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3种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详细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构的基础上应用PCR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人TNF分子,构建了3种人TNF的衍生物。3种人TNF衍生物是;N端缺失7个氨基酸且8、9、10位的ProSerAsp改为ArgLysArg的TNF(简写为hTNFD1):C端157位Leu改为Phe的TNF(简写为hTNFD2);N端和C端同时作上述改变的TNF(简写为hTNFD3)。这3种衍生物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较高表述,它们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重组天然人TNF有很大升高,尤其是hTNFD1和hTNFD3,升高达3个数量级。文中对3种衍生物活性升高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污灌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积累与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对污灌土壤中 1 4种多环芳烃的分析表明 ,各灌区土壤中 PAHs的积累一般以渠首最高 ,渠中次之 ,渠尾含量与对照相当 .但在沈抚石油灌区上、中和下游土壤中均有PAHs的积累 .此外 ,水稻生长期污灌可明显增加土壤中 PAHs的总量 ,各单一污染物的增、减趋势有所不同 .  相似文献   
93.
赤麻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在全冰封的水库,赤麻鸭白天整日集群停栖在冰面上,未见取食活动。傍晚鸭群飞离冰面去取食,夜间冰上无鸭。停栖鸭群在冰上留丰粪迹和足迹,日匀粪堆沉入冰面下,被冰包埋。在有活水面的水库,冬日白天可见鸭群取食活动,夜是冰上有停栖的鸭群。冬日的赤麻鸭仍保健配偶关系。  相似文献   
94.
七筋姑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本文对中国境内(从西藏聂拉木—吉林长白山)七筋姑10个居群的核型及细胞地理学和形态学分化的研究结果及前人的资料指出,东亚的七筋姑具有两种倍性,2n=14的二倍体和2n=28的四倍体。二倍体分布于云南~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核型相当一致:K(2n)=2V+6J+2V+4j(2NOR+2j), 2A(→2B)。四倍体除出现在东亚(或二倍体分布区)的两端——云南及其以西的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外,目前仅在陕西南部化龙山北坡中山一带较狭的范围内发现。在东亚两端四倍体的核型为K(2n)=4V+12J+4v+8j(2NOR十6j),2A(→2B),且相当一致;在中部为K(2n)=4V+12J(2NOR+10J)+4v+8j[K(2n)=10m+16sm(2SAT)+2st],2A,二者核型具有相似性但有一定的差异。北美4种全部为2n=28,且核型一致。因此,七筋姑属的染色体基数x=7而非14。该属核型的原始类型在东亚,北美是该属的次生分化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类群中,除种子随多倍化而增大,种子的颜色与地理分布有关外,很难从其它形态特征上作进一步区分。因此,主要以叶子大小、花序类型和花的数目,果实、种子的大小和颜色等特征作为(Clintonia alpina或C.udensis var.alpina的分类依据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95.
真核微生物的类金属硫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6.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成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而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所以学科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也应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的全面过程。传统的生物教学是"知识 实验",教师向学生直接讲授知识、原理,学生通过一系列练习进行巩固,而实验仅仅是学生对知识进行验证的一种手段。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禁锢在知识的框架中,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以至于许多人在学了几年生物之后,还认为生物  相似文献   
97.
海拔对高山峡谷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川西海拔1563 m到3994 m的高山峡谷区的干旱河谷、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亚高山针叶林、高山森林和高山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培养法研究了5种不同海拔生态系统中有机层(0~15 cm)和矿质层(15~3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3种土壤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特征,从2158 m开始不断增加,到3028 m左右达到峰值后减少,在3593 m出现最小值后,逆势增加直到3994 m后再次减少;矿质层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3种土壤酶活性表现为亚高山针叶林(3028 m)>高山草甸(3994 m)>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2158 m)>高山森林(3593 m)>干旱河谷(1563 m).各海拔梯度土壤有机层的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显著高于矿质层.高山峡谷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全磷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高山峡谷区海拔变化引起的植被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变化显著影响了土壤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H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变异频率,揭示免疫压力下病毒的遗传演化趋势。【方法】选取源于课题组的40株鸡源H9N2毒株,以及从Gen Bank下载的136株中国鸡源H9N2流行毒株和7株经典毒株的序列,利用Lasergen 7.1和MEGA 5.1等软件,对其HA基因进行系统演化、分子特征和变异频率分析。【结果】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近20年的鸡源H9N2流行株分属于BJ94、Y280和S2等谱系,优势流行株的分布与年代密切相关。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H9N2病毒不同谱系之间具有各自的特征,且存在着明显的氨基酸变异积累。以Ck/BJ/1/1994 HA基因为参照,1994–2014年间,H9N2流行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年均进化率分别为5.73×10^(–3)和4.25×10^(–3)。其中,2011–2014年的核苷酸(氨基酸)年均进化率为6.35×10^(–3)(5.32×10^(–3)),明显高于2006–2010年5.22×10^(–3)(3.70×10^(–3)),更显著高于疫苗推广初期1999–2005年的0.74×10^(–3)(0.50×10^(–3))。【结论】H9N2疫苗株和流行毒株的不匹配是病毒变异频率加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郝楠  苏雪  吴琼  常立博  张世虎  孙坤 《广西植物》2016,36(6):674-678
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为青藏高原特有两型闭锁花植物,属多年生草本,具独特的混和交配系统,既可通过早春开放花异花受精和夏季地上地下闭锁花自花受精有性繁殖,还可通过秋季新鳞茎无性繁殖产生后代。高山环境下,异花受精常因花粉限制而无法正常进行,自花受精和克隆繁殖成为保障植物种群正常繁衍的不二之选,而克隆繁殖更能在植株资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保障子代的存活。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的混合繁育植物块茎堇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生长期内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以及植株如何权衡鳞茎的资源分配以适应个体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茎堇菜生活史阶段的鳞茎分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鳞茎分配与个体大小呈极显著负幂指数相关关系(P<0.01),个体越大,鳞茎分配越小;反之,个体越小,鳞茎分配越高。即块茎堇菜对鳞茎的资源投入受个体大小的制约,通过鳞茎分配比例的高低响应植株自身资源状况的变化,保障在高寒环境下植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该研究结果为高山植物克隆繁殖的生活史进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