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脊柱侧弯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Cobb角的准确计算是临床上确定脊柱侧弯分型和制定诊疗方案的关键。针对人工测量Cobb角存在耗时长、不够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使用LabelMe工具对20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X线片数据集进行标注。采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改进基本的语义分割模型U-Net,并与另外2个语义分割模型DeeplabV3和PSPNet在脊柱侧弯X线片数据集上分别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值达到了94.72%,分别比PSPNet和DeeplabV3模型的MIOU值提升了5.36%和2.30%。最后,基于改进的U-Net模型设计了脊柱侧弯Cobb角的自动测量算法,并开发了可视化的自动测量软件。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在常规的电脑上输入一张患者的X线片,只需6.3 s即可自动计算Cobb角大小,其速度远快于医生手动测量,显著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表明本文设计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是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益生菌对皮肤光老化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防御外界各种物理、化学及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重要组织.皮肤系统若出现老化,则导致其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下降,危害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各类光照时刻侵害着我们的皮肤,加速其老化的速度.研究指出,光照尤其是日光中的紫外辐射可通过直接损伤DNA、产生活性氧、降解细胞外基质和诱发炎症等多种方式损伤皮肤细...  相似文献   
993.
在开花植物中,传粉、受精这一过程很为常见,但不传粉而能正常进行受精、结实的现象却鲜为人知。本世纪80年代初,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植物学家费尔勃里克(C.T.Philbrick)发现,水马齿属(Callitriche)的两个种:异叶水马齿(C.heterop?..  相似文献   
994.
首次报道丽虫齿科Calopsocidae在中国及越南的分布,并记述该科1中国及越南新记录种:背突丽虫齿Calopsocus infelix (Hagen)。该种头橘红色,胸部黄褐色,腹部紫色。翅宽,微革质,两面均布满毛。雌虫生殖突发达,外瓣具刚毛。  相似文献   
995.
迷路功能的测定,是招考飛行人員體格檢查中相當重要的一項。目前憑着我們所知道的資料,我國人旋轉後眼震顫的生理水準尚無記錄可考,既往沿用外國水準以進行對照,是否合適,很成問題。我們有鑒於此,乃決定進行是項生理水準之調查統計工作,並觀察年齡性別與旋轉後反射性的眼震顫的關係,以便作為  相似文献   
996.
维护农业空间生态安全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处于自然生境和人工生境过渡性地带的半自然生境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强烈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共享空间",其以自然发展规律为核心,又依靠人类活动延续独特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具有资源类型多样化、景观格局复杂化和生态功能多元化的特征,是保障和提升农业空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区域。通过对半自然生境内涵与特征的解析,以四川省罗江区为例,基于格局视角对农业空间半自然生境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罗江区半自然生境比例达27.28%,主要聚集于农林混交区,城乡交错带次之,农业集中区半自然生境比例偏低,其内部存在生境面积微小、斑块细碎、连通阻断等问题;(2)生态型半自然生境比例为17.28%,主要分布于农业集中区边缘地带,人工型半自然生境比例为10.00%,主要分布于大型居民聚集区周边和用地混杂山区;(3)从整体空间上看,区域形成农业集中区-生态型半自然生境-人工型半自然生境-人工/自然生境的渐进分布格局,其景观格局可总结为"片核-环屏-廊道-斑块"4种模式;(4)在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农业空间半自然生境研究需联动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实现系统化保护修复,为我国当前粮食安全保障国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约束下的国土空间管控提出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997.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黄瓜叶直接开花的作用: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9d龄黄瓜无菌苗的完整子叶,经在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培养8-20d左右,其营养芽和花芽直接从子叶基部的表面长出,直接形成花的最高频率达25%。1.5mgL^-1左右浓度的KT有利,而生长素一般不利于子叶上花的形成,单独添加亚精胺对花形成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生物测定法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联用技术对中国北方广为种植的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紫花苜蓿全草的水和 95 %乙醇浸提液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用柱层析对苜蓿浸提液进行了初步分离 ,分离组份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所变化。抑制玉米萌发的活性物质主要在弱极性的二氯甲烷组份中 ,而抑制小麦萌发的活性物质不仅存在于二氯甲烷组份中 ,也存在于水中。采用GC/MS技术 ,初步推测苜蓿的化感物质是酚和皂甙两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9.
应用CENTURY模型,对自然状态下的黑土有机碳库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黑土有机碳库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增长过程,经过长时间积累,趋向于稳定状态.0~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总量最后稳定在7914.72~11672.78g·m^-2.黑土有机碳从北向南总的趋势是逐渐降低.达到稳定状态时,活性土壤有机碳库、慢分解土壤有机碳库和惰性土壤有机碳库分别占土壤全碳的3.36%~4.62%、50.54%~55.47%和36.47%~41.95%,可见慢分解和惰性组分库的增长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模型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实测结果比较接近,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开垦后黑土有机碳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对下辽河平原地区撂荒、林地、旱田、水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微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个体数密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4个群落参数,研究了土壤微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撂荒中土壤微节肢动物的4个群落参数均为最高,旱田均为最低,季节变化影响土壤微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但土地利用方式不影响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型,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共鉴定出土壤微节肢动物12个类群,撂荒、林地、旱田中弹尾目(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na)为优势类群,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为常见类群,水田中弹尾目、蜱螨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鞘翅目为常见类群,各土地利用方式、各季节均在表层土壤出现的类群最多、密度最高,中层次之,底层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