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P.Candargy 2n=14,VV)是小麦改良重要的三级基因源.簇毛麦5VS染色体臂上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5、抗条锈病基因Yr5V和籽粒硬度基因Dina/Dinb等优异基因.已创制的小麦-簇毛麦T5VS.5AL和T5VS.5DL易位系为小麦抗病和品质改良提供了优...  相似文献   
2.
人羧酸酯酶1(Human carboxylesterase 1,HCE1)是丝氨酸水解酶多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一种参与肝脏外源物质解毒及代谢的肝羧酸酯酶。HCE1还能参与人体内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就近十年来人羧酸酯酶1的分子结构、药物代谢、毒物代谢、脂质代谢及早期诊断肝细胞肝癌等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MTP基因启动子区164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收集NAFLD患者156例,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到MTP基因-164T/C位点TT、TC和CC 3种基因型;MTP基因-164T/C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和对照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TP基因启动子区164T/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携带有等位基因C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大部分细胞会在机械损伤或化学应激下引发质膜损伤,如果不及时修复将会导致细胞死亡。胞外钙离子通过伤口进入细胞,作为损伤的最初信号,会诱发一系列的修复反应。随后,胞内细胞器也释放钙离子,并产生系列细胞行为来应对损伤,维护质膜的完整性。本文介绍了在损伤修复过程的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胞外小泡脱落等细胞行为。综述了补丁模型、修复帽模型和大损伤修复的模型特点。补丁模型是最早的修复模型,提出后不断得到完善。细胞除了需要在损伤处聚集小泡、融合形成补丁外,还需通过胞吐、胞吞和出芽(小泡脱落)等方式参与伤口修复。本文简要介绍参与质膜修复的重要蛋白质如钙蛋白酶、dysferlin、MG53、膜联蛋白、突触结合蛋白(Syt-VⅡ)、ESCRTⅢ、酸性鞘磷脂酶、细胞骨架蛋白质等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20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和132例健康对照组的IL-8-251A/T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到IL-8基因-251A/T位点AA、AT和TT3种基因型:IL-8基因-251A/T的基因型分布在AP组和对照组差另q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34.2%);在轻型组和重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42%);在重型合并Ⅰ型和Ⅱ型及SIRS组和非SIRS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基因-25lA/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病害,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资源、培育抗病品种是持续防治赤霉病最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措施。为发掘新的赤霉病抗源,本研究于2017—2021年在弥雾保湿大棚中,采用单花滴注法对6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赤霉病抗扩展性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已知抗赤霉病基因/位点Fhb1~Fhb7的分子标记对筛选出的抗性种质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赤霉病病小穗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筛选到3年及以上赤霉病抗性优于扬麦158的种质81份,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麦区,其中33份种质连续4年抗性优于扬麦158;筛选到3年及以上抗性与苏麦3号相当的种质9份,分别为望水白、Grandin、浩麦1号、剑子麦、魁小麦、农林26、软秆洋麦、苏麦2号和武农6号,其中剑子麦、软秆洋麦、苏麦2号和Grandin连续4年抗性与苏麦3号相当。对抗性种质携带的抗赤霉病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浩麦1号、冀师7225-28、南农13Y110、石优17和武农6号不携带任何已知抗赤霉病基因/QTL,为小麦抗赤霉病研究和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