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5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341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核苷酸剪切修复(NER)途径是维持生物体基因组稳定的重要机制。人着色性干皮病B组(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B,XPB)基因又名ERCC3基因,它既是NER途径不可缺少的成员又是转录因子TFIIH的最大p89亚基。它是具有从3’端→5’端依赖ATP的单链DNA解旋酶活性的蛋白质,执行依赖DNA的ATP酶和解旋酶功能,在损伤DNA修复和基因转录中均起重要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偶联。该基因突变将导致3种不同的遗传疾病: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科凯恩氏综合征(cockayne’s syndrome,CS),毛发硫营养不艮(trichothiodystrophy,TTD)。其基因型通过在DNA修复和转录中的功能与表型联系起来。另外,XPB与p53存在物理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现从XPB的3个方面即“一个基因,两种功能,3种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在4条染色体上选择12个微卫星标记对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6个父系组成的150头母牛产奶性状(包括乳脂、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含量和奶中体细胞数)进行分子标记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都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H)均在0.64~0.86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达0.60以上,最高为0.85(ILST093);位点ILST093对奶中体细胞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BMS711对乳脂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BM1905与奶中乳糖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BM6438与5个产奶性状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 D-Loop区碱基变异与ROS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学文  赵琪  陈道桢  张丽珊 《遗传》2005,27(1):14-20
为了探讨ROS水平与突变的关系,对原发性肝癌线粒体DNA区的突变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进行测定。选择2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用PCR方法将线粒体DNA D-Loop扩增后测序。组织内ROS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结果表明在20对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8对mtDNA突变,突变率为40%,共发现突变位点53个,包括2个插入,11个缺失,40个点突变,其中T-C,C-T的转换占75%,4个属于微卫星结构。癌组织突变一般伴有癌旁组织突变,癌组织突变位点高于癌旁组织。发现一例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大片段丢失。原发性肝癌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对照( P<0.01),同时我们发现在区发生突变的患者的组织中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肝癌组织标本(P<0.01),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P<0.01)。结论 (1)线粒体DNA D-Loop区是一个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原发性肝癌中突变率较高。(2)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异常,提示肝癌的线粒体DNA发生的点突变及肝癌的发生可能与ROS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4.
TLR9介导DNA病毒的免疫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i,PRR),参与微生物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识别,从而诱导天然免疫应答。迄今在人类已经确定了10个TLRs家族成员。不同的TLRs识别不同的PAMPs,如TLR9是免疫细胞识别病毒和细菌中非甲基化DNA的必需成分;  相似文献   
95.
禽反转录病毒与DNA病毒间的基因重组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治中 《病毒学报》2006,22(2):150-154
自从中国香港报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以及在中国暴发的SARS确认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以来[1,2],人们开始高度关注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变异。对于大多数病毒的变异来说,一般认为是由病毒复制过程中其基因组核酸序列突变造成的。但对于一些基因组是由多个节段组  相似文献   
96.
在前期数值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对7株与Rhizobium关系较密切的分离自西藏部分地区豆科植物Trigonellaspp.和Astragalusspp.的根瘤菌所形成的独立表观群,通过DNA同源性测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进行了分类地位的进一步确定。结果表明:该独立表观群菌株的(G C)mol%为59.5%~63.3%,群内菌株间DNA同源性在74.3%~92.3%之间,中心菌株XZ2-3与相关Rhizobium种之间的DNA同源性在0%~47.4%之间,是不同于Rhizobium内各种的新DNA同源群。另外,16S rDNA全序列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心菌株XZ2-3占居Rhizobium系统发育分支中的一个独立亚分支,其与临近R.leguminosarumUSDA2370T和R.etliCFN42T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55%和96.62%。根据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提出的细菌种属分类标准,该独立表观群构成了一个不同于Rhizobium内各种的新种群。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现有根瘤菌分类系统,将为国际上现有Rhizobium的14个种中再增添一个新的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97.
从中国广西靖西的烟草病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G102和G103,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均扩增出约500bp的片段,两者序列同源性达99%。对G102基因组DNA-A全序列测定表明,其全长为2728个核苷酸,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同源性最高,达96.5%。进一步研究发现,G102和G103都伴随有长为1342个核苷酸的卫星DNA分子(DNAβ),这两个DNAβ分子的全序列与TYLCCNV的DNAβ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9%和93.4%。这是首次明确广西分离的TYLCCNV也伴随有卫星分子。  相似文献   
98.
黄族豪  刘迺发  龙进 《动物学报》2006,52(4):738-745
大石鸡(Alectorismagna)是中国西北部的特有种。我们测定了大石鸡兰州亚种(A.m.lanzhouensis)8个地理种群106个样本的线粒体DNA控制区5′端458bp序列,研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27个变异位点共确定2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M2广泛分布,而许多单倍型为一些地方种群特有。单倍型分布沿着南北方向变化,存在明显的地理结构。8个种群中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是定西种群,0.0069,最低的是海原种群,0.0028;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是武山种群,0.86,最低的是北道种群,0.52。北方种群比南方种群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分布表明,大石鸡兰州亚种存在两个明显的分支。溯祖理论、更新世冰期和花粉支持兰州亚种起源于兰州盆地,这个盆地是其遗传多样性的中心。  相似文献   
99.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彬 《生物学通报》2006,41(2):49-49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分子与细胞”中“观察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一实验效果不理想, 即细胞核内的DNA很难被染料染成实验预期中的绿色。笔者反复重做该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实验失败的关键在于实验前的酸处理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以及酸对DNA的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人教版7年级(上)第1单元为:生物和生物圈,分为“认识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两大部分,包括生物的特征、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等几个专题,教学目标除了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