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流感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统计,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Hi)血清b型每年至少引起300万严重病例,其中有40万~70万4岁以下儿童死于Hi感染[1].  相似文献   
992.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肠道内的黏膜总面积约为300 m2,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间直接交流的主要界面.肠道黏膜不仅是营养吸收及水分、矿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病原体感染或起始感染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99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06-I0006
非典(SARS)病毒在人类身上造成严重伤害的谜团终于解开,台湾阳明大学研究员陈嘉燕博士发现,非典病毒在果子狸身上其实很温驯,不过人类感染时却会演变成凶恶病毒,主要关键在于病毒中一种特定蛋白质,会让病毒在人身上复制能力增加百倍,造成人类并发重症,甚至死亡。专家表示,这项结果将有助于未来用于治疗非典和癌症的药物研发,这项最新研究报告被国际传染病期刊选为8月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  相似文献   
994.
鲍朗  章乐 《微生物与感染》2007,2(3):131-131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结核病困扰人类已有数千年;而近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高.全球Mtb感染者几乎占总人口的1/3,每年TB新发和死亡患者分别在900万和200万人左右.在中国,结核(主要是肺结核)现有患者约500万人(80%在农村),数量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2位,其发病和死亡人数占据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  相似文献   
995.
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rlori,Hp),多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15%~20%感染者表现为有多种消化道疾病.Hp感染可引起人类胃炎、消化道溃疡,并与胃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癌、胃腺癌发病密切相关,故澳大利亚学者Barry Marshall等因其于1983年发现Hp而获得2005年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奖[1].  相似文献   
996.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为了抵抗噬菌体的感染,细菌进化出多种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机制,这些机制的阐析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噬菌体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细菌针对噬菌体感染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抵抗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讨论了这些防御系统的存在对细菌自身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细菌耐受噬菌体机制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布鲁氏菌可经口、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人和动物。小鼠是布鲁氏菌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动物。[目的] 建立牛种布鲁氏菌2308不同途径和剂量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为布鲁氏菌小鼠感染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用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分别经注射、口服和点眼方式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清,检测IgG、IgM、IgA抗体含量、脾脏重量及脾脏含菌量,评价布鲁氏菌经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效果。[结果] 10 CFU是注射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5 CFU是口服感染BALB/c小鼠的最小感染剂量。101-105 CFU这5个不同感染剂量经点眼途径均未能成功感染BALB/c小鼠。在105 CFU感染剂量下,口服与注射感染组小鼠每克脾脏平均含菌量分别为105.673 CFU/g和105.009 CFU/g,无显著差异(P>0.05),但口服感染组小鼠脾脏平均重量为0.310 g,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0.165 g (P<0.01)。在试验期内,注射感染组和口服感染组小鼠体内IgG抗体的滴度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整体上,口服感染组IgG抗体峰值显著高于注射感染组;2组IgM抗体变化趋势一致;口服感染组有2只小鼠在感染28 d后产生IgA抗体,注射感染组均未检测到IgA抗体。[结论] 建立了牛种布鲁氏菌2308通过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妇科疾病患者外周静脉植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63例妇科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女性50例为对照组,采用菌种分离鉴定法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共分离出102株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19.61%)、肺炎克雷伯菌(14.71%)、铜绿假单胞菌(9.80%)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0.98%);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34.31%;真菌数量最少,占14.71%。感染前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象(均P0.05)。感染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感染前,CD8~+细胞及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感染前(均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PICC置管后感染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水平严重失调,患者免疫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999.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可以通过破坏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使HPV在宫颈组织中持续感染,导致宫颈癌前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同时对BV的诊断可以作为预测CIN发展和宫颈癌发生的生物预测方法,对BV的诊断除了传统的Amsel标准和Nugent评分外,还可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针检测和实时PCR等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精确诊断。应用益生菌治疗菌群失调的同时可以预防CIN的发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因此通过改善菌群失调来调节机体对HPV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成为治疗CIN和宫颈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益生菌干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与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s(11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的试验组术后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2,95%CI:0.24~0.44)。同时,试验组手术部位感染(OR=0.42,95%CI:0.27~0.66)、尿路感染(OR=0.30,95%CI:0.16~0.59)和肺部感染(OR=0.38,95%CI:0.23~0.66)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腹腔脓肿(OR=0.55,95%CI:0.20~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在吻合口瘘(OR=0.41,95%CI:0.19~0.87)和住院时间(WMD=-1.44,95%CI:-2.18~-0.71)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提示2种及2种以上益生菌的联合效果可能高于单一益生菌干预的效果。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口服益生菌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