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肃苏苗塬头地点石制品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苗塬头地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东北部, 埋藏于章麻河二级阶地的典型马兰黄土中。经剖面清理和地表采集, 2002和2004年在该地点共获得石制品2318件, 本文以集中分布区出土(2166件)和地表采集(48件)共2214件石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批石制品以石片、碎片和碎屑为主, 有少量石核和工具。剥片技术以砸击法为主, 锤击法为辅, 鲜见第二步加工。石制品原料主要为来自现代河床或阶地底部砾石层的脉石英。炭屑加速器质谱(AMS 14C)年代测试和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显示, 苏苗塬头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 人类活动主要发生于气候干冷的末次盛冰期(约距今2.4—1.8万年), 反映了古人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2.
2009年6~7月在甘肃陇西盆地东部水洛河、清水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新地点16处; 采集石制品200余件, 动物化石60余件, 其中大部分采自地层断面。石制品个体多较小, 原料以脉石英为主, 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 偶见砸击法; 石器以小型为主, 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采用硬锤锤击法加工, 以单向为主, 存在少量两面加工者;毛坯以片状为主, 显示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地层观察、石制品特征以及14 C测年结果表明, 这些新地点时代应属于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993.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1件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与6件骨制工具、1500余件动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类活动证据。野外工作期间我们还对黄龙洞洞穴堆积及山体地貌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该洞穴发育及古人类在洞穴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推测。本文介绍了2006年的野外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994.
许昌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占扬 《人类学学报》2007,26(2):138-154
本文是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成果。文化遗物埋藏于上、下两套湖相沉积层内。在90m2范围内,共出土石制品2 452件,动物化石(包括人工骨器)约3 000件。石制品采用大石英岩和小脉石英砾石为原料,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打片和加工采用锤击法,少量采用砸击法。石器毛坯多为断片和断块,多数器型不规则,但也有一些精致加工的小石器。脉石英石器以刮削器为主,还有尖状器、雕刻器、钻器等。石英岩石器以砍砸器为主,兼有手镐和石球。两种石料石器类型形成互补。由于脉石英质石料占主导,石器总体以小型为主。灵井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部分砾石制作的砍砸器等反映了南方主工业的因素。从地层、遗物和古环境判断,2005年出土的石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上下地层关系分析,本地区不存在中石器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995.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3261件)实属罕见。出土石器种类比较丰富,旧石器加工技术大部分在此都能见到。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了解和解决岭南以及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问题将有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6.
柳江人头骨形态特征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探讨柳江人化石形态特征的表现特点、进化程度及其与其年代数据的吻合性,本文对柳江、山顶洞、资阳、丽江等主要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化石及1 114例全新世以来不同地区现代中国人头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柳江人头骨绝大多数特征的出现情况位于现代中国人的变异范围,只有极个别特征与现代人不同;柳江人头骨具有的低眶等特征也可见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说明柳江人化石上保留有少量常见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原始特征,但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尤其是山顶洞人头骨相比,柳江人显得要现代的多;柳江人与山顶洞人之间头骨形态特征的差异以体现头骨原始性及粗硕强壮程度上的差别居多,而个别特征差异或许与气候环境适应有关。我们认为:柳江人在形态进化上与现代中国人已经非常接近,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柳江人与山顶洞人头骨特征表现上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他们之间在演化程度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现有的形态学证据不大可能为柳江人较早的时代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7.
许多种癌症是由染色体转位引起的。这是因为转位使原癌基因活化并过量表达,或是转位使基因融合。大部分已确认的转位都与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本身固有的V(D)J重组有关。此外,外界因素,如电离辐射和某些化学药物等因素使DNA双链断裂,也可能导致染色体转位和癌变。了解染色体转位和癌变机制,对临床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998.
研究52例晚期肺癌肺部绿脓杆菌感染的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药敏结果显示绿脓杆菌对氟嗪酸、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噻甲羧肟有良好的敏感性,分别为51.9%、53.8%和76.9%,但选择一种敏感的药物进行为期7d的治疗,效果却不满意,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4.5%、36.4%和56.3%。考虑为体内外环境不同及病情(如机体状况、阻塞性炎症等)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99.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全新世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动物群更替,为研究动物群对快速环境变化的反应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自中新世以来中亚地区一直是欧亚大陆向更开阔和干旱环境转变的焦点。利用已发表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和阿尔泰山区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大型食草动物臼齿齿冠高度、食性和体型大小的分析,绘制了环境变化图。结果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最晚期(晚冰期),平均齿冠高度、平均体型大小均有所减小,食物取向从食草向食树叶转变,这意味着气候变得温暖,降雨量增加,森林也有可能扩展。常见种(出现于超过25%的地点)更强烈地表现出这一趋势。齿冠高度随海拔高度而增大,提示降雨量减少。从齿冠高度得出的降雨量数值与根据其他指标所估算的数值之间的偏差可能随海拔高度而增大。影响西伯利亚南部猛犸象动物群消亡的主要变化可能开始于末次冰期冰盛期(LGM)之后。猛犸象和奇蹄动物出现频率的降低与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相一致,它们和偶蹄类的差异则反映了气候的变化。人类的过度开发可能给区域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使得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导致它们更迅速地绝灭。  相似文献   
1000.
端粒酶与癌症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青岭  刘厚奇 《生命科学》2010,(12):1254-1258
端粒酶是癌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关键酶,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关系密切。端粒酶在癌细胞表面表达特异性抗原,是癌细胞的标记之一。靶向治疗作为癌症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等传统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针对端粒酶这一特异靶点的靶向治疗可以利用免疫学基本原理,通过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有效杀伤癌细胞。已有许多端粒酶肽段应用于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应用免疫疗法也有其缺陷,端粒酶抗原免疫耐受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