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4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冠状病毒感染调控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病毒是常见的感染人类和动物并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之一,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病毒为了在细胞内转录翻译和装配下一代,应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同时,还参与到许多细胞活动中,当细胞特定受体与病毒蛋白结合后,细胞即启动凋亡程序。冠状病毒的许多蛋白在细胞凋亡程序中起促进或抑制凋亡的不同作用,如病毒S蛋白与细胞膜死亡受体作用诱导细胞启动外在凋亡途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的M、S蛋白引起细胞内质网应激、Ca2+失衡,诱导细胞启动内在凋亡途径,而E蛋白则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冠状病毒对侵染细胞的促凋亡或抑制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了解病毒不同蛋白在各种凋亡途径中的不同作用,希望为人工干预调控细胞研究提供思路,为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旨在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_2S)前体L-半胱氨酸对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以阐明其对结肠收缩的调节作用及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内源性H_2S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 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在大鼠近端结肠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理记录仪检测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变化;利用膜片钳实验检测结肠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结果显示,CBS和CSE在大鼠近端结肠黏膜层、平滑肌层及肌间神经丛均有表达;L-半胱氨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近端结肠纵行平滑肌收缩,H_2S合成酶抑制剂氨基氧乙酸(aminooxyacetateacid,AOAA)和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 PAG)孵育纵行平滑肌后,L-半胱氨酸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 EC50)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 0.05);而L-半胱氨酸对结肠环形肌收缩具有抑制和促进双重调节作用,AOAA和PAG预处理可阻断其对环形肌的兴奋作用;H_2S外源性供体Na HS在低浓度时促进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开放(P 0.01),而在高浓度时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ICa,L)(P 0.05);与Na HS不同,L-半胱氨酸浓度依赖性抑制ICa,L (P 0.01);Na HS抑制大电导钙激活钾电流(IBKCa),而L-半胱氨酸对IBKCa无明显作用。以上结果提示,L-半胱氨酸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具有潜在双重调节作用,其中抑制作用由L型钙通道介导,而促进作用可能是由内源性生成的H_2S介导。  相似文献   
993.
迄今为止,以直翅目昆虫为寄主的虫草共报道25种,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寄主与分布,并给出了相关的分类学注释。ITS和tef1-α基因联合数据的分子系统发育显示,直翅目虫草分别隶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绿僵菌属Metarhizium和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 3个属。基于直翅目昆虫六大类群的生态习性特点,分析并讨论了直翅目虫草物种多样性与寄主的关系。以两种白僵菌Beauveria及戴氏虫草Metacordyceps taii(贵州绿僵菌Metarhizium guizhouense的异名)为例,介绍了虫草的根状菌索,一种介于子实体和孢梗束形体之间的根须状结构。种类修订:蟋螽白僵菌新组合Beauveria grylli comb. nov. ≡ 蟋蟀虫草Cordyceps grylli = Beauveria loeiensis,Beauveria kirkii comb. nov. ≡ Cordyceps kirkii。寄主更正:蟋螽白僵菌的寄主由原来的蟋蟀成虫(蟋蟀科Gryllidae)更正为螽斯(蟋螽)若虫(蟋螽科Gryllacrididae),蟋蟀线虫草Ophiocordyceps tettigonia 寄主由原来的螽斯成虫(螽斯科Tettigoniidae:螽斯属Tettigonia)更正为蟋蟀成虫(蟋蟀科)。  相似文献   
994.
为获得罗氏沼虾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基因编码序列,并检测mRNA表达模式。本实验拟利用克隆测序技术,以肝胰腺为实验素材,扩增EcR基因的编码区;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cR基因在肌肉和肝胰腺等8个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罗氏沼虾EcR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1 716 bp,共编码571个氨基酸。物种间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罗氏沼虾EcR基因序列与褐虾、黑背陆地蟹、日本沼虾、美洲龙螯虾、大西洋砂招潮蟹、蓝蟹、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和拟穴青蟹的同源性分别为90.7%、84.1%、83%、81%、81%、80.6%、79.8%、77.2%和75.9%。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EcR基因在所检8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且不同性别相同组织间和相同性别不同组织间EcR的表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EcR基因在雄虾的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表达量最低;在雌虾的卵巢组织中高表达,在腹节神经组织中低表达。此外,EcR基因在雌虾的性腺、肠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雄虾(p0.01或p0.05),在鳃组织中极显著低于雄虾(p0.01)。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罗氏沼虾的EcR基因,检测到EcR基因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不同性别相同组织和相同性别不同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EcR基因与生长发育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西方营养学的营养素度量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国外的营养素指标要求,建立了一套包括42种营养素在内的食物营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各种食品原料、预包装食品和加工食品等各类食物的综合营养价值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21,61(3):778-779
曾毅,曾用名曾汉忠,外文名Tseng Yi, Yi Zeng。1929年3月8日生于广东省揭西县五经富镇坡头墟村,2020年7月13日卒于北京。曾毅5岁开始在坡头墟小学启蒙,1943年在五经富初级中学毕业后,到梅县东山中学上高中,1946年毕业;在复旦大学商学院统计系就读一年后,考入上海医学院,1952年毕业。他毕业后留校参加高级师资培训班学习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997.
998.
通过OLS估计探究各因素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将个体特征相似的样本匹配,研究风险交流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转基因进行风险交流的大学生比未进行风险交流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高15.4%。此外,生物知识学习情况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对接受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结果,本文提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风险交流模式、在大学期间设置相关课程普及转基因知识和持续进行风险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进一步开发国内引种栽培的巴西人参药材,通过对巴西人参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粉末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药材的原植物形态特征基本稳定、根横切面结构除三生维管束构造异常外其余特征稳定,粉末鉴别草酸钙砂晶特征明显,药材与对照药材及β-蜕皮甾酮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均有相同颜色斑点显现.实验结果稳定,可作为巴西人参生药学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T&T主观嗅觉测试法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和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鼻塞、头晕头痛、鼻漏、嗅觉下降、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