p ×8)共4周或(2 mg/kg,Biw,ip ×8)共4周。观察荷瘤裸鼠日常表现、肿瘤生长、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荷瘤裸鼠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裸鼠(10 mg/kg,Biw,iv ×8)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并呈现量效关系。镜下观察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组实验后肿瘤组织切片胰腺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细胞溶解。结论尾静脉内注射鼠抗人hMIC-l单克隆抗体(10 mg/kg,Biw,iv ×8)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胰腺癌PANC-1肿瘤生长,使瘤组织坏死、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 快速且能大量获得家蚕素Ⅱ (bombyxin-Ⅱ, BBXⅡ)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RT PCR技术得到bombyxin-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 采用原核表达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异源表达, 并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得到纯化的BBXⅡ蛋白。【结果】从家蚕Bombyx mori头部mRNA中经过反转录获得bombyxin-Ⅱ基因的cDNA, 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BXⅡ, 经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 使BBXⅡ获得了大量表达, 进一步用HisTrap HP亲和层析, 成功得到大量纯化的BBXⅡ。【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原核表达方法和蛋白纯化技术, 是大量制备BBXⅡ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为进一步开展BBX的分泌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 以及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研发BBX降血糖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