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对的影响, 以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 在苏尼特右旗附近的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 设置 3 个放牧强度试验处理(SA1、 SA2、 CK), 于 2013 年 8 月对不同试验处理区种群存在状况和出现频率进行调查和统计, 旨在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关系。结果表明, 3 个植物种群出现频率受放牧强度影响的敏感程度表现为碱韭<无芒隐子草<短花针茅。重度放牧导致显著正相关种对数减少, 物种关联链简单, 关联物种对较少。在研究的放牧强度范围内,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呈正联结的变化趋势。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 短花针茅与碱韭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 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受放牧强度影响, 其种间的竞争与亲和作用可以转化。  相似文献   
92.
峥嵘  王琚钢  白淑兰 《菌物学报》2016,35(11):1365-1374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磷吸收作用的分子机理,以油松优良乡土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RlPT)为对象,在缺陷酵母MB192中进行了异源表达研究。结果显示,该cDNA编码的蛋白质能够互补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pho84的功能;由不同pH条件下生长试验可知,该蛋白是一个与质子相偶联的运输蛋白;RlPT测算的Km值为57.90μmol/L磷酸盐;通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进一步验证该基因是具有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功能的基因。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表明,该蛋白在低磷条件下多定位于酵母细胞膜上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93.
为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头面部特征的影响, 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7-12岁369对双生子儿童(同卵180对, 同性别异卵141对, 异性别异卵48对)的16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测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 用Mx软件拟合最佳结构方程模型, 计算各指标遗传与环境方差组分, 分析年龄、性别的作用。结果发现, 校正年龄后, 头部指标中头围的遗传度(男66%, 女66%)较高; 面部指标中, 容貌面高的遗传度(男73%, 女84%)最高, 其次为鼻宽(男57%, 女67%)、眼内角间宽(男57%, 女50%)和额最小宽(男50%, 女50%); 头长(男64%, 女25%)、头宽(男26%, 女82%)、眼外角间宽(男76%, 女34%)和容貌耳长(男23%, 女70%)的遗传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表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的头面部发育均有一定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对男女头围及容貌面高、男性头长和眼外角间宽、女性头宽、鼻宽、口宽、容貌耳长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4.
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长叶红砂种子萌发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稀濒危灌木长叶红砂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荒漠植被中的古老残遗物种,对维持荒漠植被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长叶红砂种子特性,及其在不同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沙埋等环境因子中的萌发策略.结果表明:长叶红砂种子具有高活力、高萌发率、耐贮存的特点,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能很好地萌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恒温20 ℃~25 ℃或变温15 ℃/25 ℃,萌发率高达93%.土壤含水量为2%时,种子开始萌发;土壤含水量为12%时,其萌发率最高,达89%.长叶红砂种子适宜的沙埋深度为1 cm,>5 cm沙埋不出苗.沙埋深度对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高度的影响显著,而对幼苗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水分条件和沙埋深度是制约长叶红砂种子萌发和出苗的主要因素,而种子的高萌发率增加了幼苗生存的风险,不利于其应对荒漠极端环境变化.这种特性是长叶红砂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
仫佬族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本文调查了仫佬族成年人465例(男为232例,女为233例)的体质特征,计算出58项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1项指数值和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并与国内的29群体的体质进行了比较,得出仫佬族的体质特征。仫佬族的体质特征为:上眼睑皱褶出现率较高,男为90.1%,女为91.4%。蒙古褶出现率,男为53.9%,女为53.2%。鼻根高度男低型率与中等型率接近、女多为低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男以方型耳垂多见,女以圆型耳垂多见。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黑褐色。男性多为黄色肤色,女性多为浅黄色肤色。仫佬族男女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中腿型、中肩型、中骨盆型。男为狭面型、长躯干型、窄胸型。女为中面型、中躯干型、中胸型。男身高均数为1629.8mm,女身高均数为1514.3mm。仫佬族具有南方人群体质特征,其体质与阿昌、畲、回(海南)、黎族接近。  相似文献   
96.
正池鹭(Ardeola bacchus)在内蒙古夏季见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和敖汉旗、呼和浩特市哈素海、包头和鄂尔多斯市黄河沿岸、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但未见繁殖记录的报道。哈素海(E 110°56'~111°01',N 40°34'~40°38')位于大青山南部土默川平原北端,在呼和浩特市区向西70km处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是黄河改道而遗留的椭圆形牛轭湖,属于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性淡水湖泊,主要水源来自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壮侗语族族群肌肉分布特点以及探讨随年龄增长壮侗语族族群各个部位肌肉量变化的基本特点,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在海南、贵州、广西、云南、湖南五个省、自治区测量了壮侗语族13个族群的身体肌肉量。总样本量为5098例(男性为2126例,女性为2972例)。采用握力计测量了2685例男性和3793例女性的左手、右手握力。研究发现,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女性肌肉量总体评价接近标准,上下肢肌肉量判断属于标准水平。男性、女性均为躯干肌肉量最大,下肢肌肉量次之,上肢肌肉量最小。男性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都大于女性。男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下肢肌肉量彼此接近;女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除左下肢肌肉量外,其余5项肌肉量指标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女性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但四肢肌肉量与年龄无显著负相关。壮侗语族族群肌肉量少于北方族群,具有中国南方族群的特点。在南方族群中,壮侗语族族群男性肌肉量中等,女性肌肉量略多一些。  相似文献   
98.
【目的】粗毛牛膝菊为内蒙古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植物,在呼和浩特的入侵范围不断扩大、种群数量日益增加。了解其入侵后对本地植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可为及时防控提供预警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样方调查法结合数理统计,分析21个样地中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指数(J)的差异。【结果】入侵样地中共有73种植物,隶属25科5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共18种,占总种数的24.66%,禾本科、藜科种类次之,分别占17.81%和5.48%。粗毛牛膝菊入侵地中,其重要值(IV)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现为IV随着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对照组相比,粗毛牛膝菊入侵地中的S、H、D和J指数均下降,下降最大幅度分别为65.2%、78.6%、62.2%和72.6%,其中H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重要值与各多样性指数(S、D、H和J)间的关系表现为:随着粗毛牛膝菊重要值的增大,各多样性指数均下降,当IV0.551时,H指数显著降低(P0.05);当IV1.10时,H和J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粗毛牛膝菊的入侵已对呼和浩特的植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应及时展开科学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色的色素物质,分生孢子近圆柱形,有粗且比孢子壁厚的暗色横隔膜,隔膜数1~5个.10个菌株的5.8S rDNA/ITS序列与内生真菌Embellisia sp.L12株的序列高度相似.推测该内生真菌属于Embellisia.  相似文献   
100.
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润  刘新民 《生态学杂志》2009,28(7):1427-1429
对于体型较小的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其生物量。模型估算法作为一种间接测定法,由于测定费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而,目前发表的大部分文献中均缺少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这一指标。本文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有机碳含量,同时与模型估算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铬酸钾容量法快速,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采集情况下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