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碱化草地群落恢复演替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松嫩平原碱化草地1989年开始围栏封育的1hm^2样地9a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斑块空间格局动态不同,在恢复演替各个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同。(2)结论基本上支持了斑块化-稳定性假说。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2月至12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4例(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萎缩性胃炎组),早期胃癌42例(胃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PGⅠ、PGⅡ、G-17的水平,同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同时绘制各指标筛查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及萎缩性胃炎组的血清PGⅠ、PGR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组明显下降,且胃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Ⅱ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血清G-17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Ⅰ90 ng/m 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51.0%,血清PGR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R8,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54.0%,血清G-17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G-175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1%和64.0%。血清PGⅠ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Ⅰ73 ng/m 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和74.9%;血清PGR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R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62.5%;血清G-17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G-174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61.3%。结论: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下降明显,且胃癌患者的血清G-17异常升高,血清PG联合GS-17测定可用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93.
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定植物根系AMF 侵染率、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 探讨AMF 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三种草坪草的根系AMF 侵染以菌丝侵染为主, 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 秋季和冬季次之, 春季最低, 囊泡侵染率较低, 很少丛枝侵染; (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 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或冬季, 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 (3)对于土壤因子, AMF 菌丝侵染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 而囊泡侵染率与电导率成显著正相关, 与全氮和全磷成极显著负相关; 对于气候因子, AMF 总侵染率和菌丝侵染率均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银杏种子生长特性及其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纵径、横径、体积、重量等方面分析了银杏种子的生长特性及其生长过程中水分、糖类物质、脂肪酸、氨基酸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子的生长过程曲线为典型的单“S”型,种子纵径、横径、体积、重量、绝对含水量随生长过程呈“S”形变化.各种生理物质含量随种子生长过程呈规律性变化,且各有其特点.其中在种子生长后期糖类物质总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表明它们是种子中主要的营养储存物质.成熟种子含淀粉8.4%、葡萄糖6.7%、果糖4.2%、多糖0.02%、二糖0.01%;含肉豆蔻酸10.6%、棕榈烯酸4.1%、亚麻酸2.4%、硬脂酸1.9%、油酸1.1%、亚油酸0.4%.银杏种子富含15种氨基酸,成熟种子中总含量为1.56g·100g-1FW,其中以赖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较高,它们的含量依次为0.287%、0.163%、0.136%、0.133%、0.123%、0.115%、0.095%.  相似文献   
95.
苎麻属野生种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14个省(市、自治区)搜集到的苎麻属野生种进行建圃保存,通过对其生长环境条件的控制,观察和研究野生种的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无融合生殖特性等,并对其有效利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多样性(1、3、6三种基因型组合)羊草种群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蘖数、根茎芽数和根冠比5个指标对干扰强度(用不同留茬高度来模拟)的响应。结果表明:(1)基因型多样性和干扰强度对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蘖数和根茎芽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其中,多基因型组合(3、6基因型组合)羊草种群中这4个响应变量的值均显著高于单基因型羊草种群(P0.05);而干扰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这4个响应变量的值(P0.05)。对于根冠比这一响应变量来说,仅干扰强度对其产生了显著地影响(P0.05)。(2)29个基因型多样性效应值中,有25个值大于0,其中12个表现为显著的基因型多样性正效应。依Loreau和Hector的方法将多样性净效应分解后发现,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共同主导12个响应指标的基因型多样性效应,而互补效应独自主导3个、选择效应独自主导5个响应指标的基因多样性效应;但对基因型多样性正效应起主要贡献的是互补效应。所得结果表明,基因型多样性能提高羊草种群的表现,能增强羊草种群对干扰的响应,不同基因型间的互补作用对这种正效应起主要贡献,这将为该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辛晓平  王宗礼  李向林 《生态学报》2003,23(8):1519-1525
通过基于CCA的趋势面分析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宜昌百里荒山地草场的群落结构空间变化,以及群落结构空间趋势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空间中的群落结构面和物理空间中的空间趋势面可以很好地吻合,说明该群落的结构由一种具有强烈空间结构化特征的机制控制。对群落结构和空间趋势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素是土壤有效磷。  相似文献   
98.
放牧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的利用方式,弄清放牧情况下草地土壤碳氮变化和固碳效应,将为我国内蒙古地区草地碳汇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放牧梯度0.00,0.23,0.34,0.46,0.69,0.92Au/hm2),探讨了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碳氮变化及固碳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放牧梯度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0—30 cm土层碳氮贮量随着放牧梯度增加呈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轻度放牧利于提高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固持潜力,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碳氮含量、碳氮贮量和碳氮固持潜力。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碳氮含量和碳氮贮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碳氮含量、碳氮贮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轻度放牧草地表现为碳固持,重度放草地表现为碳流失,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而言,土壤碳固持/碳流失的转化阈值为0.46Au/hm2,通过合理控制放牧梯度能够达到增加草地土壤固碳潜力,实现碳增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以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幼龄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生长季节叶、枝、根(0—10 cm、10—20 cm土层)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生长季节与器官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以上特征的影响,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各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间C含量为414.97—461.58 g/kg,枝最大,根(0—10 cm)最小;N含量为6.57—14.28 g/kg,叶最大,枝最小;P含量为0.39—1.28 g/kg,叶最大,根(10—20 cm)最小;C∶N为31.76—70.98,枝最大,叶最小;C∶P为369.93—1099.20,根(10—20 cm)最大,叶最小;N∶P为9.21—23.81,根(0—10 cm)最大,枝最小。整个生长季节中侧柏各器官C含量最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7%;P含量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均超过15%,N含量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各器官中C∶N和N∶P较C∶P更为稳定,C、N与P具有较好的耦合协同性,C∶P和N∶P的变化主要取决于P的变化。2)器官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均存在显著影响,生长季节对N和P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两者交互作用只对P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器官对侧柏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异的贡献大于生长季节。3)侧柏各器官间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多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仅有叶与枝中的P及C∶P显著相关,说明侧柏器官分化过程中各器官对元素的吸收利用具有特异性。侧柏叶片N∶P14,说明生长季节里幼龄侧柏人工林更多受到N限制。  相似文献   
100.
杀虫剂类POPs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DDT和HCH在我国2 0世纪5 0年代到80年代曾广泛使用,在停止使用2 0 a后,在土壤中仍然可以检测到DDT和HCH的残留。利用BIOL OG微平板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意在反映有机氯杀虫剂类POP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了HCH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颜色平均变化值(AWCD)的变化速度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要高于空白土壤,并且随着农药浓度的加大,AWCD值的变化速率也越来越快,最终能达到的最大值也呈比例增大。加了DDT后的土壤与空白土壤的AWCD变化速度和程度相差不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土壤、HCH0 .5mg/kg、HCH1.5 mg/kg各处理间土壤的AWCD值有显著性差异(p<0 .0 1) ,空白土壤、DDT0 .5 m g/kg、DDT1.5 m g/kg各处理间土壤的AWCD值达不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p>0 .0 5 ) ,表层土壤的AWCD值要高于第2层土壤(p<0 .0 1)。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来看,当加入到土壤中的DDT和HCH含量稍低时,微生物会利用农药为碳源进行分解作用,从而刺激了微生物的生长,这时表现出丰富度、均匀性和多样性都呈增长趋势。但当农药的浓度进一步加大时,反而会抑制某些种的微生物生长,另外一些种则对加入到土壤中的农药有一定的耐受性,从而表现出群落的均匀性下降,而丰富度升高。在相同施用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