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植物杂志》2010,(1):4-4
德国科学家发现巨噬细胞在一天中的“作息”规律,他们用荧光素酶标记实验鼠的脾脏、淋巴结和腹膜的巨噬细胞,观察内毒素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物TNF—α和IL-6的情况。结果发现,插入荧光素酶的巨噬细胞的亮度在一天中随时间波动,这表明巨噬细胞每天的基因活动有特定节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保乳术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 (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术中情况,治疗后美学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与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总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及生活质量总分、美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辅助乳腺癌手术可提高美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吲哚箐绿联合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前哨淋巴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将亚甲蓝蓝染的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吲哚箐绿,蓝染和荧光显影的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例数、前哨淋巴结识别成功率,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术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前哨淋巴结识别成功率、准确率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敏感度、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皮肤坏死、过敏或永久性着色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吲哚箐绿联合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识别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单用亚甲蓝。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预后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手术切缘转移率为0.00%(0/35),死亡率为11.43%(4/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复发率、胸腔内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肿瘤相关性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为8.24个月(95%CI:9.34~6.27),中位生存期为15.29个月(95%CI:12.14~21.78);观察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26个月(95%CI:9.37~14.35),中位生存期为18.13个月(95%CI:15.24~22.36),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作为受试者,结合患者意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小剂量组(n=41)、中剂量组(n=41)和大剂量组(n=42),术前1d开始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术后持续7d,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咳痰容易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小剂量组,痰液稀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随着剂量的升高,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呈降低的趋势(P<0.05)。随着剂量的升高,治疗后的 CD3+、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CD8+呈降低趋势(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行单孔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应用120mg氨溴索,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保护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miR-203a靶向及其靶基因A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尤其是淋巴结转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0例配对的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对两组标本采用RT-qPCR检测miR-203a及ATM的相对表达量,对miR-203a和ATM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比较miR-203a和ATM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203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ATM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847,P< 0.01);miR-203a和ATM的表达均与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不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203a在淋巴结已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5),ATM在淋巴结已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乳腺癌早期miR-203a过表达抑制其靶基因ATM的表达很可能是一种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性的保护机制,到中晚期下调miR-203a上调ATM基因,可能参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7.
李建章  王莉  范准  杨树才  李鑫磊  马晶 《生物磁学》2013,(35):6860-6863,688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4在膀胱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的膀胱癌患者50例,根据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0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1。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内TGF-β1和Smad4的表达。以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检测膀胱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情况并分析其与TGF-β1和Smad4的表达的关系。结果:TGF.B1主要表达于膀胱癌细胞胞浆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7)。Smad4表达于膀胱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5)。Smad4表达阳性组的淋巴管数密度(LVD)明显低于Smad4表达阴性组(P=0.037)。TGF-p1的表达与Smad4的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结论:TGF-β1的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Smad4的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TGF-β1/Smad4信号通路可能在膀胱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PTM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术前B超检查考虑PTMC可能,64例经术中冰冻病理诊断,15例经术后石蜡切片证实.55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9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8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2.8%),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6例,并发症发生率13.9%.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临床常见病,术前B超检查、术中冰冻病检有利于提高伴发PTMC的诊断率,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med.itational lymphnodesampling,LS)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采用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systematic meditational lymphadenectomy,S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通过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和24.2个月、18.75%和4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并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90.
食管癌早期即具有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中下段食管癌喉返神经累及可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食管癌术前应详细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术中应尽可能广泛切除病变组织.常见的手术路径包括经胸及经食道裂孔两种方式,但由于不能有效清扫纵隔淋巴结,因此经食道裂孔食道切除术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三野淋巴结清扫适用于中上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术后新辅助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生存率.本文主要就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改善食管癌的预后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