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山川秀美”的涵义,进而讨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重点、原则、途径等。认为基本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建造林草植被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退耕地不能一味地将其用于生产,要充分考虑生态用地的需要。多用途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包括梯田地埂利用在内的植物种间的合理混合种植,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次生林区斑块形状动态与森林恢复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1959年以来4期航片为基础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分析丁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森林恢复过程中各类景观要素斑块异圆指数和类斑边界分维数及其动态。研究表明,采用斑块异圆指数即可揭示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地区景观恢复过程中,各类非林地斑块的异圆指数总体上高于林地斑块,但呈持续下降趋势,形状趋于规则;林地斑块的异圆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景观处于活跃的森林恢复和斑块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森林斑块的扩展和合并过程始终占主导地位,斑块形状更趋复杂多变,相邻斑块间的联系密切,先锋性森林群落的斑块形状较为简单,斑块逐渐消退。为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乌鲁木齐周边公路改造工程对城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乌鲁木齐周边公路改造工程进行了分析,以乌鲁木齐周边公路沿线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根据周边公路改造状况和沿线生态影观现状,从城市景观和生态角度出发,对乌鲁木齐城郊生态景观作出评价,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鲺鲁木齐周边公路改造工程对乌鲁木齐城郊生态景观的影响,并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个体大、生长周期长、吸取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强,保持和恢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种群可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水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可直接捕食浮游植物,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而改变鱼类种群结构可提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从而间接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我国的生物净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在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生物净化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水产养殖新模式技术研究方面有待提高,这将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及水体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3  
采用浮床种植香根草技术研究丁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COPD、BOD等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研究结果为发展利用陆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测定20个化学因子,利用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研究了中国3种水生水韭属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和高寒水韭(I. hypsophila)自然居群水体化学性质的特征和差异性。结果显示:这3种水韭属植物生活水体的20个化学因子整体上表现出Ni含量占绝对优势、电导率较低、受干扰较小的共同特征;虽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变化较大,但除了pH、P、NO3-N、NO3-和Al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余各因子在3个种的生活水体间相对稳定不具显著性差异。结合其它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这3种水韭属植物自然居群水体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能源于这3种水韭属植物生理特征的差异性,对3种水韭属植物的分布不具选择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7.
风力的魔幻     
不到新疆不知我国地域广阔!我们总把中国版图形状比做雄鸡。新疆仅仅是一个鸡尾巴,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从东北到西部稍偏南的边境线就占了我国陆地边境线的1/4,仅这一段就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和邻国接壤最多的省区。 没到新疆之前只觉得那里十分遥远,新疆毕竟有着太多太多人们不了解的东西。 2002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以著名生态学家徐凤翔教授为科学总顾问,一支“记录西部中国生态”的科学考察小分队开赴新疆,我作为小分队队长,在黄金季节里走进新疆。  相似文献   
998.
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总被引:113,自引:11,他引:102  
陈文波  肖笃宁  李秀珍 《生态学报》2002,22(7):1135-1143
在综合前人对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景观镶嵌动态,尺度,格局,过程相关等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景观空间分析的框架,认为景观空间分析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形态分析,空间关系分析与空间构型分析,并对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及与一般空间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王根绪  郭晓寅  程国栋 《生态学报》2002,22(10):1587-1598
利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与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通过FRAGSTATS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表明在近30a来,区域景观空间格局趋于破碎化和多样化,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是高寒稀疏化草原草地、黑土化与杂类草草地和沙化草地等景观类型的迅速发展,其景观面积分别增加了384.16%、66.63%和421.09%;选取景观生物生产力、景观土壤养分、景观植被覆盖度等景观功能的表征参数,提出了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下分析景观功能变化的定量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明确近30a来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源区不同时段不同景观类型间生态功能的转移流动特征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表明:近30a来,黄河源区景观功能变化强烈;区域景观动态演变将形成区域内部景观功能向减退与增强两个方向的变化,两个方向的强度均衡将形成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特征。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功能演变特征,可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内在因素和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晋平  张芸香 《生态学报》2002,22(12):2021-2029
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采用统一网络样点取样法,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1959年到1992年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以海拔,坡向和坡度为主要因素形成的立地条件空间格局和人为干扰的空间格局,共同控制着森林景观恢复过程及其空间格局;高海拔带上的森林恢复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格局的控制,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高,而较低海拔和沟谷地段的森林恢复过程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强,景观要素生态潜力较低;不同海拔带上,坡度和坡向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总的来说,研究范围内随着海拔的降低,坡向的作用增强,但在低海拔带上由于人为干扰的作用增强,植被类型分布格局的变化较复杂。坡度对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作用以中高海拔带上最强,高海拔带上的作用不明显,中海拔带上的作用也有所下降,而在低海拔带上,由于坡度对人为干扰格局的显著作用和坡度对坡向效应的加强,出现坡度大森林植被分布多的情况,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和曼延是森林景观恢复和建设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