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6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对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0.25、1.25、2.5、5U/mL)的腺苷脱氨酶处理RAW264.7细胞后,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腺苷脱氨酶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划痕修复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大分子"液-液"相分离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概念。相分离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深入理解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组织模式和功能调控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研究工具,因此迅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但是围绕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及其在细胞中扮演的角色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该文对近年来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其在细胞中的功能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HCV E2蛋白诱导的体液免疫及CTL应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HCVE2基因编码417a.a~750a.a的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 LacZ启动子下游,转化JM109菌株.在JM109菌株中诱导表达出N端含6个组氨酸的E2融合蛋白,用Ni-NTA-Super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作为抗原免疫实验兔和BALB/c鼠.定期取免血,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兔子体内针对E2的抗体水平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距初次免疫14d兔子体内已有抗体产生,直至免疫第55d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之后抗体水平保持稳定,抗体滴度达到13200.六周后,取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定向刺激扩增后与经过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E2转染的P815细胞作用,利用LDH释放试验检测作用效果.在ET=2001的情况下,杀伤率超过30%.这些结果表明工程菌株表达的HCV E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发免疫实验动物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及特异性CTL应答.由此我们认为E2蛋白是发展HCV预防工程蛋白疫苗的合适候选者.  相似文献   
4.
建立近自然度评价体系对于修复森林生态功能、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近自然度尚未有统一的评价体系。祁连山地区的森林系统承担着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其现存的人工林客观地开展基于水源涵养能力的近自然评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祁连山东部金禅沟、塔尔沟小流域40个不同林分起源的云杉纯林、白桦纯林、云杉白桦混交林为对比研究样地,对涉及近自然度和水源涵养能力的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中高敏感度指标,通过欧氏距离法结合熵权法定量评价人工林近自然度,通过模糊物元法定量评价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然后采用6种方法对近自然度和水源涵养得分分布进行拟合(R2>0.4),并利用K-means法建立了4个近自然度评价等级。研究表明祁连山东部地区大部分人工林近自然度评级处于半天然林阶段,通过改造纯林为针阔混交林可以同时提高其近自然度与水源涵养能力。研究旨在构建基于水源涵养能力的近自然度评价体系,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可引起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丙型肝炎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约长 9.5kb ,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 ,编码一个大的聚蛋白前体 ,由宿主蛋白酶和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加工成多个成熟蛋白。非结构蛋白NS5A分子量为 56kD/ 58kD。目前对NS5A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 ,NS5A蛋白可降低干扰素治疗效果[2 ] ;NS5A蛋白含核定位序列 ,因此人们推测它在HCVRNA复制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3~ 4 ]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全长NS5A蛋白 ,提纯后NS5A蛋白能与大多数丙肝阳性血清起强烈…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HCVE2基因编码417a.a-750a.a的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 LacZ启动子下游,转化JM109菌株。在JM109菌株中诱导表达出N端含6个组氨酸的E2融合蛋白,用Ni-NTA-Super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作为抗原免疫实验兔和BALB/c鼠。定期取兔血,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兔子体内针对E2的抗体水平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距初次免疫14d兔子体内已有抗体产生,直至免疫第55d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之后抗体水平保持稳定,抗体滴度达到1:3200。六周后,取鼠脾脏制各淋巴细胞,定向刺激扩增后与经过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E2转染的P815细胞作用,利用LDH释放试验检测作用效果。在E:T=200:1的情况下,杀伤率超过30%。这些结果表明工程菌株表达的HCVE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发免疫实验动物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及特异性CTL应答。由此我们认为E2蛋白是发展HCV预防工程蛋白疫苗的合适候选者。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索并评估、比较北京大学两家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易用性,并就其出现的易用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使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制定的电子病历功能标准测试方法和用例,利用认知研究软件工具CogTool模拟熟练用户在无错误操作情况下使用系统,统计电子病历系统7项关键任务的完成时间。结果 两家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完成7项测试任务的平均总时间为723.3秒,其中平均心理思考时间为257.7秒。系统A、B完成7项测试任务总时间分别为728.5秒、718.0秒。其中完成用药列表任务时间差异最大。完成人口统计学任务心理思考时间所占的百分比差异最大。结论 由于易用性设计缺陷,医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人机交互;通过改进系统易用性以便减少人机交互总的时间和心理思考时间所占的比例,提高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作为我国与中亚和欧洲的重要陆路货运口岸,来往货物运输频繁,引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风险大,对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造成压力.2020年11月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发生输入SARS-CoV-2导致的本土聚集性COVID-19疫情.为明确货物运输载体携带SARS-CoV-2的基因特征以及边境快速物流系统作为SARS-CoV-2传播载体的可能性,本研究对2020年11月6日-2020年11月10日期间在喀什边境口岸货运卡车及运输的集装箱采集的35份SARS-CoV-2核酸阳性样本进行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结果 显示,35份样本ORFlab基因Ct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为37.64(28.91~39.81),N基因Ct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为36.50(26.35~39.30),Reads数匹配率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为51.95%(0.86%~99.31%),病毒载量较低;35份样本中基因组覆盖度达到70%以上的共计18份.基于Pango命名法,18条SARS-CoV-2基因组序列分别属于B.1、B.1.1、B.1.9、B.1.1.220、B.1.153和B.1.465共6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3个基因型(B.1、B.1.1和B.1.153)在喀什边境接壤或邻近的四个国家同期采集的病例样本中也有发现.核苷酸突变位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同一个地点采集的样本病毒基因组相似程度高;18条序列中的4条与喀什COVID-19疫情毒株代表序列处在同一个进化分支;其中1条序列与喀什COVID-19疫情毒株基因组存在1个或2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差异,高度同源.本研究证实喀什COVID-19疫情期间边境货运卡车和集装箱存在境外多种基因型病毒的污染,其中存在喀什COVID-19疫情毒株的祖父代病毒,高度提示边境快速物流系统卡车及集装箱作为载体携带SARS-CoV-2病毒入境造成了本土疫情,这些数据为我国边境口岸地区的新冠防控策略制定及后续疫情溯源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21年5月在广西隆林县者浪乡坡合村(105°13′27″ E,24°44′58″ N)采集到5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属标本与腹斑掌突蟾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后验概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腹斑掌突蟾的遗传距离为0.7% ~ 0.9%,远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4.4% ~ 23.4%)。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掌突蟾属标本为腹斑掌突蟾,为广西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检测腺苷脱氨酶(ADA)及其同工酶在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诊断和病情监测作用。方法:收集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55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其年龄性别对应的健康血清标本。测定血清总ADA(tADA)、ADA1及ADA2活性。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ADA活性在SLE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tADA:15(12,20)vs 8(7,10)U/L;ADA1:3.5(2,5)vs 3(2,3)U/L;ADA2:11(8,15)vs 6(5,7)U/L;P<0.01)]。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血清中tADA和ADA1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ADA2活性水平升高[8(5.25,10)vs 7(5,9)U/L,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S患者血清中tADA和ADA1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ADA2活性升高[7(5,9)vs 6(5,7)U/L,P<0.05)]。ROC分析显示tADA及ADA2对SLE具有较好诊断价值(tADA:88.6%特异性、77.1%敏感性;ADA2:92.9%特异性、68.6%敏感性)。ADA活性对RA及AS患者无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ADA活性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有一定正相关性(r=0.303,P=0.011)。结论:血清tADA活性检测可作为SLE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