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3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478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夏汉平  蔡锡安 《生态学杂志》2002,(11):1471-1477
矿藏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矿地与尾矿的自然恢复是相当缓慢的,有些甚至是不大可能自然恢复的.本文总结了在过去20年全球发展起来的各种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包括基质的改良,优良物种的选择等,并总结出一套人工恢复的一般步骤,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评判人工生态恢复成功与否的几种评价体系的优劣.  相似文献   
992.
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云南山地民族的传统文化里 ,对绿的图腾和对树的崇拜无处不在 ,神山森林传统已经成为一种生态文化传统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会在自己居住的村寨附近选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风水林或水源林 ,有的甚至作为神山森林顶礼膜拜 ,严禁任何人砍伐和破坏。村寨和神山上的参天古树也往往成为神树和村寨的标记加以崇拜和保护。我们把山地民族这种文化传统称为神山森林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 ,体现一种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 ,有着深刻的自然保护意义。1 神山森林文化的生态学内涵及生态学意义文化 ,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  相似文献   
993.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分异协调规律与耦合发展模式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方创琳 《生态学报》2002,22(5):699-708
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是从根本上高效配置流域水资源,彻底化解流域上,下游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共享,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投入产出效益的比较分析和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发展分异及互动协调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多维互动的协调耦合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推进黑河流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集成管理公司化,大力推行全流域水资源的差异化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流动上、中、下游的水权转让贸易,实行规范的流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整合帐户体系,实行跨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量水质达标交接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994.
西洋参有效成分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气候生态因子对西洋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日照是影响西洋参总皂甙含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其总皂甙的含量与总氨基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故气候因子对二者的作用方向相反;影响西洋参醚浸出物、醇浸出物以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均为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  相似文献   
995.
武汉东湖主要养殖水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宇峰  黄祥飞 《生态学报》2002,22(3):318-325
报道了1994-1996年武汉东湖水果湖、郭郑湖、汤林湖和后湖4个主要鱼类养殖水域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调查结果,其目的旨在比较4个湖区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探讨甲壳动物群落变化与鱼类养殖,水生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湖Ⅰ、Ⅱ站,蚤类平均密度明显低于Ⅲ、Ⅳ站(P<0.05),而近邻剑水蚤在3个周年里一直占据桡足类的优势地位。Ⅲ站从1995年,Ⅳ站从1996年起,近邻剑水蚤均取代了广布中剑水蚤成为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甲壳动物的体长频度分布表明,在3个研究中,11-12月份和1-4月份体长大于1mm的甲壳动物频度均显著高于5-10月份,体长大于1mm的枝角类个体数以Ⅲ、Ⅳ站较多,而大于1mm的桡足则以Ⅰ、Ⅱ站较多。  相似文献   
996.
退化红壤不同人工林恢复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对退化红壤上恢复 1 0 a的 4种人工林 ,即小叶栎 ( Quercuschenii)、木荷 ( Schima superba)、马尾松 ( Pinusmassonina)与木荷 -马尾松的混交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分异。节肢动物类群数在各季节一般都是小叶栎最高 ,混交林、木荷居中 ,马尾松最低。节肢动物的个体数总体上仍以小叶栎最高 ,但在夏季 ,马尾松林地由于弹尾目数量爆发而使总个体数最高。节肢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 ,一般春季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量最高 ,夏季最低 ,夏季高温干旱对节肢动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而冬季低温对节肢动物的影响不及夏季干热的影响严重。各季节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皆以螨类为主体 ,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 91 .7%。弹尾目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季节变化较大 ,但均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捕食者数量 (蜈蚣和蜘蛛 )在各季节都是小叶栎显著高于其它林地 ( P<0 .0 5 ) ,混交林与木荷比较接近 ,而马尾松最低。在群落多样性指数中 ,丰富度指数 d和密度 -类群指数DG表达的群落差异明显 ,其在不同林地的大小顺序与类群数趋势基本一致 ,而香农指数 H、均匀度指数 J群落之间基本无差异。聚类分析和鉴别分析将不同林地的节肢动物群落分成 4组 ,小叶  相似文献   
997.
生态脆弱带内部空间分异结构与脆弱度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武  南忠仁 《生态学报》2002,22(4):445-451
内蒙乌盟后山及河北坝上地区是研究土地利用的人为驱动,气候驱动同全球变化关系的理想剖面。区内气候风蚀力代表了自然地理条件的主分异方向,其值在70-3之间,高低差别很大,区内42a内单位面积上牲畜头数累积减少量以旱作界线附近为最高,向南北两侧减低,且南部高于北部。20世纪80年代沙漠化的发展并没改变本世纪70年代沙漠化程度分布的基本格局。两介时代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规律;沿旱作农业北界附近的旗县为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带,向南部坝上农业地带和北部牧业地带递减。虽然社会经济因素仍以西北东南为分异的主方向,但滥垦加剧了农牧交错带梯度分异,旱作界线附近构成了社会经济因子分异的跃变地带。对区内20个旗县13个因子的旋转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约分别为33%,21%,15%和14%,各自代表社会经济条件,灾害,气候风蚀力和沙尘天气四类要素。根据其分异规律,自东南向西北可将本区划为南部农牧中度脆弱,中部牧农重度脆弱和北部牧业轻度脆弱3个弧形地带。  相似文献   
998.
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异色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小艺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2,22(12):2278-2284
为探讨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测定了吡虫啉,鱼藤酮,氰戊菊酯和阿维菌素A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成虫捕食桃蚜功能反应的影响。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异色瓢虫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一般也被减弱,影响结果还与异色瓢虫受药的方式有关,4种药剂中以氰戊菊酯的影响最大,鱼藤酮的胃毒作用也较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这为害虫治理中如何协调利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指导科学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资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兵友  徐玉新  王如松 《生态学报》2002,22(12):2260-2263
利用指标相对评价法,选择7个关键指标,对黑龙江省皋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评价得出,该县生态资产从20世纪70年代末仅占系统自然生态资产总量的13.75%上升到目前的25.21%,说明生态农业建设对缓解生态资产的耗竭,提高其积累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周海燕  赵爱芬 《生态学报》2002,22(6):894-900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Pn和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ψω)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ψπ^100)远低于差不嘎蒿,水分相对亏缺(RWD)、束缚水含量(BWC)、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BWC/FWC)元高于差不嘎蒿,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RWD、BWC和BEW/FWC产生大幅度波动;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才RWD、EWC和ψω终极植相近;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这种累积特征可能正是两种牧草竞争机制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