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81.
高校校园生态系统可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皓  林智莉  吴明红  张萌  何欢  吴成武  徐宁  马振 《生态学报》2015,35(21):7172-7181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人类一直在探索将城市生态系统改造成能够自身循环、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大幅减少排放的受控系统,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度太高,可控程度较低,其实现难度很大。高校校园可视为比较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合理的管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校园最有可能实现生态系统可控化建设。对四个主要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信息流)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理论阐述,针对具有中国特色、学生大规模集中居住的高校校园,提出了一种新的受控生态系统改造方案。通过对现有校园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组装,完成校园生态系统基础构筑。利用综合的校园生态系统信息流管理平台监管校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人口流动,探讨了可实现的高校受控生态系统的建设模式,最终提出了高校受控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模型,以期达到高校校园物质与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降低碳排放,改善局部小型气候群,进而改善环境大气候。研究结果如能较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将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意味着现代生态学将为人类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2.
采用单克隆抗ELISA检测了UV-B对水稻叶片CPD的诱导形成及温度的影响,水稻叶片中CPD的积累随UV-B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UV-B诱导的CPD形成具有温度依赖性,在0-30℃的不范围内,较低温度下UV-B诱导的CPD较少。  相似文献   
83.
具胶原蛋白酶活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成都皮革厂等堆积废弃毛皮、皮革的场所采集土样,通过以明胶为主要基质培养基进行富集和初筛,获得95株有明胶酶活性菌株。挑选其中28株明胶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牛皮消化试验,有12株菌能在48h内完全消化小牛皮。以Ⅲ型酸溶性胶原为底物,测定了12株菌发酵培养液中胶原蛋白酶活性,确认这12株菌都具有胶原蛋白酶活性,酶活力基本相同,约10-16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BIOLOG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这12株菌分为两类,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aginosa)和火神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ogei)(结果另发表)。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胶原蛋白酶粗酶性质进行了研究,其酶活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为7.5,可以被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和EGTA部分抑制,不能被PMSF抑制。对铜绿假单胞菌产胶原蛋白酶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不仅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和金属离子影响产酶量,而且发酵工艺对胶原蛋白酶的产生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性硫酸盐土硫形态转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种土壤湿度、3种干湿交替周期和原状土自然风干8个处理进行酸性硫酸盐土室内模拟实验,对模拟过程内土壤6种硫形态和pH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跟踪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条件对酸性硫酸盐土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和黄铁矿硫的形态转化制约作用显著.淹水环境和过分干燥环境都不利于黄铁矿的氧化及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形成.潮湿但含水量不饱和环境有利于黄铁矿硫向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转换.在3种周期的干湿交替处理中,单一排干期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土壤含量平均上升幅度分别为0.90~1.63g·kg^-1和0.58~1.47g·kg^-1,而黄铁矿硫含量下降幅度为1.29~3.20g·kg^-1.淹水期黄铁矿硫含量相对稳定而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含量明显下降,并在排水过程中造成总硫的部分流失.硫形态转化量和硫的淋失量受到干湿交替周期的显著影响.同时分析了黄钾铁钒硫、有机硫和元素硫的动态.  相似文献   
85.
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川南短腿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7月24~31日,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资源调查时,在江口县黑湾河龙泉寺(27°51'06″N,108°41'06″E,海拔559 m)采集到1只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该标本为雌性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贵阳学院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与应用生态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6.
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滨娟  黄国勤  徐宁  钱海燕 《生态学报》2014,34(13):3779-3787
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早稻的效应研究确定的最佳还田方式和还田量(粉碎还田3000 kg/hm2)基础上,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晚稻产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秸秆3000 kg/hm2+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37.5 kg/hm2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在水稻的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充实度和产量等方面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9.32%、4.28%、13.70%、2.74%和26.38%。(2)各处理的干物质茎鞘比例随着生育进程不断降低,从孕穗期的66.68%—77.00%降低至成熟期的25.97%—34.79%,除SNPK1外,叶片比例从孕穗期的23.00%—33.32%降低至成熟期的7.41%—21.03%;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处理的茎鞘比例在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高于对照,而叶片比例与茎鞘比例呈相反趋势。(3)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降低了土壤C/N比。研究结果说明,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可以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速率、群体生物量,合理改善土壤养分,保证较高的水稻增产潜力,其中秸秆3000 kg/hm2+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37.5 kg/hm2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7.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分析中国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中5072份国内绿豆资源的地理分布,并对14个性状(6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豆种质资源分布在约28个纬度、60个经度内,其中29~41°N×107~123°E范围内分布最多,占总材料数的75.99%。6个质量性状中荚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而8个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35~37°N×111~115°E、37~39°N×111~115°E、39~41°N×115~119°E、41~43°N×115~119°E几个小区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可初步推断中国绿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中心在35~43°N×111~119°E范围内。  相似文献   
88.
滇西北藏族地区不同管理方式的草地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玲玲  吴兆录  李青  徐宁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09-1412
用样方法比较研究了香格里拉县藏族村寨3种管理的亚高山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在研究样地中,种植草地、刈草草地、放牧草地的植物物种数量分别是49种、24种、12种;地上生物量分别是169.2±69.5、228.0±48.3和100.2±35.6 g.m-2;地下生物量分别是767.7±264.2和1593.5±553.0 g.m-2、2593.6±894.3 g.m-2;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值分别是1∶4.5、1∶7.0、1∶25.9。认为藏族自由放牧的草地有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促使生物量向地下转移的趋势,用围栏圈养的传统刈草利用方式是维持草地较高物种多样性和较高而且稳定的生物量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9.
沿岸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宁  段舜山  李爱芬  刘振乾 《生态学报》2005,25(7):1782-1787
综述了赤潮的发生与沿岸海域富营养化的关系。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使得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大大加速。营养负荷的增加与高生物量水华的增多相联系。控制营养输入后,浮游植物生物量或有害藻类水华事件也相应减少。营养的组成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水华的形成有密切联系。有机营养对有害藻类水华的促进作用受到关注。营养输入时机影响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因而对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浮游植物存在生理差异,因而对营养加富的反应因种而异。营养在调控某些有毒藻类的毒素产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营养输入与藻类水华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联系。当然,营养状况并非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唯一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控制营养输入、减缓水域富营养化是减少有害藻类水华发生的有效途径,而深入研究典型有害藻类的营养生理对策则为防治并最终消除有害藻类水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作物多样性种植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霞  徐宁  肖春 《昆虫知识》2013,50(4):1133-1140
通过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优化布局和种植,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地减轻作物虫害的危害,已经成为国际上农业研究的热点和农业害虫防治的发展趋势。多样性种植对昆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反应。多样性种植主要通过干扰植食性昆虫的定向、交配、产卵、转移等行为,影响其在作物上定居和繁殖,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的危害程度。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作物多样性种植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