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是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在自然界的唯一传播媒介,除了可以直接取食获取TYLCV,烟粉虱还可以通过交配获取此植物病毒。虽然前人研究证明了烟粉虱Middle East-Asia Minor 1 (MEAM1)和Mediterranean (MED)隐种都可以通过交配在两性个体之间水平传播TYLCV,但有关MEAM1与MED隐种水平传播TYLCV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研究的结果却并不一致。另外,目前尚无关于烟粉虱的水平传播行为是否有助于TYLCV在田间扩散的相关研究。【方法】从浙江、广东、云南和河南4个省份的田间采集MEAM1和MED隐种烟粉虱种群,在室内应用分子标记对各种群所属隐种鉴定后分别建立7个供试种群,然后观察每个种群内带毒成虫与不带毒成虫通过交配在不同性别个体之间水平传播TYLCV的能力,并选用采自广东的MEAM1隐种烟粉虱模拟群体交配实验探究通过交配获毒的烟粉虱个体是否具有传播TYLCV致健康番茄植株发病的能力。【结果】4个省内的MEAM1和MED隐种烟粉虱都可通过交配对TYLCV进行水平传播,但传播频率一般在10%以下。不同省份的MEAM1隐种种群之间在水平传播TYLCV的能力上无显著差异,不同省份的MED隐种种群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同一省份的MEAM1隐种与MED隐种之间在水平传播TYLCV的能力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两个隐种中,带毒雄虫将病毒水平传播给不带毒雌虫与带毒雌虫将病毒水平传播给不带毒雄虫的频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采自广东的MEAM1隐种烟粉虱个体通过交配水平获毒后不能致健康番茄植株发病。【结论】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测TYLCV在中国境内两个入侵烟粉虱隐种MEAM1和MED各自种群内个体之间的水平传播概率较低,对该病毒在田间的扩散可能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2.
朱洋铿  方琦  胡萃  叶恭银 《昆虫学报》2011,54(8):859-868
昆虫主要依靠先天免疫反应来抵御外源异物的入侵, 而与血淋巴黑化及抗菌肽合成等过程密切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激活级联反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阐明丝氨酸蛋白酶在菜粉蝶Pieris rapae免疫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简并引物RT-PCR克隆获得了菜粉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基因Pr-SP1的cDNA片段, 并利用RACE法扩增获得其全序列。该cDNA序列长1 489 bp, 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 059 bp, 共编码353个氨基酸残基。Pr-SP1含一长度为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序列, 其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6.85 kDa, 理论等电点为6.41。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 Pr-SP1与其他昆虫的同源蛋白基因序列上存在较高一致性, 在N端有一个发夹结构域, 而C端是一个具有催化活性的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 蛹期Pr-SP1主要在颗粒血细胞内进行转录, 其蛋白产物主要定位在血浆; Pr-SP1在不同虫态及虫龄都有转录, 其蛋白产物在不同虫态及虫龄都有表达, 其中5龄幼虫最高, 卵期最低; Pr-SP1的转录水平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均会被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诱导。根据这些结果分析认为, Pr-SP1属于Spätzle蛋白酶前体激活酶, 并参与菜粉蝶的先天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3.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关系复杂多样。虽然相关的研究较多, 然而有关三者互作对于生物入侵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已有证据表明, 寄主植物对病毒的敏感性和对媒介昆虫的适合性、媒介昆虫对寄主的适应能力等因素影响三者互作关系。当寄主植物易感病并且对媒介昆虫的适合性低, 而媒介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能力强时, 媒介昆虫与植物病毒之间很可能建立间接互惠关系, 这种互惠可促进媒介昆虫入侵和病毒病流行。此外, 媒介昆虫与植物病毒之间中性或偏害的互作关系对于外来生物入侵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鉴于三者互作对于生物入侵的重要性, 今后需要对不同物种所组成的多种组合进行比较研究, 并采用多种方法揭示互作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4.
我国新入侵外来害虫美洲棘蓟马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 1913是新入侵我国的种类。本文报道了该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首先利用体视显微镜对美洲棘蓟马不同虫态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再选择线粒体COⅠ基因中一段约430 bp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所得序列用于蓟马种类的分子鉴定。使用不同的矩阵和系统发育构建方法对待鉴定的蓟马以及另外38种蓟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第1和2编码位点,利用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较好地区别不同蓟马种类,可作为调查我国蓟马种类和分布的快速方便方法。最后对美洲棘蓟马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防控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
菜蛾盘绒茧蜂卵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是内寄生蜂存活的关键。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Haliday)寄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后,蜂卵如何逃避和抑制寄主的免疫攻击,尚未得到全面揭示。本文采用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卵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蜂卵表面覆盖有纤维层和絮状的类病毒样纤丝(VLFs),同时携带了含多分DNA病毒粒子(PDV)的萼液。在寄生初期,包裹在蜂卵表面的纤维层和VLFs首先起到保护蜂卵不被小菜蛾血细胞包囊的被动防御作用。随后,PDV发挥主动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假寄生手段,证明了菜蛾盘绒茧蜂PDV (CvBV) 具有较持久的克服寄主免疫攻击的能力,是主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假寄生后连续8 d的观察时间内,菜蛾盘绒茧蜂的蜂卵均未被包囊。结果提示,在菜蛾盘绒茧蜂-小菜蛾寄生体系中,菜蛾盘绒茧蜂采取被动防御和主动攻击两种方式应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攻击。  相似文献   
96.
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纠敏  周雪平  刘树生 《昆虫学报》2006,49(3):513-520
综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双生病毒的获取、传播及存留等方面的特性。烟粉虱最短的获毒和接种时间为15~30 min;双生病毒在烟粉虱体内可存留1至数周,有的终身存在。烟粉虱对双生病毒的传毒效率除了随其获毒及传毒时间的延长、传毒烟粉虱个体数量的增加以及病毒体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外,还与烟粉虱的龄期及性别有关。双生病毒除了在植物与粉虱之间直接传播外,还可通过烟粉虱交配及经卵携带的途径在烟粉虱个体和代别间进行传播。寄主植物、双生病毒的一些特殊蛋白以及烟粉虱内共生菌产生的GroEL蛋白,都可影响烟粉虱携带的双生病毒种类及传毒的可能性。双生病毒可对烟粉虱的发育、存活和生殖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雌成虫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后,存活力和生殖力均下降; 而携带番茄斑驳病毒(tomato mottle virus, ToMoV)后,生殖力提高。此外,植物感染双生病毒后,其对烟粉虱的适合性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97.
柑桔爆皮虫幼虫龄期的划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近些年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在浙江部分柑桔产区暴发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制定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孵化的方法收集柑桔爆皮虫各龄幼虫,测量了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Y1)、尾部钳状突最大宽度(Y2)、钳状突最大长度(Y3)、钳状突左侧侧缘最大长度(Y4)等4个形态特征。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图以及Dyar定律推测柑桔爆皮虫幼虫分为5龄。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口片最大宽度是幼虫分龄的最佳指标。1~5龄幼虫口上片宽度(mm)分别为0.1196±0.0013, 0.2008±0.0030, 0.3304±0.0041, 0.5150±0.0049, 0.7844±0.0040。口上片宽度和幼虫龄数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66+exp(-1.9883+(0.3675)×x)(R2=0.9876)。  相似文献   
98.
时敏  陈学新  马云  何俊华 《昆虫学报》2007,50(2):153-164
本研究选取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6族15属18种做内群,茧蜂科其它7亚科11属11种做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100个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非圆口类"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为根,以PAUP*4.0和MrBayes 3.0B4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矛茧蜂亚科的分子数据和分子数据与非分子数据的结合体进行了运算分析;并以PAUP*4.0对矛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碱基组成与碱基替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矛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GC含量在39.33%~48.28%之间变动,而对于碱基替代情况来讲,矛茧蜂亚科各成员间序列变异位点上颠换(transversion)大于转换(transition)。不同的分析算法所产生的系统发育树都表明矛茧蜂亚科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单系群;在矛茧蜂亚科内,除了吉丁茧蜂族Siragrini为单系群外,其他族(矛茧蜂族Doryctini和方头茧蜂族Hecabolini)都是并系群。对于矛茧蜂亚科内各属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不同算法所得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不完全一致,表明矛茧蜂亚科内(属及族)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郦卫弟  时敏  陈学新 《昆虫学报》2007,50(7):662-666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膜翅目: 姬蜂科)寄生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蛹脂肪体形态、超微结构和脂肪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被寄生72 h后小菜蛾蛹脂肪体结构松散,细胞游离,细胞膜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开始被动地消耗;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内染色质状态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说明寄生对寄主的脂肪体结构及脂肪细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有利于为幼蜂的发育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00.
生姜精油对黑腹果蝇的急性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蔗糖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姜精油饲喂野生型黑腹果蝇成虫,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96h内各处理果蝇成虫累计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生姜精油对果蝇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0.5%生姜精油作用72h,果蝇成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雌88%、雄79%;1%和10%生姜精油作用72h,雌雄成虫的累计死亡率均达100%.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达到50%致死水平所需生姜精油浓度(即LC50)逐渐降低.Tween-20对果蝇成虫(尤其是雄虫)也有较强的毒性,高浓度时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