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茹画  金瑭  代玉烜  王丽 《广西植物》2020,40(11):1671-1680
为探究雌雄地钱在镉胁迫下性别响应差异,该文采用室内培养法,对野外采集的地钱雌雄配子体进行CdCl2(100 mg·L-1)溶液胁迫处理,定期取样观测其生理指标并在雌雄间进行比较。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雌雄地钱所有指标的综合评价值,评估雌雄地钱耐镉能力差异。结果表明:雌雄地钱在镉胁迫后,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均表现为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均表现为显著下降; 雌性地钱叶绿素a/叶绿素b(Chla/Chlb)显著上升,雄性地钱仅在胁迫8 d显著上升,其余天数下无显著变化; 综合评价值显示耐镉能力为雄性地钱>雌性地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雌雄异株植物对胁迫的性别响应差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疼痛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人类的疼痛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迹象表明疼痛存在性别差异,许多慢性疼痛疾病(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痛、纤维肌痛、风湿痛等)的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对一些实验性疼痛(机械刺激痛、电刺激痛、热刺激痛等)更加敏感,痛阈和对疼痛的耐受性比男性低,而且女性月经周期与疼痛有关.啮齿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疼痛的性别差异.但是在不同动物研究或不同实验性疼痛刺激下雌雄性别的反应不完全相同,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很多影响因素所导致的.目前许多研究对疼痛存在性别差异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性激素、内源性镇痛、基因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83.
2012 年7 月到2013 年4 月,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人工辅助投食的滇金丝猴群进行观察,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对该群全部0-3 岁30 只个体(雄性12 只、雌性18 只) 的社会玩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玩耍频次存在显著差异,且玩耍频次与年龄段呈明显负相关;0-3 岁的滇金丝猴倾向于选择相同年龄段的个体作为玩耍伙伴;0-1 岁的个体更喜欢追逐(67.5%) 的玩耍行为,1-2 岁内的个体主要采取抓打(26.6% )、撕咬(25.3% )、追逐(40.5% )的玩耍行为;2 -3 岁的个体各种玩耍行为的频次有明显差异。0-3 岁的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的玩耍频次更高。研究结果表明,0-3 岁滇金丝猴的社会玩耍行为符合年龄阶段假说、性别差异假说和运动技能训练假说。  相似文献   
84.
交叉抚育经历对根田鼠体重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交叉抚育经历对根田鼠体重发育的可能影响,监测了雌雄亲生和寄养幼仔的体重生长.结果发现: 在不同发育时期(2 ~ 70日龄),雄性亲生与寄养幼仔的体重没有差异; 除第18和20日龄外,其它时期(2 ~ 16,25 ~ 70日龄)雌性亲生与寄养幼仔的体重没有差异; 亲生和寄养幼仔在25日龄前两性体重差异不明显;25日龄后两性体重差异显著; 随着日龄的增加,根田鼠的体重日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交叉抚育经历对雄性个体的发育没有影响,对雌性体重发育可能存在短暂影响,但持续时间不长(3 d ≤ T < 9 d);根田鼠亲生和寄养幼仔体重生长的性别差异均在25日龄前后形成.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昆虫免疫诱导后的响应模式是揭示昆虫免疫适应性变异、免疫权衡和免疫致敏现象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水椰八角铁甲 Octodonta nipae (Maulik)免疫诱导的动态响应变化及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方法】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提取物脂多糖(LPS)注射到水椰八角铁甲雌雄成虫体腔内,诱导其免疫系统响应,测定了两个重要免疫参数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活性和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AMP)抑菌活性在免疫诱导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LPS(2.5 mg/mL×138 nL)诱导可以使水椰八角铁甲PO活性和AMPs的抑菌活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雌虫PO活性和AMPs抑菌活性分别在诱导后4-10 h和12-48 h,雄虫PO活性和AMPs抑菌活性分别在诱导后0.1-10 h和4-48 h)显著高于空白对照;AMPs抑菌活性的提升时间迟于PO活性。但持续时间长于PO活性。免疫诱导前,成虫的PO活性和AMPs抑菌活性均是雌性显著高于雄虫;同样在免疫诱导后,成虫PO活性和AMPs抑菌活性的最高水平也是雌性显著大于雄虫,但活性提升的时间是雄性早于雌虫。【结论】LPS能够显著诱导水椰八角铁甲雌雄成虫的免疫响应,而且雌成虫的免疫响应明显高于雄性。通过对水椰八角铁甲免疫物质动态变化的认识,为水椰八角铁甲入侵到新生境后免疫相关适应性变异及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大鼠心脏的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雌性与雄性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取大鼠心房与心室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应用抗雌激素受体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雌性与雄性大鼠心脏都存在雌激素受体,且受体的表达无性别差异(P>0.05);心房与心室都存在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其表达也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反应见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大鼠心脏存在雌激素受体,心房与心室都可能是雌激素的靶组织;心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与雌性、雄性的受体含量无关,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受体的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7.
杨晗  曹振东  付世建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606-2612
为了考查繁殖期不同性别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运动能力及生理代谢特征,在20±1℃条件下,分别依次测定1龄且处于繁殖第Ⅲ期不同性别实验鱼的快速启动、临界游泳速度(Ucrit)、静止代谢率(MO2rest)、最大运动代谢率(MO2active)及运动过程中的代谢率(MO2)。结果表明:鲫鱼雌鱼与雄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分别为6.97±0.22、7.29±0.31BL.s-1,差异不显著;雌、雄鱼快速启动中的最大运动速度(Vmax)分别为20.48±0.69、20.40±1.09BL.s-1,无显著差异,同时它们的最大加速度(amax)、反应时间、120ms内移动距离同样均无显著差异;雌鱼与雄鱼的MO2rest差异不显著;MO2active与代谢空间(△MO2)分别为341.92±22.59、307.50±22.66mgO2.kg-1.h-1和257.18±18.51、220.20±18.95mgO2.kg-1.h-1,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P<0.01)。可见,处于繁殖Ⅲ期的鲫鱼雌鱼与雄鱼的Ucrit及快速启动均无显著差异;并且雌鱼有氧运动能力的维持存在功率补偿。  相似文献   
88.
黄山短尾猴对游人攻击行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黄山短尾猴对游人攻击行为与猴(行为发起者)和游人(行为承受者)年龄/性别组的关系,于2008年11-12月和2009年4-5月以黄山短尾猴鱼鳞坑YAl群和YA2群为研究对象,将其攻击行为按照危害程度大小划分为3类,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连续取样法观察记录猴对游人攻击行为类型、发生攻击行为的短尾猴和受到攻击的游人年龄/性别组,并统计猴群和游人数最.研究发现,成年雄猴所有攻击行为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期望值(P<0.01),成年雌猴和未成年猴攻击行为Ⅲ(威胁)发乍的比例显著低于期望值(P<0.01);在游人中,成年男性受到所有攻击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期望值(P<0.01),成年女性和末成年人受到攻击行为Ⅲ发生的比例显著低十期单值(P<0.01).结果表明,黄山矩尾猴对游人的攻击行为在人猴年龄/性别组中存在差异.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和未成年猴更易攻击游人,成年男性游人比成年女性和未成年人更易受剑短尾猴攻击.建议在管理过程中重点监控管理成年雄猴和提醒成年男性游人,这为进一步探讨人猴之间关系提供科学基础,并为其他类似地区生态旅游监管提供案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分离不同性别的鸡胚性分化早期差异表达基因,可为禽类性别决定和性分化机制研究提供基本信息。本研究分别以孵化3.5-6d的雌、雄鸡胚性腺为材料,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雌-雄鸡胚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利用斑点印迹杂交从中筛选出了39个性别差异表达的阳性cDNA克隆。以持家基因GAPDH为参照指标检测消减文库的消减效率,结果发现两个文库的消减效率均高达25倍。插入片段PCR鉴定结果显示,消减文库中cDNA插入片段的长度主要分布于250-750bp之间。分别对雌、雄鸡胚消减文库中的252和168个cDNA克隆进行斑点杂交筛选,再随机从两个消减文库中共抽取39个阳性差异表达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39个cDNA克隆分别代表了定位于鸡不同染色体上的18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和11个假定基因;参照哺乳动物同源基因的功能,所得的18个已知差异基因可能参与多种生物反应过程。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雌、雄鸡胚消减文库中各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进一步验证,发现除雌性库中的一个基因外其它9个基因均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表达。这些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鸡胚性腺发育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索整体表象和局部表象的产生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被试在足够的时间内习得20幅动物图片,主试根据每幅图片提出一个整体表象问题和一个局部表象问题并以文字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通过被试自主按键反应记录整体表象和局部表象产生的时间。46名大学生参加了该实验,男女各半,平均年龄为23.5(男24,女23)。结果:(1)整体表象与局部表象产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产生整体表象明显快于局部表象;(2)在表象产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产生表象的速度显著快于男性。(3)产生的表象类型与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女生与男生对整体表象的产生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局部表象的产生,则女生明显快于男生。结论:整体与局部表象的产生是由不同的加工过程完成并因性别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