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云南河口县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 (Hendel)在河口 1年发生 5代 ,世代重叠 ,5~ 8月为害虫发生盛期 ,以第 2和第 3代幼虫发生期对当地果蔬作物的危害最重。室内 1 8~ 30℃条件下 ,成虫日羽化高峰发生在上午 9:0 0~ 1 0 :0 0 ,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成虫取食喜选成熟芒果的汁液。提出了防治此害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2.
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减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 引  言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的 9大支流进入河口镇至花园口的中游河段 ,总径流量为 187× 10 8m3 ,输沙量占黄河流域总沙量的 90 % .建国以来以修建梯田坝地、造林种草、建谷坊、调整种植结构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生物治理长年不懈 ,其目的在于减水减沙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但是 ,除部分中小尺度流域进入生态、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轨道外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部分地区有恶化之势 .因此 ,定量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生物措施的治理效益是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虽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少 ,但是绝大部分工作是评价水土…  相似文献   
93.
云南弥渡小菜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 ,查明弥渡县小菜蛾年发生 1 0~ 1 2代 ,发生危害期有 9个月 ,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期 ,即 4~ 6月和 9~ 1 0月 ,春季危害比秋季重 ;其发生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降雨、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以及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针对小菜蛾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4.
经营措施对青檀人工林生物量及檀皮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调查了青檀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地上部分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密度及墩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与年龄成正比,出皮率与年龄成反比;(2)单位面积檀皮产量年增长以第3年为最高,分别是第2年和第4年年增长量的1.58倍和4.12倍;(3)在密度、留萌数及萌发年龄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以条墩年龄12年为最高,分别是6年生和9年生的3.32倍和1.11倍;(4)四种造林密度类型(2500、3333、4200和5350墩/hm2)中,檀皮产量大小顺序为4200>3333>5350>2500.4200墩/hm2(株行距1.4m×1.7m)的林分檀皮产量是2500墩/hm2(株行距2m×2m)林分植皮产量的1.68倍;(5)在密度、墩龄相同条件下,每墩留萌数为10时,单位面积植皮产量最高.从收获经济生物量(檀皮)的角度考虑,青檀人工林密度应在3333~4200墩/hm2之间,轮伐期为3年;在条墩年龄为9年以上的人工林中,留萌数以10条为好.  相似文献   
95.
香椿的组织培养和玻璃苗的防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香椿(Toonasinensis)。2材料类别(1)种子发芽3~5d后的下胚轴及带少许下胚轴的子叶;(2)当年生半木质化的腋芽茎段。3培养条件芽诱导及增殖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1),琼脂0.5%,附加激素(单位mg·L~(-1)):(1)6-BA0.2;(2)6-BA0.2、GA_32.0;(3)IAA0.1、6BA0.2;(4)ZT0.2、GA_32.0。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ZMS或仅含MS有机质(铁盐减半),附加1.0mg·L~(-1)IBA、15g·L~(-1)…  相似文献   
9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环境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针对岷江上游植被恢复困难地段的主要限制因子,进行了3 年的调控试验及其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栽植的土壤环境优化调控技术措施是:头年雨季前水平沟整地,挖中等大小的植坑,同时点播绿肥沙打旺,第2 年雨季施磷肥植苗;或头年雨季前水平沟整地,挖中等大小的植坑,第2 年雨季施磷肥植苗同时用石块覆盖.该技术措施简单易行,已在该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赤红壤严重侵蚀地经不同措施治理后,土壤结构、水分状况得到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亦有所改善,土壤营养元素容量及供应强度得到明显加强,土壤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土壤呼吸作用和酶活性显著加强,土壤肥力处于恢复之中。其中豆科树种(大叶相思)改良土壤效果最好,单一种果措施则相对较差。引进豆科植物增加果园覆盖或敷盖是该地区侵蚀劣地治理及地力改良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8.
我国地表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的高浓度地表臭氧污染,综述了目前在地表臭氧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展望。主要进展包括地表臭氧的污染水平,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地表臭氧对植物叶片的表观伤害、光合固碳能力、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释放、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的管理措施。此外,对我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建议加强在农田和森林布设臭氧浓度监测点、开展多因子同时存在的交互作用、气孔臭氧吸收量-响应(生物量或产量)关系以及臭氧对地下生态过程累积效应的长期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地表臭氧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8):793
有关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内生真菌(Epichloë gansuensis, E. inebrians)共生体的研究, 代表了我国禾草内生真菌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使中国的醉马草-内生真菌与美国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内生真菌(E. coenophiana)和新西兰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内生真菌(E. festucae var. lolii)成为禾草内生真菌国际三大研究分支。该文综述了近30年来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系统研究, 包括: 内生真菌的分布、带菌率、检测方法、多样性, 内生真菌提高宿主的抗旱、耐寒、耐盐碱、耐重金属、抗虫、抗病等抗逆性及其机理, 共生体产生的生物碱等次生代谢物, 对草食动物的毒性, 及其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研究者实验证实了醉马草本身无毒, 只有当内生真菌与醉马草共生并产生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等麦角类生物碱后才能导致采食醉马草家畜中毒。文章展望了醉马草内生真菌基因组学和功能分析, 利用杀菌剂杀死内生真菌进行醉马草脱毒, 利用无毒内生真菌菌株进行饲用醉马草新品种选育, 利用有毒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进行抗虫防鸟的机场绿化新品种选育及生物源农药与医药开发等。  相似文献   
100.
历史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外来细菌入侵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如何影响其可入侵性一直是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然而关于群落可入侵性和群落特征间关系的认知却很不统一。采用交叉互换的试验方法,首先将野外采集的两种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肥和化肥)进行灭菌并回接已方和对方的土壤悬液,研究土壤环境(历史非生物因素)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历史生物因素)对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对贡献。随后将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青枯菌作为外来种接入重建的土壤中,探究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外来细菌存活数量(前期入侵潜力)和存活时间(后期入侵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史生物因素对重建土壤的原生动物数量、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比等群落特征和外来细菌的存活数量有影响;历史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细菌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外来细菌入侵土壤后总的存活时间有影响;外来细菌入侵前期状况仅与原生动物数量、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比相关,而入侵后期的状况则仅与微生物活性、细菌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相关。总之,外来细菌在土壤中各时期的入侵潜力和土著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二者是否由同种历史影响因素控制。本研究对于阐明生物群落结构与群落可入侵性之间关系,及指导土壤外来病原菌的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