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列宁遗训’集体农荘的展览台在哪里?”这个问题,在全苏农业展览会“谷物展览馆”和“乌拉尔展览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得回答几百次。天才的实验家、新土壤耕作法的创造者特连齐·谢米诺维奇·马尔采夫,就是在这个集体农荘里出色地工作的。马尔采夫的保证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和谷物高额与稳定产量的革新工作,使农学家、农业专家、集体农荘荘员、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作者,都感到极大的兴趣。不久以前(1954年8月7—10日一译者),在“列宁遗训”集体农荘召开了一个专为研究和推广马尔采夫耕作法的全国性会议,到会的有1,000  相似文献   
2.
昆虫神经毒性酯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针对昆虫建立的神经毒性酯酶(NTE)活性检测方法以及据此法所测得的棉铃虫幼虫的NTE活性。将测定脊椎动物NTE活性的方法改进并微量化以适用于无脊椎动物昆虫体内NTE活性测定。对于棉铃虫幼虫,该法测得其头部、中肠和脂肪体等3个部位的NTE活性分别为5.30,1.40和14.50nmolminmgprotein。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监测与评价常用指示植物及其典型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出了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常用指示植物及受到伤害时出现的典型症状,并简单介绍了一些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秦岭川金丝猴冬季和春季在自然栖息地的空间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0年9月到2003年3月共计197天的时间里,我们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Focalanimalsampling)和行为的全事件记录法(Alloccurrencesampling)对一群生活在秦岭北坡周至保护区内的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在自然栖息地内空间利用的进行了研究。当猴群在离开人工投食区进行自由活动时我们开始收集数据。结果表明:秦岭川金丝猴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的个体对植被的空间利用明显不同,它们花费每天活动的14%的时间在地面上活动,53%时间在树叉处活动,33%的时间在树冠中间活动。与其它年龄性别个体相比,成年雄性有27%的观察时间在地上活动,并且20%的取食时间或29%的休息时间是在地上的,明显地高于其它年龄性别组的个体。群体迁移时,成年雄性有53%的时间在地上移动,而只有13%的时间是在树冠层移动的。在通过不同树冠的时候,成年雄性经常会同时抓住两边再把身体摆过去。它们也经常下到地上迁移而回避在树间跳跃。相比之下,亚成年雌性和青少年猴更加经常地在低植被层和树冠层中找食和休息。它们明显地比成年猴更加频繁地在树冠中移动,却很少下地。它们还经常使用跳跃的方式通过树冠间的空隙。从观察到摔下树的事例分析,青少年猴从树上摔下来的风险比成年猴大。本文进而讨论了影响秦岭金丝猴空间分布和移动的因素,比如说身体的重量等.  相似文献   
5.
平均单管出蜂量、子代蜂的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是评价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人工繁育效果的三项重要指标.试验测定并分析了利用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幼虫作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时,在不同虫蜂量条件下对这三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蜂时选用的种蜂与寄主的量对繁蜂效果存在不同影响,种蜂量对出蜂量无显著影响,对子代雌蜂千头重和体长均存在显著影响;寄主量对出蜂量、子代雌蜂千头重和体长影响显著.繁蜂生产中,采用规格为12mm×50mm指形管繁蜂时,多选用5只青杨天牛幼虫和4~5头种蜂.也可以根据防治实际中目标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单株放蜂数量来确定每管的接入寄主数和种蜂数.  相似文献   
6.
为大量制备β-NGF,构建了一种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rh-β-NGF)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含该重组载体的HEK293细胞株。首先,构建重组质粒p CMV-β-NGF-IRES-dhfr并转染至HEK293细胞系,用MTX加压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进行选择,获得高效表达rh-β-NGF的单克隆重组细胞株;随后逐步降低血清培养,最终使细胞株完全适应无血清培养基并稳定表达rh-β-NGF;SDS-PAGE分析该表达产物,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13 k Da的条带,纯度大于50%,经质谱法测定得到其肽图谱与理论序列完全匹配,接着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rh-β-NGF;最后进行重组细胞株表达效率和表达稳定性检测,表明重组细胞株可稳定、高效表达rh-β-NGF,其分泌效率大于20 pg/(cell?d),并能诱导PC12细胞的分化,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圈养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损伤性采样方法对圈养林麝在三个条件:1)未处理,2)90%甲醇,3)0.9%抗生素,15个时间梯度下(20℃)的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物的保存时间及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麝粪便在室温下(20℃),孕酮及其代谢物48 h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及其代谢物在18 h均出现显著变化;对比抗生素保存,用甲醇保存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方法;然而不同激素用甲醇保存的时间不同,孕酮不宜超过1个月,皮质醇不宜超过半个月,睾酮则不宜超过10天,而雌二醇可以保存2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8.
系统生物学采用系统理论和实验生物技术、计算机数学模型等方法整合研究动态生物系统网络.生物系统的结构理论和生物系统技术,研究基因组——生物体复杂系统与细胞分子网络系统的动态结构发生与进化,分析基因组的逻辑程序和人工设计原理.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网络、代谢反应链和基因反馈调控的自组织化人工设计和基因、基因链、基因组人工合成等系统生物工程开发,可用于复杂疾病机理分析、药物分子筛选和转基因表达系统的生物反应器、纳米生物计算机等.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纯化棉铃虫的细胞色素P450,比较了4种去垢剂对棉铃虫微粒体P450的增溶与变性作用。结果表明:CHAPS (3-[(3-cholamidopropyl)- dimethylammonio]-1-propanesulfonate)能有效地增溶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而Lubrol PX(聚氧乙烯十二烷基乙醇醚)、Emulgen 911(聚氧乙烯壬基苯酚醚)和胆酸钠的增溶效果较差;CHAPS对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的最适增溶浓度分别为0.5%和0.5%~0.8%; 终浓度为0.5%时, 4种去垢剂对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的变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Cyt b)为分子标记,结合系统发育分析(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和遗传距离统计(JC遗传距离模型)等方法,分析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田鼠类动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从16个样点共采集到189个田鼠样品,成功获得所有个体的Cyt b全序列,长度为1 143 bp,共检测到248个变异位点和65个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的结构基本一致,将65个单倍型分为三组(G1-G3),分别与已知的柴达木根田鼠(Microtus limnophilus)、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和高原松田鼠(N. irene)聚为单系群,支持率都为100%。遗传距离统计显示,G1、G2、G3组内两两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分别为0.09%~3.04%、0.09%~0.70%、0.18%~1.95%;同时,G1与柴达木根田鼠参考序列之间、G2与青海松田鼠参考序列之间、G3与高原松田鼠参考序列之间遗传距离范围分别为0.61%-2.49%、0.53%-0.97%、1.77%-2.22%。结合系统发育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采集到的田鼠个体可以鉴定为3个物种:柴达木根田鼠(n = 135)、青海松田鼠(n = 30)和高原松田鼠(n = 24)。其中,柴达木根田鼠分布最广(10个地点),青海松田鼠(4个地点)和高原松田鼠(3个地点)的分布区则相对狭小;3种动物在分布区上重叠度很小,仅河南县同时发现有柴达木根田鼠和青海松田鼠分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至少有3种田鼠分布,种间遗传界限清晰,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田鼠类动物的物种分布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同时,为这一地区的田鼠类动物的分子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