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细脚拟青霉RCEF0969菌株的抗菌活性为指标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为:4%白砂糖、0.5%黄豆粉、0.5%蛋白胨、0,006%MnSO4·H2O、0.05%MgSO4·7H2O、2%麦芽汁。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斜面培养4d的种子作为摇瓶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2/5的三角瓶中,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2.
桦褐孔菌发酵及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酶标仪法,对桦褐孔菌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发现该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一步用DPPH薄层试验,结果发现该菌的CHCL3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两个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组分.在此基础上,以清除自由基活性为指标,对桦褐孔菌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g/L、甘油6mL/L、蛋白胨15g/L、CuSO4 0.005g/L、酪氨酸0.05g/L;种龄为7d、装液量为50mL/250mL、转速为180r/min、接种量为10%时,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玉米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玉米根际高效溶磷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并明确其促生特性,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玉米根际土壤筛选出优良PGPR 菌株,测定其溶磷及分泌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并对优良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菌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分离到2 株优良PGPR 菌株CH07和FD11,其溶磷量分别为368.5 mg/L和321.5 mg/L,产IAA量分别为30.93 mg/L和15.93 mg/L。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H0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ryabhattai),FD1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maritimus)。最后通过盆栽试验对这2株细菌分离物的促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CH07、FD11,尤其是CH07与FD11的复合物,对苋菜的株高及地上部鲜重有积极作用,可作为研制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4.
测定处于不同生长期的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株RCEF0273胞外多糖含量、发酵液中5种核苷代谢量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中国被毛孢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到1.9480g/L,发酵液中尿苷、鸟苷、肌苷、胸腺嘧啶核苷和腺苷5种核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0.4132mg/g、12.1929mg/g、2.2698mg/g、1.1000mg/g和1.8181mg/g,其菌株发酵液冻干粉中氨基酸总量为3.2560mg/g,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中国被毛孢发酵液的正丁醇相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抑菌活性。在10mg/mL的测试浓度下,37℃孵育15min后其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3.25%,在2mg/mL的测试浓度下,其抗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1.42mm。  相似文献   
5.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