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接合使供体大肠杆菌DH5α中的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插入到受体菌CFDS1基因组DNA中,以引起该菌株的基因插入突变。利用转座子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呋喃丹降解过程中红色物质的产生与否初步筛选出6株突变株,分别命名为CFDSM1~CFDSM6。紫外扫描和气谱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这些突变子确实失去了对呋喃丹的降解能力。根据转座子的序列设计引物,以6株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突变子中呋喃丹降解基因的失活就是由于转座子的插入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小麦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一株赤霉病拮抗菌,对该菌产的抗菌素进行生物学性质研究、种类鉴定和抑菌实验。【方法】利用牛津杯法和光照培养箱实验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目标菌株的种属进行初步鉴定,根据抗菌素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利用在线软件Pro Param tool和TMHMM对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7M1菌体和抗菌素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33±0.13 mm和15.43±0.21 mm,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为芽孢杆菌,并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菌株7M1抗菌素对小麦赤霉病的温室防治效果为76.41%,而且热稳定性好,可被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降解,在p H 5.0-10.0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是紫外线辐射会降低其抑菌活性。菌株7M1含有bac AB、itu C、bam D 3种基因,通过与Gen Bank中相关的抗菌素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库中的芽孢杆菌溶素、伊枯草菌素和杆菌抗霉素D等抗菌素的相似性达到99%。bac AB编码蛋白和itu C编码蛋白是稳定蛋白,bam D编码蛋白是不稳定蛋白,此外,3种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具有明显的跨膜结构。【结论】从该菌发酵液提取的抗菌素有很好的抗禾谷镰刀菌活性而且性质稳定,因而在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呋喃丹降解菌CDS-1的双标记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u3AI消化呋喃丹降解菌Sphingomonassp.CDS-1的基因组DNA,将所得DNA片段与BamHⅠ酶切的启动子探针载体pRobe-GFP酶连后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在选择性平板上培养,从大约1×104个菌落中筛选到50个含启动子片段的阳性克隆。挑选其中一个发光强度最强的阳性克隆F7,将它的重组质粒pF7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得到包含Sphingomonassp.CDS-1启动子和gfp基因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广宿主载体pPZP201上,得到pPZP201-gfp质粒。将pPZP201-gfp通过三亲接合转移至Sphingomonassp.CDS-1中得到GFP标记菌株CDS-gfp,经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基因在CDS-gfp中表达量很高。对标记菌株进行连续传代10次(48h/次),发现pPZP201-gfp依然存在,而且发光明显。通过NotⅠ酶切位点把linA基因连接到pUT/mini-Tn5上构建新的转座子载体pUT/mini-Tn5-linA。以pRK600为辅助质粒将pUT/mini-Tn5-linA引入到CDS-1中,linA基因通过转座作用,插入到CDS-gfp的染色体中,得到双标记菌株CDS-GFP-LinA。该菌株是一株能同时降解γ-六六六和呋喃丹的基因工程菌,本研究的结果为研究Sphingomonassp.CDS-1的生态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麦赤霉病菌产生的毒素不仅在病害发展过程中具有加重赤霉病的作用,而且污染谷物导致严重的食用安全性问题.由于赤霉病的普遍发生,有必要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本试验旨在制备可用于检测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的粮谷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本实验首先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衍生物3-半琥珀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HS-DON-OVA)与卵清蛋白(OVA)采用碳化二亚胺法进行偶联得到人工抗原,以此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该鼠脾细胞与SP2/O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得到了1株能稳定分泌DON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382),并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结果]经检测382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其轻链为κ链.腹水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效价在1×10-7以上.该单克隆抗体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特异性结合反应的50%抑制质量浓度为29 μg/L,除与3-acetyldeoxynivalenol(3-Ac-DON)的交叉反应率为78.38%,与其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赤霉病除了造成减产外,感病籽粒中含有多种镰刀菌毒素,如单端孢霉烯族的呕吐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重大疾病,给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过去20年,随着禾谷镰刀菌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和遗传转化体系的成熟,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产生、调控机制及网络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国内外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生物合成和分子调控机制,包括合成基因簇及决定不同产毒化学型的基因、产毒调控元件、环境因子调控产毒的分子机制,可为小麦抗赤霉病的育种提供新思路,为新型药剂的研发提供分子靶标,为赤霉病的持续防控和毒素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凡云  陆琼娴  徐剑宏  史建荣 《遗传》2008,30(12):1608-1614
摘要: 在植物体内, 糖基转移酶通过参与多种物质的糖基化而在植物抗逆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糖基转移酶基因响应病原菌和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文章分离了两个小麦糖基转移酶基因(TaUGT1, TaUGT2)。这两个基因均编码496个氨基酸, cDNA序列相似性为90%。它们均含有一个内含子, 分别为335 bp(TaUGT1)和324 bp(TaUGT2)。序列比对分析表明, TaUGT1和TaUGT2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UDP-glucoronosyl and UDP-glucosyl transferase)基因同源性最高, 且都含有PSPG(Putative secondary plant gly-cosyltransferase)保守结构域。Real-time PCR表达分析显示, TaUGT1受赤霉病菌抑制表达, 而TaUGT2受赤霉病菌诱导表达; 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 TaUGT1和TaUGT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2.87及4.56倍,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 TaUGT2可能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有关, 而TaUGT1和TaUGT2可能共同参与了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融合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鸟枪法从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1 Peudomonas putida)中克隆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片段2.5kb,并进行了测序。通过软件分析开放阅读框和启动子序列,表明该序列中最可能为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结构基因的阅读框为769—1794区域。软件分析还表明该水解酶前端45个氨基酸为典型的信号肽结构。通过PCR扩增了mpd结构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完整的融合表达载体pET—M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2~4h甲基对硫磷水解酶表达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同时还研究了乳糖的诱导效果,2%乳糖诱导2h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PCR反应验证了mpd基因定位于DLL-E4的染色体而不是质粒上。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Fengycins抑制串珠镰刀菌的初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ngycins是枯草芽孢杆菌非核糖体合成的环状脂肽类抗生素,本文从其特性入手,研究了其抑制串珠镰刀菌的初步作用机制。普通显微观察结果显示,Fengycins处理能使部分串珠镰刀菌菌丝顶端破裂,进一步通过PI染色与荧光显微观察发现,Fengycins处理会导致串珠镰刀菌菌丝膜的损伤。在添加几丁质、壳聚糖、β-1,3葡聚糖、甾醇、胆固醇的平板内,Fengycins的抑菌活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在添加卵磷脂的平板,Fengycins的抑菌活性受到明显的拮抗。这些结果说明卵磷脂很可能是Fengycins在膜上的作用靶标。此外,研究还发现Fengycins能够抑制串珠镰刀菌分泌的磷脂酶A2的活性,该性质很可能也在Fengycins的抑菌活性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特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全面探索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Hwo4)为实验材料,构建了一个‘苏麦3号’受赤霉病菌诱导表达的正向差减杂交文库。随机选取了141个阳性克隆测序,共获得133条通读EST。将获得的EST去除载体及接头序列后,利用CAP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33条EST被聚成90个序列重叠群(contigs),片段大小介于106~643 bp间,平均长度为274 bp。利用NCBI的Blastx软件对序列进行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76条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可以找到同源序列,功能涉及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疾病/防御、转录及细胞结构等。其中以能量及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数量最多,分别占总EST的21.1%及17.1%;其次是与抗病及防御反应有关的EST,数量占总EST的15.8%。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抗病及防御相关的EST功能主要涉及抗氧化、细胞解毒及相关物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0.
转座子标签法突变呋喃丹降解菌CFDS-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接合使供体大肠杆菌DH5α中的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插入到受体菌CFDS-1基因组DNA中,以引起该菌株的基因插入突变。利用转座子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呋喃丹降解过程中红色物质的产生与否初步筛选出6株突变株,分别命名为CFDS—M1~CFDS—M6。紫外扫描和气谱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这些突变子确实失去了对呋喃丹的降解能力。根据转座子的序列设计引物,以6株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突变子中呋喃丹降解基因的失活就是由于转座子的插入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